- 主题:电生磁的2个小实验
将螺线管弯曲成环形(即形成**环形螺线管**,也称为**螺绕环**,Toroidal Solenoid)后,通电时的磁场分布与直螺线管有显著不同。以下是其磁场分布的特点和详细分析:
---
### **1. 磁场分布特点**
- **环内区域(环内空间)**:
磁场主要集中在环形螺线管的内部(即环形的空腔区域),且磁场方向沿环的圆周方向(右手定则: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满足右手螺旋关系)。
- **均匀性**:如果环的截面半径(\(a\))远小于环的中心半径(\(R\),即 \(a \ll R\)),环内磁场可近似为均匀分布。
- **强度公式**:
\[
B = \mu_0 n I
\]
其中:
- \(\mu_0\):真空磁导率,
- \(n\):单位长度绕线匝数(\(n = \frac{N}{2\pi R}\),\(N\)为总匝数),
- \(I\):电流强度。
- **环外区域(环外空间)**:
**理想情况下**(无限密绕、无漏磁),环外磁场几乎为零。
- **实际情况下**:若绕线不完美或环半径有限,可能存在微弱漏磁。
- **环的截面内**:
磁场从截面的一侧(内圆周)穿入,另一侧(外圆周)穿出,形成闭合的环形磁感线。
---
### **2. 推导过程(安培环路定理)**
选取以环中心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圆形安培环路(\(R-a < r < R+a\)):
- **总电流穿过环路**:
\(I_{\text{enc}} = NI\)(\(N\)为总匝数)。
- **安培定理**:
\[
\oint \mathbf{B} \cdot d\mathbf{l} = B \cdot 2\pi r = \mu_0 NI
\]
- **磁场强度**:
\[
B = \frac{\mu_0 NI}{2\pi r}
\]
- 当 \(r \approx R\)(即环截面很小时),\(B \approx \frac{\mu_0 NI}{2\pi R} = \mu_0 n I\),与直螺线管公式一致。
- 磁场随 \(r\) 变化,但在小截面下可忽略非均匀性。
---
### **3. 与直螺线管的对比**
| **特性** | **环形螺线管** | **直螺线管** |
|------------------------|-----------------------------------|----------------------------------|
| **磁场分布** | 集中在环内,外部几乎为零 | 内部均匀,两端发散 |
| **均匀性条件** | \(a \ll R\) 时近似均匀 | 长度远大于直径时内部均匀 |
| **边缘效应** | 无显著边缘效应(闭合结构) | 两端存在边缘磁场 |
| **实际应用** | 变压器、环形电感、托卡马克装置 | 电磁铁、电感元件 |
---
### **4. 实际注意事项**
- **漏磁**:实际环形螺线管若绕线不紧密,会导致外部存在少量磁场。
- **材料影响**:若环内填充高磁导率材料(如铁芯),磁场会显著增强,公式变为 \(B = \mu_r \mu_0 n I\)(\(\mu_r\)为相对磁导率)。
- **非理想形状**:若环的几何形状不规则(如椭圆、矩形环),磁场分布需通过数值计算或实验测量。
---
### **总结**
环形螺线管的磁场高度集中于环内,外部几乎无磁场,这种特性使其在需要强磁场且避免干扰的应用中(如核聚变装置、高性能变压器)极具优势。通过安培定理可定量分析其磁场分布,但实际设计中需考虑几何参数和材料的非线性影响。
--
FROM 119.123.205.102
要3级螺旋才能展示效果吧。
一级螺旋就是线圈,二级螺旋会变成电磁场反转,到第三集又是电磁场互换了。
这想法老外提过了。但是没见到实验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单实验了一下。 懒得绕两个环形螺线管了, 用一个悬挂的小铁棍来测试磁场。 绕城环形的螺旋管,通电后,外部有一点点磁性, 和直的螺线管对比测试,磁性明显小很多。
--
FROM 111.29.101.*
第一个是说电感?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1,把一螺线管弯曲成一个正圆环状,通电后会怎样?——所生成磁场的N、S极消失,同时磁场只集中于螺线管内部(螺线管的外部不再有磁场),且强度增大?
: 2,先将直径1毫米的导线绕成直径为0.5厘米的螺线管(标记为螺线管1),然后把该螺线管当做一根导线,继续把它绕成一个直径更大的螺线管(标记为螺线管2),如此,通电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磁场?接着往下绕,继续得到螺线管3、4、5...,结果如何?
--
FROM 111.29.101.*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个是说电感?
直流咋电感?
--
FROM 112.9.186.*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单实验了一下。 懒得绕两个环形螺线管了, 用一个悬挂的小铁棍来测试磁场。 绕城环形的螺旋管,通电后,外部有一点点磁性, 和直的螺线管对比测试,磁性明显小很多。
:
:
不能用小磁针来试,因为外磁场是可以进入螺线管内部与螺线管内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严格的实验还要屏蔽掉地磁场
--
修改:md2006 FROM 112.9.186.*
FROM 112.9.186.*
用的是几乎没有磁性的铁棍,
你说的轻巧,要严格来做,都是有成本得嘞。不想花太大成本,我这水平,做到能说明问题就行。
反正简单实验螺线管做成环形,外面磁场确实明显变小了。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不能用小磁针来试,因为外磁场是可以进入螺线管内部与螺线管内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 严格的实验还要屏蔽掉地磁场
--
FROM 119.123.205.102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的是几乎没有磁性的铁棍,
: 你说的轻巧,要严格来做,都是有成本得嘞。不想花太大成本,我这水平,做到能说明问题就行。
: 反正简单实验螺线管做成环形,外面磁场确实明显变小了。
差不多就行
要不咋说业余实验没啥说服力呢,我就不敢做,做了也不敢说
AI不能判断一个新想法,因为AI的基础是已有的理论,问它还不如去问一下初中物理老师
--
FROM 112.9.186.*
和电感器有什么区别?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流咋电感?
--
FROM 111.29.101.*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电感器有什么区别?
电感器(Inductor)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
——————————————————————————————————————
以上摘自百度
--
FROM 112.9.186.*
你是把电感的绕线换成螺旋线是吧?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感器(Inductor)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
: ——————————————————————————————————————
: 以上摘自百度
: ...................
--
FROM 111.2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