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转载][原创]我也来讲讲阴符经 作者张松法
222楼. 接下来,我再讲一些真正值钱的东西。请所有的网友道兄务必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即使是骂我反对我瞧不起我的网友道兄们,也跪请你们仔细认真参读!
你们读我的帖子到今天为止,你们对我的内心多少总能够感受到点什么吧?你们对我的心情总有所感受吧?那是我用心,用我的智慧功力在讲课,所以你们就能感受到来自我张松法的特有的味道!
所以,这里就扯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慨念-------用心!
你们一般理解的用心,无非是指集中注意力,专心做一件事,刻苦坚持,认真仔细等等。这些只是最最肤浅的用心。下面我讲讲真正的用心是什么!
用心的第一步,就是你要跳出你原有的心灵框框,用你们的心去感受你原来没去感受过的东西,去感受你原来不愿意去感受的东西,通俗来说,去想想你原来不去想不会想不愿意想的人和事。也就是我以前说过的扩大心量,心量的扩大,是要你自己去用心扩大的!
读文学作品和观赏山水是二个很有效的好方法,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具体方法我以前也讲过的。
用心的第二步,是你要用你的心,去跟被你所关注的人和物,合而为一。最好是先对物后对人,而最好的物无疑是大自然的美景。当你的心真和大自然融合时,你一定会产生如我上面帖子所说的,那种美妙的感受,即-------定境之乐。如果你没有得到这种定境之乐,则表明你肯定没有达到心和自然美景的融合,也就是说,你还没有把心用出去。这绝对是科学的。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用心的第三歩,是你在得到定境之乐后,还要无我,还要抛开这定境之乐,千万不要沉迷于这种乐感中,你还要用心去感受这自然美景的气韵,味道,氛围,韵味,风情,境界。当然,这些全是形容词。我是说,你要去感受这自然美景到底给了你什么!!!如同东方日出和日暮西山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你精准地去把握。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如果你能跟我三个月,我可以带你达到这些,但现在网上讲课,只能靠诸位自修自炼啦。需要说明一下,当你去感受他物时,那种定境之乐并没有消失,如同吃好菜,菜的鲜味和热感同时给你,互不干涉。
如果你能在与人交往中,也能如此,那你就是知己知彼,而对方却最多只能知己而不知彼,其结果如何也不用我说了吧???
在人群中,有美女帅哥,老弱病残等等容易引起你注意的人物,他们可都是来帮助你修炼的噢!!!特别是贫病困苦之人,你要用你的心,安慰帮助他们,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关心“,还有,你还得对他们怀感激之情。
用心的第四歩,就是象我一样,用我的心去改变他人他物他事。你们没达到我的境界,所以这第四步只略微说一下。
这就是心法,真正的用心是这样子滴!!!
浙江张松法 2014-3-4 回复(3)
出入于张老的第二、三、四步多年,可惜还在瓶颈中,只能从第一步入手,多观人生百态,看来自己多年所行和张老此处所说不谋而合,但是自己愚钝,这样多年还在不断力行中
shangjiuce2017 2014-3-5
是啊 只要用心有什么做不到的,用心二字说得容易,但只有极少数人做到,恐怕要我们一辈子修行,(遗憾的是我第一步还没入门,,,,,,,)
天机蓝 2014-3-5
张老太厉害了
命理专业研究 2014-3-10
223楼. 谢谢老师用心讲解,老师辛苦了!
天机蓝 2014-3-4
224楼. 感触颇多,谢谢张老
逍遥长安游 2014-3-4
--
FROM 42.63.52.188
225楼. 我知道有很多人,普遍都是只希望改变身外之物,只希望能改变身体,就是不希望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心。而事实上,身体和身外之物是非常难以改变的,最容易改变的还是自己的心,而他们却偏要遇难而上,却不知道心是走在物前面的,只有先改变心,然后才能改变物,佛家中甚至还有“富贵心中求”的说法。
所以,我一向来强调,修行是以修心为本,以心转物,乃是修行之正路。
浙江张松法 2014-3-4
--
FROM 42.63.52.188
226楼. 阴符经经文讲解己接近尾声,张老师还有11节课要讲授,我们不知道老师还有什么更精彩、更受用的宝贝,期待中。。。
知行合一2003 2014-3-5
227楼. 不唯物,也不唯心.物心合一,这是我中华的经典.看了就懂,学了就会.谢谢,张老师.
benson5a06 2014-3-5 回复(4)
人就是心,心对了,人就对了,人对了世界也就对!感叹古人的智慧.
benson5a06 2014-3-5
回复 benson5a06 :正是正是!
