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所理解的开悟
你的因缘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在 st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祖在那句开悟是他的因缘。
: 各个因缘不同,坛经里也有看维摩诘经开悟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
: 一旦持有,我就死捂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
FROM 117.136.38.*
我说的是版上这种普通人 在坑里的人 去站那个开悟的位置 不是虚妄是什么呢
开悟者那是教化众生 人家本身就在那个位置上呢
【 在 hem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淡
: 坛经里 六祖言下大悟后说的话呢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EF-AN20」
--
FROM 221.196.97.*
用经典指导修行,和开不开悟没有半点关系,不同意见可以辩论。如果经典都不学,只是在那瞎想,空谈什么接纳,接纳的只是妄想,没有半点用处。
【 在 ying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是版上这种普通人 在坑里的人 去站那个开悟的位置 不是虚妄是什么呢
:
: 开悟者那是教化众生 人家本身就在那个位置上呢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2.211.235.*
你自心好大啊
好像有一个对正确答案的需求
【 在 st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经典指导修行,和开不开悟没有半点关系,不同意见可以辩论。如果经典都不学,只是在那瞎想,空谈什么接纳,接纳的只是妄想,没有半点用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1.196.97.*
你得先定义什么是开悟,我是一直认为初地就是开悟
初地就是初证圣处,多生出法喜,所以叫欢喜地
见诸相非相,不是这一地的内容,初证圣地,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见地不会立刻涨起来
初地之后,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身边的糟心事,你的家庭周围的朋友以及工作不会因为你开悟而改变,你的行事风格也不会立刻改观,这是习气在持续作用
于是这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叫离垢地
离垢地之后,才能真正的稳坐于佛法之中,此时是发光地
四地之后开始以缘起的角度观察世界,这时候能遍览世界,才有可能见诸相非相
初地见的是诸法无我,四地到六地见缘起了才能真的见到诸行无常,这时候才说他是见如来也没啥大问题
话又说回来,初地以为自己开悟的人未必真的是开悟,需要验证,老师也未必就能完全确认对方是否真的开悟,毕竟很多人开悟的情景差别都很大,可能过了离垢地,到了发光地才能确认真的已经开悟了
【 在 st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里说的如来,即是佛性,明白诸相非相,才算是见到佛性。诸相非相,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眼耳鼻舌身意生起的种种相都是虚妄的。最起码明白这一点,才算开悟见性。
:
: 用这个知见,来看看经常提到的开悟标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5」
--
FROM 175.191.77.*
这段讲的蛮好的,不是不见相,而是见诸相非相
【 在 Fan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回帖可能含有一些批评的意味,师兄却能坦诚回应,足见心性宽厚。
:
: 从师兄所言之理,又思考了一些:
:
: 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仅从这句话字面的含义来说,并非是不见任何相,而是“见”诸相非相。“见诸相非相”这句话怎么去理解? 首先这句话,并不是一个主观的约束,比如硬要去否定一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5」
--
FROM 175.191.77.*
赞!
【 在 Fano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刚经》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而在走向这个最终境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层次划分的,绝大多数慧根、资质、心性、功德、学法机缘都非常好的修持者,穷毕生经历也很难达到最终境界,而落在或高或低的各个层次上。而如果拿着这个最终境界去否定和批判中间的各个层次的话,那也就没法修了,也没法交流了。比如说证得了身体的某种空,或者眼前见光明等等,都还是不错的修行境地,哪怕只是初步的感知到气脉的某种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个足以令人感到喜悦的进步。而现在学佛的人,容易犯的毛病是什么呢,看了很多描述最终境界的佛经,然后自己在头脑知见之中,对这个境界好像有了一些理解,然后便以佛陀的这个境界自居,去妄议其他的修行层次。为什么说是“妄议”?因为你本身并没有真实的证得那个最终的境界,但却以自己的知见,来代替佛祖的知见进行判断,这必然产生偏差,而反观他自己的真实修行层次呢,很可能连初始的几步都没有走过去,为什么去评论比自己高的修行层次呢?这种停留在头脑知见之中的修行学习,是为“知解僧”。
--
FROM 115.171.134.*
真正悟了的人,连悟的境界都不会存在,有一个悟的境界,你已经着法相了。
不是我说的,南怀瑾说的。
--
FROM 223.104.38.*
你说的主要行持方面没什么问题。但见地不敢苟同,初地就已经见齐诸佛了,见地已经彻了。但在事情上还不行,遇见烦恼的事情还会生起各种烦恼的念头,但明白念头只是缘起,烦恼的念头和高兴的念头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不会被念头带跑。
至少在意识层面已经离一切相了,善和恶,慈悲和愤怒,清明和妄念纷纷,接纳和拒绝,等等念头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不会在上面去取舍,不会说感觉自己慈悲和清明就殊胜一点,恶念或妄念纷纷就觉着修行不行了之类。
当然也没有开悟不开悟的问题,更别说开悟的标准。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得先定义什么是开悟,我是一直认为初地就是开悟
: 初地就是初证圣处,多生出法喜,所以叫欢喜地
: 见诸相非相,不是这一地的内容,初证圣地,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见地不会立刻涨起来
:
: 初地之后,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身边的糟心事,你的家庭周围的朋友以及工作不会因为你开悟而改变,你的行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修改:stage FROM 139.207.9.*
FROM 139.207.9.*
是的,境界就是相,离相才能算悟。
【 在 uvuv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真正悟了的人,连悟的境界都不会存在,有一个悟的境界,你已经着法相了。
: 不是我说的,南怀瑾说的。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修改:stage FROM 118.113.3.*
FROM 139.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