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旧作,这个测量纠缠光子对的偏振状态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形象的说,假设两个光子是纠缠的,那么怎么证明呢,其实是两个光子各测了几万次,或者也不是几万次,而是测得光子的运行轨迹,最后测得是统计关联度,人类想固定住测某一次光子的振动状态,目前来说还是不可能的。所以咱们说的这个0和1的状态也是很难定位住的,不像门电路,0就是0,1就是1。
------------
三分钟理解2022年度量子纠缠物理诺奖
看了几个公众号的物理诺奖解读和一些背景资料,说实话普通人读起来确实比较费劲,本文尝试用小白的视觉进行翻译一下,力争不超过1000字讲清楚,专业上可能有瑕疵,只求脉络清晰。
说的是如果两个光子是纠缠态,哪怕分开很远的距离,只要观测到一个光子的状态,那么另一个光子的状态也立即确定了。这个时候爱因斯坦就蹦出来了,他说那好,如果两个光子的距离有几万光年,当你知道眼前这个光子的状态,根据光速不变原理,这个纠缠态是不能瞬时到达几万光年之外的,所以你们的这个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必然存在一个神秘的隐藏变量在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于这个隐藏变量是啥,谁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直接把波尔噎住了,直到他去世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个叫贝尔的人登上了量子力学的舞台。他在冥思苦想后,发现了一个不等式,根据这个不等式,是有可能设计现实可行的实验环境,根据测量的数据和这个贝尔不等式,如果这个不等式成立,则爱因斯坦正确,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波尔正确,即现有的量子力学理论是完备的,不需要什么隐藏变量的,相当于驱除了量子力学上空的乌云疑团,所以这个不等式的提出和实验验证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就是通过实验验证了贝尔不等式的不成立。
说到这个实验,还得说两句,我们知道光是看得见的,可是光子是看得见吗,显然看不见。所以问题就出来了,要产生两个量子纠缠态的光子就很难了,而且要分发到遥远的两地进行观测更是难上加难了。后来科学家想出来了可以利用光的偏振性质,使用特殊的晶体材料加上偏振光镜可以制备纠缠态的光子对,然后利用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光子信号。
通过观测相隔很远距离的两个纠缠态的光子偏振状态,可以计算出两个光子的关联度,如果进行大量的观测,就能得到统计关联度,贝尔不等式就是关于纠缠光子对的状态进行统计关联度测定实验,实验难度在于长距离和怎样排除干扰因素。潘建伟的导师验证贝尔不等式的那个经典实验是在400米距离的两地进行测量的,现在利用光纤已经可以传输100多公里了。如果通过量子中继还能传输的更远,但是量子中继不同于经典物理中的信号中继,理解起来也有难度,这里就不展开了。
贝尔不等式的提出虽然本身并不产生新的理论,但是由于量子世界需要的低温,真空和抗干扰环境,该不等式的验证实验涉及的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传输,分发,存储仍然是当前的科学前沿热点,最新成果也是Nature, Science, PR系列欢迎的,从量子纠缠走向量子通信以致走向民间的量子计算机,仍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佩服你的耐力,一定是吃了好多碗中饭,才有力气继续和我鸡同鸭讲
: :
--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