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故事会——禅师系列
看来大师除了翻译佛经,还会变戏法,有没有成就也和戒不戒色没大关系
光遂破龟兹,杀(白)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可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
---
天龙八部中有段誉和木婉清被段延庆关在洞里的情节,估计是金庸受到这个故事启发后演化出来的
【 在 hhy475 的大作中提到: 】
: 若我一生所译无有错谬,死后舌根不坏——鸠摩罗什尊者
: 这年三月
: 宫殿长出连理树
: ...................
--
修改:jinbabawa FROM 173.38.117.*
FROM 173.38.117.*
半个芋头,十年宰相——懒残禅师
唐朝宰相李泌,在七岁时就已经受到唐玄宗和名相张说、张九龄的欣赏,有神童的美名,已能粗通儒释道三家的学说。
到成年时更是博学多才,他经常寻访于嵩山、华山、终南山等名山之间。
一天夜里,他在寺院听到一个和尚念经的声音悲凉委婉,认为一定是一位有道的再来人。打听之下,才知道是一位做苦工的无名老僧。
因为这位老僧平常总是收拾别人的剩饭充饥,吃饱了就伸伸懒腰找个角落去睡觉,所以大家都叫他懒残。
李泌知道懒残禅师的事迹后,在一个寒冬的深夜,独自一人偷偷去找他,正赶上懒残把捡来的干牛粪垒成一堆当柴烧,生火烤芋头。
这个和尚在火堆旁缩成一团,被冻得长流清鼻水。李泌看了一声不响跪在他旁边。
懒残像没看见似的,一边在牛粪里捡起烤熟的芋头张口就吃,一边又自言自语地骂李泌不安好心,要来偷他的东西。
他边骂边吃,忽然转过脸来,把吃剩的半个芋头递给李泌。
李泌很恭敬地接过来,也不嫌脏,规规矩矩地吃了下去。
懒残看他吃完了半个芋头,就对他说:“你不必多说了,看你很诚心,许你将来做十年的太平宰相。”
后来李泌果然在唐德宗时期,出任为宰相。
--
FROM 218.4.202.*
这个懒残为啥那么神?
【 在 hhy475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个芋头,十年宰相——懒残禅师
: 唐朝宰相李泌,在七岁时就已经受到唐玄宗和名相张说、张九龄的欣赏,有神童的美名,已能粗通儒释道三家的学说。
: 到成年时更是博学多才,他经常寻访于嵩山、华山、终南山等名山之间。
: ...................
--
FROM 216.240.30.*
好奇
听完这个故事
我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教化呢?
【 在 hhy475 的大作中提到: 】
: 半个芋头,十年宰相——懒残禅师
: 唐朝宰相李泌,在七岁时就已经受到唐玄宗和名相张说、张九龄的欣赏,有神童的美名,已能粗通儒释道三家的学说。
: 到成年时更是博学多才,他经常寻访于嵩山、华山、终南山等名山之间。
: ...................
--
FROM 221.197.56.*
这两个有串通算计梁武帝的嫌疑
【 在 hhy47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故事发生在南朝梁武帝时代:
: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天空下着鹅毛大的雪片,梁武帝兴致勃勃的邀请志公禅师同赴郊外,欣赏雪景,瞩目远望,山河大地被白雪铺盖成一片银白色世界,煞是好看,忽然看见东南面的高山上,没有积雪,而且还看见微微的暖气往上升腾。
: 梁武帝觉得很奇怪,就问国师志公禅师:“为什么那边山上不积雪?”
: ...................
--
FROM 125.33.9.*
就看了第1个故事。
但是我执已破最好的就是,酒肉穿肠过
【 在 hhy47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故事发生在南朝梁武帝时代:
: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天空下着鹅毛大的雪片,梁武帝兴致勃勃的邀请志公禅师同赴郊外,欣赏雪景,瞩目远望,山河大地被白雪铺盖成一片银白色世界,煞是好看,忽然看见东南面的高山上,没有积雪,而且还看见微微的暖气往上升腾。
: 梁武帝觉得很奇怪,就问国师志公禅师:“为什么那边山上不积雪?”
: ...................