浙江张松法 2014-3-5
回复 benson5a06 :呵呵,人与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弄混了。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心是物的对立面,而人是心与物的统一体。
不笑红尘笑风尘 2014-3-6
--
FROM 42.63.52.188
回复 不笑红尘笑风尘 :5a06网友所说的人,乃是指人的行为.这是口语.天哪!这么连这点理解能力也欠缺。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6
228楼. 机缘巧合让我进入这贴吧(也许是张老师所说的生力吧),一下子就被张老师的贴子迷住了,清晰的思路,渊博的学识,全新的思维,当然还有张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抑着内心的喜悦(在读的过程中好想对张老师说一些感谢的话)一许口读完了所有的贴子,虽然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知识,我甚至还没有提问能力,但我确信如果能一直追随张老师我必定有很大的飞跃。谢谢您张老师!谢谢您生力!
D法自然 2014-3-5
惭愧惭愧,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先圣们的智慧,利益他人吧。
浙江张松法 2014-3-5
229楼. 天机蓝小妮子,我看你是要挨打了,幸亏你不在我身边,否则定让你师母把你饱打一顿手掌心!
你说你连第一步也没有入门,谁说的?你的那种“代入”,你的那种善解人意,就是第一第二步了呀!!!
呜呼!撞头!
你以为道神秘莫测?你以为道玄之又玄?非也非也!我早说过,道一旦说破了,那是一钱不值。
你的问题无非是,你所代入的人和事,一般都是多愁之人,困苦之人。所以,从今天开始,你要试着代入欢笑之人,嘻皮笑脸之人,面无表情之人,喜欢你的人,讨厌你的人,对你漠不关心的人,也包括表面对你好的人,欺骗坑害你的人,甚至人面兽心的人。尤其是在你身边,跟你打交道的人,你更加要用你的代入之法,即用你的心去感受他们的心!抛开你的所有先入之见,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去捉摸他的心思,去把握他的真实心意。以达到知己知彼。
注意,要先无我,要先抛开你的所有先入为主的主观见解。
如果你还想学道,如果你希望你今后的生活少受些不悦多一些快乐,你就必须按我说的去尝试着做做,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原有的习惯。必须滴!
最后,你就自己打自己十下手掌心吧,要用一把你们女孩子的裁缝尺,狠狠打!
浙江张松法 2014-3-5
好了 我知道了还不行,打手掌心太轻了 不如把我活埋
天机蓝 2014-3-5
这方面nlp的方法要细致,可操作一点,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可以看看
shangjiuce2017 2014-3-8
我真的笑了,要你的真
虚静传说 2014-10-24
230楼. 张老师好,请教个问题。现实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人明明知道对自己有好处有利的事情却有股力量阻止去做,明明知道对自己有坏处有害的事情却有股力量驱使的去做,越来越感觉大多数人都像是傀儡,身不由己,只不过是平衡制衡另一个事物的炮灰罢了。这种想法怎么理解?
沙市木有比亚 2014-3-6
232楼. 我来试试解释楼上的问题吧.
第一点:张老师所说的情绪,是关键!这个世界人人都活在自我的情绪当中.换句话说人人都被自已的情绪所控制.
情绪影响了一个人的心,而受影响的心,又影响了人的行为.所以就有了比亚兄所说的事情.明知有利的却好像行动不了,有阻力的感觉,是因为“心”还不愿意,还在抵触.明知不好的有害的,却好像股推力,是因为“心里”愿意,想那么干,这么干符合了自己的情绪.
而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小朋友的身上看到这种情绪对人的主导性,明知吃饭了,可还是不愿意吃饭,还是要玩.这时的小朋友还处于玩的情绪中;又如正在气头上的人,处于极度的情绪中所做的一切,是如何的不理智?
第二点:超脱情绪,不被情绪所主导,也是就张老师所说:无我的一种境界!
第三点:也是我这半年在想的一个问题:现代科学都说"脑","脑"是人思考的工具,影响了人的行为.;而我在学习一些古书时发现,古人每每讲的都是"心".有一些注解中说:古人是因为当时的认识有限把“心”当成是可以思考的工具,也就是说古人所说的"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脑".而我在现实生活中的体会是"心"和"脑"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如楼上比亚兄所说的那样 用脑其实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用心却很容易调配自己的行为.
