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风和吻合度的关系,好歹他也讨论过为啥不采用。你总得拿对方已经说明的东西去评论正确与否,而不是直接打完画靶子。他好歹找到一个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吻合度的因素,全局手数。
“网络上“围棋AI评古”相关文章的评论区,最常见的质疑就是上面这一现象,即接触战中的“必然”着法会增加。像中国古棋那样普遍的全盘战斗风格,大量的必然下法会使吻合度偏高。然而,棋盘上的“风格”是无法量化的。我们可以就棋盘上某个具体的局部,主观认定其吻合度并不体现水平,但某种棋风影响吻合度这一假说,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找到有效证明。况且中国古棋的战斗风格与当代大型定式相比,到底哪一边吻合度更“沾光”也难以定论;即便是平稳风格的局面,中盘也不可能没有棋子接触,难以判断其“必然性”是否一定不高。另外,在不同水平棋手那里,什么样的着法属于“必然”,本身标准就不一致。总而言之,“战斗风格影响吻合度”这种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推测,作为一项追求严谨与可靠性的研究而言,存而不论是最好的办法。
作者:崔灿
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67432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篇文章最靠谱的地方是对道策的评价
: 而不靠谱的地方就太多了
: 1 棋谱选择
: ...................
--
FROM 221.2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