--
FROM 111.196.0.*
达摩祖师圣诞日——他把皇帝怼没词了
今天是达摩祖师圣诞日,达摩祖师是南印度人,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在中国传法十余年,被尊称为中国禅宗的开宗鼻祖。关于达摩祖师,有许多公案为人熟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与梁武帝的那段对谈。
梁武帝信佛,得知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便亲自接见,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问:“我自登基以来所做的这些兴建寺院、撰写经书、塑造佛像等诸多事宜,可有功德?”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武帝不解,再问:“为何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说:“这是人天乘的小果,是有漏的,就像影子虽一直跟着身体,实际上却是不存在的。虽然有福德,却不是真正的功德。”
梁武帝看似用心尽力行善,却执着于回报,自然无法了悟达摩祖师的话中真谛,他变了脸色,一言不发。达摩祖师知晓二人心思没有契合,便渡江前往江北,在北魏开始了传法的历程。
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后,看到对佛教颇为虔诚的梁武帝,其见解却只局限于一些世俗福报,而且受到皇帝的影响,想必很多人也会有相同的看法。为了唤醒这些人,不让他们过于执着世俗福报,于是达摩祖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外在的修行没有功德。
虽然达摩祖师说梁武帝修庙、建塔等没有任何功德,我们不要由此认为这些真的没有功德。它们有功德,属于福资粮,而达摩祖师说的是慧资粮。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呢?达摩祖师说,无漏的证悟智慧才是真正的功德。如果没有证悟空性的见解,这一切对解脱生死不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所以达摩祖师才给梁武帝浇了一勺冷水。
如今末法时代更是如此,佛教徒当中真正内求的,尤其是证悟之人可谓凤毛麟角,追求人天福报的却比比皆是。可见,时至今日,达摩祖师的这番话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
FROM 218.4.202.*
元朝时,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
这位金碧峰禅师,有很深的禅定功夫。有一天,皇帝送他一个紫金钵。他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对钵起了贪爱。由于他禅定功夫已经到达无念的境界,只要一入定,任何人都找不到他。
一日,他阳寿将尽了,阎罗王就派了二个小鬼来找他,可是任他们东寻西找,就是找不到!
二个小鬼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去找土地公帮忙,土地公对小鬼说:“金碧峰是个大修行人,他已经入定了,你们是没办法找到他的。”二个小鬼央求土地公为他们想个法子,否则不知如何向阎王交差。土地公想一想说:“金碧峰他什么都不爱,就爱他的紫金钵,如果你们想办法找到他的紫金钵,轻轻地弹三下,他自然就会出定。”
土地公知道,只要紫金钵一响,禅师马上就会起心动念,从定中出来了,他不动念时在定中,小鬼就看不见他;而他只要一动念一分别,两个小鬼就能看见他了。
于是,二个小鬼东找西找,找到了紫金钵,轻轻地弹了三下。当紫金钵一响,果然!金碧峰出定了!说:“是谁呀!在碰我的紫金钵?”小鬼就说:“你的阳寿尽了,现在请你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金碧峰心想:糟了!自己修行这么久,结果还是不能了脱生死,都是贪爱这个钵害的!于是,就跟小鬼商量:“我想请几分钟的假,去处理一点事情,处理完后,我马上就跟你们走。”小鬼说:“阎王要你三更死,焉能留你到五更。”
金碧峰说:“我这一生都没有犯罪,到哪里去都可以,但可否等我处理一下琐事?我很快就处理好。”小鬼看金碧峰是修行人,便答应了他,说道:“好吧!就给你几分钟”。
于是, 金碧峰将紫金钵往地上一摔,砸得粉碎。然后,双腿一盘,又入定去了。这一回,任二位小鬼再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了。
这时,禅师在虚空中说了一首偈子:“若要拿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
--
FROM 121.238.240.*
可羡的梁武帝 做的真是神仙皇帝
可怜的梁武帝 最后饿死了
【 在 hhy475 的大作中提到: 】
: 达摩祖师圣诞日——他把皇帝怼没词了
: 今天是达摩祖师圣诞日,达摩祖师是南印度人,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在中国传法十余年,被尊称为中国禅宗的开宗鼻祖。关于达摩祖师,有许多公案为人熟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与梁武帝的那段对谈。
: 梁武帝信佛,得知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便亲自接见,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问:“我自登基以来所做的这些兴建寺院、撰写经书、塑造佛像等诸多事宜,可有功德?”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武帝不解,再问:“为何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说:“这是人天乘的小果,是有漏的,就
: ...................
--
FROM 39.163.181.*
金大师可把小鬼害惨了
【 在 hhy475 的大作中提到: 】
: 元朝时,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
: 这位金碧峰禅师,有很深的禅定功夫。有一天,皇帝送他一个紫金钵。他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对钵起了贪爱。由于他禅定功夫已经到达无念的境界,只要一入定,任何人都找不到他。
: 一日,他阳寿将尽了,阎罗王就派了二个小鬼来找他,可是任他们东寻西找,就是找不到!
: ...................
--
FROM 39.16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