第四点:我的认为是,外物-----刺激人的情绪(欲望)----影响人的心-----影响人脑的思考----影响人的行为-----。 从影响的行为又到外物又再一个循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
第五点:那“心”和“脑”都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那究竟是脑控心?还是心制脑呢?我的观点是心控脑。虽然这么认为没有逻辑。如果张老师有兴趣在讲完阴符经后,可否讲讲:“心”与“脑”这个课题?
benson5a06 2014-3-6 回复(2)
95分!评级:优秀。当然,比亚道友的问题还有更深一层的前因后果,但那是属于佛学的理论,仅从道家学识来说,能说到此份上,相当ok了。“心”“脑”课题,乃是我的第二不传之秘,第二件压箱底的宝贝。好好好!只要有人要听,我遵命讲就是。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6
回复 浙江杭州张松法 :张老师能分享是我们的福份.在此先谢过张老师。
benson5a06 2014-3-6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233楼. 回复平房村的汉子网友,你好!现对你的提问回答如下:
1.恰当这种状况,如果从绝对的意义上讲,那肯定只是一种理解状态,任何人也无法达到,比如炒股票,能够买在最低点,卖出在最高点。这种情况非但做不到,即使努力做到了,也是成本大而利润少,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我们所说的恰当,乃是指差不多达到最理想,即接近最理想状态。如股票从5元涨到最高为10元,我能够在5.2元买入,在9.85元卖出,那已经算是非常好了。这种状况,那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我们修道的目的,也正是要努力达到这种状态。
2.《阴符经》《老子》讲的是理论原理,《周易》讲的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相当于前者是中医基础理论,后者是具体的内科学外科学,我们学道修道相当于临床实习,能在生活中按天道行事,相当于坐诊行医,悬壶济世。道体和道用则另有所指,请参读我其他帖子。
3.身心分离不是目的,是修道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具体的方法在第八页上。
4.我记得灵子采气法是灵子术中的初步功法,三十多年过去了,有点记不清了。但此术不能扩展心量!!!此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气功热中广为流行,讲究动作意念呼吸的配合,相当于中国上古的导引术,据说还是日本传入,由国内张天戈等人传播发展。此功法的意念始终是用在自己身上,与正宗道家的无我心法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修炼此求只会让人更看重自己,更难以跳出自我的框框。如果是为了除病健身,倒不如神仙换气法,上进下出,对于却病更有功效。
5.以我的修为,当然还有很多不知不懂之处。且不说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科技领域,我正是个文盲。而对于我最擅长的看人识物,也还有误判误识的地方。若拿修道来说,我又怎及得上吕洞宾祖师张三丰祖师之万一。若从佛学来说,佛学认为,即使得到了根本智,但差别智也还是要一一学习才能学会,何况我离得到根本智还差得极远极远。我说过,我充其量达到人和六欲天之间的层次。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6
234楼. 回复0106网友,你好!
对你关于“人”字的问题,我有些为难,因为我毕竟不是古文字专家。所以我只能根据字书作答。
人,《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段注引《礼运》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按:禽兽草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唯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果实之心亦谓之人,能复生草木而成果实,皆至微而具全体也。(桃仁杏仁在宋元之前皆作桃人杏人)。象臂胫之形。人以纵生贵于横生,故象其上臂下胫。如邻切,十二部。凡人之属皆从人。
《康熙字典》引《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若加副词如“一人”“庖人”“夫人”,则是指某种特定之人。
《古代汉语字典》:指人类。又引申为:每人.人人.人们。别人.他人。人才.人物。人品.人格。古时一些小官也称作人。
现代汉语对“人”的引申也很多,但总不离“从人之属”。
需要注意的是,“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上天有好生之德,故人必须合乎好生之德,这并不是我们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合乎天地之德!即必须去暗合生力,只要是个人,就必须阴符暗合生力,这也便是人类不得回避的宿命。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6
此番言论高端大气上档次 鉴定完毕
天机蓝 2014-3-6
人,至微而具全体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还有老师是如何看待佛家的六道轮回的?(题外话,可以忽略)
renjun0106 2014-3-7
回复 renjun0106 :今后讲佛学时,肯定会讲到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等。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10
235楼. 不知张老师在浙江从事什么工作,我想出去见识下,又苦于没有什么方向,希望能得到张老师的帮助,看看有什么工作可以推荐下,不需要多少钱,希望平时能跟张老师学习就好了。
沙市木有比亚 2014-3-6
恭喜老师又多了一个忠实粉丝!
天机蓝 2014-3-6
不过我觉得 别人的帮助只是一时的,真正能帮助你的是你自己,就教我们恢复本觉的方法和道路,但是最就看自己了, 不是老师有能力帮助你, 甚至也无可奈何,我建议您可以按照老师的办法扩大心量,认识自己,提高“能”力 ,就容易找到方向,并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最佳选择
天机蓝 2014-3-6
回复 天机蓝 :谢谢关心。
沙市木有比亚 2014-3-6
不用谢,其实老师给我们讲解阴符经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我们如果用心修炼就容易达到目标,命运 掌握在自己手中,加油!
