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禹碑》解读
一、《禹碑》《尚书.洪范》及其作者
《禹碑》上所刻录蝌蚪文符,即古本或汉代古文本《洪范》。现今《尚书》《洪范》篇,为古本《洪范》之演绎。
两者关系,类似八卦、六十四卦符号集所组成《先天八卦图》,与《周易》文本两者之对应关系。
现今存世《禹碑》,皆为宋、明至民国辗转临摹拓刻而来。它们最早或源自上古禹帝时期,或是春秋战国时代由孔子及其后世弟子创制或摹刻。
汉代之前,史料于石刻铭符《禹碑》(或有相同銘符金册玉牒)无文献资料记录。汉末魏晋,始渐有零星记载。当时留有痕迹而为文史资料所记录之《禹碑》,亦或经由王莽或刘歆等人之手伪造或改造。伪造改篆缘由,应与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时期某些事件有关联。
《禹碑》为字符集,可视为原始时代字典。将来之考古发现如能确证它为上古之物,则可视其为中华文明字典之祖。
《禹碑》作为可能的华夏字典之祖,与第一部汉字字典《说文解字》有若干关联。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东汉通儒贾逵弟子。贾逵是刘歆门生贾徽之子,贾徽又是长沙相贾谊后代。贾徽对汉字体构造六书之说有原创之功、精通西汉时今文、古文《尚书》文本。
字典之祖《禹碑》,如果不是上古先秦之物,伪造它第一经手人,大概率就是贾徽先生。
从师门传承言,《说文解字》这本字典,由来有自。
二、《禹碑》铭符解读
《洪范九畴》各畴关键字眼,分别对应《禹碑》各列符号,但并不严格要求一一对应。
如《禹碑》左起第1列5字符,分别是《洪范九畴》第一畴"洪范五行"文段中关键字眼"金木水火土"五字。碑铭符号、文本字形皆呈左右对称架构。
《禹碑》左起第3列9字符,分别对应《洪范九畴》'五事、八政′两畴的"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九个关键字。
77字符全是《洪范九畴》各畴中关键句眼字眼,又可分为两大部分。
其中九畴(除第五畴外)各畴最关键字为:
吉凶
风雨霁
正直刚柔
寿富康宁好
短疾忧贫恶弱
岁月日星辰历数
食货祭司空宾徒师
貌视言听思 金木水火土
以上四十五字,极可能为古本《洪范》。它们与《洛书》点线数字阵列图形布局相互对应,构成上古先秦或汉代金册玉牒铭符集。
《禹碑》在金册玉牒基础上,《洪范九畴》在古本《洪范》基础上,又增列三十二字、符(此三十二字为初步结论,不作定论)。
卜贞考终命折寒晹
天子王民父母皇悔
德平强高克燮友敬
农协建乂明念向威
三、《禹碑》长期未得正确解读之原由
岣嵝峰《禹碑》自现世以来,与《洪范》文本之间关系,历来研究者大多会注意到、思考过。然而,两千年来诸大家为何却纷纷如大禹过家门而不入?最终至今也无人能清楚解读?
古代交通不便,识字人口少,研究型学者更少。这碑刻本来又末被广传,没有被破译尚不足为奇。
中晚明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研究者已较多。近现代考古科学及近现代语言文字学、符号学等研究体系,也走向成熟。为何禹碑蝌蚪文符仍号为天书?
追究起来,六七百年前大才子杨慎,可能要负相当大责任。他才气名声足镇当时文坛、影响后世。一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便压制中晚明文坛诗文学界。他辛苦拼凑编附出来一篇解读《禹碑》精美文字文章,后来者即使不尽苟同,但敢于跳出他这状元大才子的思维窠臼另寻思路,都得压上自己才智、胆色、名声,好好掂量。
当时与后世禹碑蝌蚪文符研究者,很多人之所以误,恰恰皆在于以杨慎解读为基础。他们只是努力试图寻找更形似文字,以便拼凑编附岀意义更为畅通文章。他们大都陷入科举强人杨慎因惯写八股文而拼凑文章的思维怪圈,没有考虑过碑上铭符集合根本就不是文章的最大可能性。
77个古文字符组成文章,每个字符绝不重复雷同。这种古文,先秦两汉魏晋之前文化史上,根本就没有类似古文存在!甚至除了南朝萧梁时代才问世的《千字文》外,在杨慎凑出仿《尚书》体八股文之前,再也找不到第二例古文。(而南北朝时《千字文》,“同样”还是一篇启蒙性质乃至准"字典"性质古文。)
人们思维只要从杨慎习惯做八股文章的牢笼里,从思想篱笆中跳脱出来,破解这所谓天书蝌蚪文符并不难。现在近二亿大学学历文化程度学人,几乎人人都可能办到,随时可能办到。
当然,千余年来、两千余年来古今学人,毕竟始终没有人将《禹碑》蝌蚪文铭符号与《洪范》文本认真对应联系,从而正确解读出来。其中真实原因,可能比上述"杨大才子误导"稍复杂。
首先,一千几百年来,因为蝌蚪文符类金石文物极少存世,缺乏对比考证对象,让人确实难以辩认;而《禹碑》石刻与《尚书.洪范》文本,各自面世、存世的时间地点,要么客观上形成,要么人为故意所致,有着彼此相距数百千年、千万里的时空差异。千年来两千年来,人们思路因此颇受困绕,真地已无人知道两者之间特殊联系。
其次,一些对禹碑有所研究古代学人,已经或多或少意识到、猜到两者间的密切对应联系。但是,他们却不敢再研究下去,因为他们知道或潜意识里明白那是巨大灾难!
他们可能意识到,再研究下去,就不仅仅是伪古文《尚书》学派篡改今文、古文《尚书》的问题了,很可能会发现孔子的蝌蚪文版古《尚书》,本身就是大问题。甚至孔夫子本人,就有很大问题。四书五经十三经千年科举,也许考的全是伪造先祖伪圣贤的伪语录。
这在古代简直要命。
此外,千百年来,还有些不知情或多少已略略知情古人,甚至包括杨慎,或无意或有心故意给予后人以误导诱导。
杨慎作为科举受益人代表人物,(虽然历史上他政斗失败失意,但他科场功名文名犹盛。)也有可能为了故意误导后人而玩文字游戏以转移注意力,掩盖真相。
总之,一则各种原因确实难辩认,二则有些古人不愿不敢认真深入解读,三则还有些古人故意误导。
读《禹碑铭》有感
禹碑自当铭《洪范》,
蝌蚪佶屈赛殷盘。
临江杨仙摸瞎马,
天街郭神寻生番。
强牵怪字两眼泪,
附会僻文一口痰。
虚耗精神枉费力,
祖典本意不为难。
四、《禹碑》77字符初步解读(暂定稿)
左起
第1列:水木火金土
第2列:平直正强克高德燮友
第3列: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
第4列:空宾师徒岁月星辰历
第5列:数日天子民王父母寒
第6列:敬农皇乂协建明念向
第7列:威刚柔风霁雨凶卜晹
第8列:悔贞吉富康寿好宁考
第9列:终命折短疾忧贫惡弱
2019年清明节于湘西乾州龙江醉爱花肥桥畔
--
FROM 114.1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