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昨天股版十大那个化学实验还挺有意思的
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
比如说那个麻药的例子
一致性评价时送检的那个样品没问题
并不代表此后每批的产品都没问题
这里产品的稳定性就很关键
那么上了手术台,麻药提前失灵了这很要命啊
事后倒是可以找相关部门追责
但那个患者该遭的罪该担的风险无法挽回了
医生无辜担惊受怕的且不论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说哪种药是1小时到达峰值,哪种是2小时到达啊。
: 我们谈论的是一般情况。
: 对于你非要说的止痛药,那如果是仿制药更快到达峰值,
: ...................
--
FROM 123.121.177.*
如果各项指标都优于原研药当然更好,虽然理论上不太可能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说哪种药是1小时到达峰值,哪种是2小时到达啊。
: 我们谈论的是一般情况。
: 对于你非要说的止痛药,那如果是仿制药更快到达峰值,
: ...................
--
FROM 124.17.26.*
钱老师,我一起回了。
麻药的例子,指出是哪家的药品了吗?
如果没有具体指出来,而就是一个口号,
那最善良的估计也是起哄。
集采肯定是保证了药企的利润了的,
不是有俗话:杀头买卖有人做,亏本生意没人干。
利润多并不会提升具体制药人的工作认真程度,
例如金融行业对比科研领域。
我们大家都知道,药物的暴利实际流入了哪些人的口袋。
事后追责本来就是惩前毖后。
在送检批次和后面生产批次统一上,
原研药和仿制药难道不是有同样的问题?
改变生产线不需要成本的吗?
攻击仿制药是打错了靶。
只要做好监督和追责就行了。
费效比才是永远的核心。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
: 比如说那个麻药的例子
: 一致性评价时送检的那个样品没问题
: ...................
--
FROM 125.33.201.*
看来不具备一定专业背景有些确实不好说清,我试着通俗化一下看看能否达到
麻药的例子,我估计内部材料(类似于内参吧)应该会有,但给新闻媒体的话可能就不方便明说了,这里面涉及的东西还蛮复杂的。
集采是否保证了药企的足够利润,这个对原研药企来说应该是没有了吧不然不会集体躺平。对国内药企来说,也可能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情况,类似于互联网企业初期占领市场那种烧钱模式。
利润多当然会提升制药人的工作认真程度,因为那些都是天坑行业拿着微薄薪金的人,不能和金融及科技行业比.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差异主要不是改变生产线的事情这么简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里面我觉得没有人攻击仿制药吧,只是希望能给普通患者有一些选择的权力,比如你难道生病了去医院不希望能自费用到自己想用的药么?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老师,我一起回了。
: 麻药的例子,指出是哪家的药品了吗?
: 如果没有具体指出来,而就是一个口号,
: ...................
--
FROM 123.121.177.*
mgc,见附件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不具备一定专业背景有些确实不好说清,我试着通俗化一下看看能否达到
: 麻药的例子,我估计内部材料(类似于内参吧)应该会有,但给新闻媒体的话可能就不方便明说了,这里面涉及的东西还蛮复杂的。
: 集采是否保证了药企的足够利润,这个对原研药企来说应该是没有了吧不然不会集体躺平。对国内药企来说,也可能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情况,类似于互联网企业初期占领市场那种烧钱模式。
: ...................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Tooooold/499864/674/middle)
--
FROM 125.33.201.*
集采只要求60%-80%.
这个比例并不高。
如果比例更低,甚至不要求,
参见韩国医生罢gong事件,
会发生什么事,很容易想象。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不具备一定专业背景有些确实不好说清,我试着通俗化一下看看能否达到
: 麻药的例子,我估计内部材料(类似于内参吧)应该会有,但给新闻媒体的话可能就不方便明说了,这里面涉及的东西还蛮复杂的。
: 集采是否保证了药企的足够利润,这个对原研药企来说应该是没有了吧不然不会集体躺平。对国内药企来说,也可能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情况,类似于互联网企业初期占领市场那种烧钱模式。
: ...................
--
修改:Myarmor FROM 125.33.201.*
FROM 125.33.201.*
哈我压根儿没想说服你,因为你性格就不是那种能被说服的人
你说的这些都是理论模型,但和现实的运行之间有巨大的差距
比如你不能用科研工作者的情怀和奉献,来要求外卖骑手不能有每单多赚几毛钱的冲动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mgc,见附件
: [upload=1][/upload]
--
FROM 123.121.177.*
你说的是集采占比
我说的是集采地板价以及没有选择权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集采只要求60%-80%.
: 这个比例并不高。
: 如果比例更低,甚至不要求,
: ...................
--
FROM 123.121.177.*
剩下的40-20%不就是选择权吗?
如果100%选择权,事实必然演变成患者根本没有选择权。
韩国医生罢G事件刚刚发生。
下面这句话意思是这就是个利益问题?
那就直接谈利益即可,不要说其它理由。
: 比如你不能用科研工作者的情怀和奉献,来要求外卖骑手不能有每单多赚几毛钱的冲动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集采占比
: 我说的是集采地板价以及没有选择权
--
FROM 125.33.201.*
事实上剩下的20%-40%理论上是选择权,实际上有可能没货,你难道给老人拿药的时候没遇到过虽然医保目录上有这个药,但这家医院碰巧没货其它医院也好多碰巧没货的情况么?尤其在原研药基本退出的情况下,这个选择权很多时候象征意义了。甚至外面药店花高价都买不到,而之前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我已经好几年前给老人好多改成仿制药了(当然是我认为质量不错的厂家但并不是最便宜的那家)没有的才用原研
另外,你不止一次提到韩国医生,那个我了解不多,貌似是因为招生名额的事情?但你这里的意思是那些医生权力太大,韩国是个比较特殊的国家,我概念里美国医生日本医生的权利也不小,可否介绍一下为啥韩国医生这么干?
这对普通消费者,一线医生,药企底层员工当然是个利益问题啊,但这些人有谈判的资格和权力么,反正我不觉得自己作为消费者没有这个权利,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
我又得开始忙年了,这个话题先回这么多,或许年后有时间可以再聊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剩下的40-20%不就是选择权吗?
: 如果100%选择权,事实必然演变成患者根本没有选择权。
: 韩国医生罢G事件刚刚发生。
: ...................
--
FROM 123.1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