天机蓝 2014-3-6
回复 天机蓝 :赏你一棒!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6
天机蓝 2014-3-6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236楼. 回复无垢清净光之歌网友,wyjzlf1974网友,激愤的仓鼠网友,鼹鼠喝酒网友,你们好!你们的留言我都仔细看了,你们对“生力”这个概念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给予诸位道友回复如下:
1.首先感谢诸位道友参与谈经论道,可见诸位确有向道之心,难能可贵,赞一个!
2.鼹鼠喝酒网友认为:道是有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安排的。这相当于西方的“神创论”,我已经在前面的帖子里分析过了,此论不足为凭。
3.无垢清净光之歌网友比较博学,通过你发表在p1p2p3p6共四页上的留言,估计你读过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坚果中的宇宙》和《霍金讲演全集》,估计你也了解莫道夫关于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如果说起红移现象.宇宙辐射背景.相对论.量子引力.超弦理论.平行宇宙.虚时间等等,你肯定都能正确地讲述。但是这样一来,你就成了纯粹的唯物论者了,所以在生老病死烦恼痛苦等种种不如意的面前,你除了坦然面对坦然接受之外,别无他法。只能用“心灵鸡汤”来安慰自己:“就当是在世间体验学习,生老病死也就是那回事,没什么可怕的。”就如同一百年前的义和团,在面对八国联军的洋枪时,高喊“我们不怕洋人枪弹”,随即猛冲,其结果也不用说了。
要知道,道家不是听天由命,道家讲究“我命由我不由天”,今天我们修道的目的,还不是为了改变命运?化不幸为幸运,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如意更美好!!!
何况,在对于“道”的领悟上,你只看到“正负气的扩张.收缩.交换.重复.演化”这些现象,为什么不去好好想想这些现象从何而来?这些现象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些现象对于人来说,又有些什么意义?
4.wyjzlf1974网友,你也只是看到“生灭”这种现象规律,便认为“生灭是一体”“生灭就是道”。亲爱的道兄啊!“生灭”只是你看得到的现象,现象不是道,客观规律也不是道,我们要找的是“先天地而生”的形而上的道!我们学道修道之人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明白宇宙人生的终极奥秘,并以此离苦得乐。所以必须要去探索形而上的形而上的道,你怎么能说是“无意义”“离真相又远了些”“执着了”呢(p3)?所以说,除非不学道,要想学道修道的话,就必须要去努力探索并领悟这个隐藏在生灭现象背后的道道道道道道!!!!!
5.激愤的仓鼠网友,你“也纳闷为啥单单强调了一个生气的作用”,不急不急!我将继续深入讲解。
为什么我一定要强调在“阴阳消长”“扩张收缩”“生灭”现象的背后,有一个看不到摸不到的道?而且还必须去领悟!
对于一棵单年生的秧苗来说,一天一夜的阴阳变化,却促成了秧苗的一天天长大,直至成熟。对于一棵多年生的乔木来说,一年又一年的四季更替,却促成了树木的一年年长成。对于人类来说,一代又一代人的生生死死,却促成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到今天的高科技。
我们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生生灭灭,更要看到生生灭灭促成了什么?也就是说,是什么造就了生生灭灭这种现象?也就是说,生生灭灭这种现象是为了什么才产生的?
大家都知道水面上水波的传播吧,如果水面上有只小虫,对于小虫来说,小虫只知道自己随着水面一上一下的来回振动,却并不知道水波在向远处传播。诸位道兄可千万别学小虫噢!
大家也知道我们人类在地球上,随着地球自转,可千万别以为我们只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作圆周运动,事实上,我们走的是一条有倾角的螺旋线。同样,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也不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走的也是一条螺旋线。我是说:我们在看到事物阴阳消长生生灭灭的同时,还要去看到事物在总体上,还沿着另一个方向在变化发展!!!!!
我们学道悟道所要追寻的道,就相当于垂直于水面上下振动方向的,一个向外传播的波动-----生力,就相当于垂直于xy轴旋转平面的却又向着z轴方向前进的行动------生力。
现在你们知道了吧,生生灭灭的生,春生夏长的生,根本不同于完全不同于生力的生,即生生不息的生力是一个向着另外一个方向运动的力。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句话:“事物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虽然用这句话来描述生力这个概念很不到位很不恰当,但好歹也给了人们一个立体的思维模式。
本课答疑的关键词重点词乃是-------立体立体立体立体的思维模式式式式式.
请千万记住---------立体思维!!!!!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6
--
FROM 42.63.52.188
老师,比如 一条裁缝尺我一般只想到左端右端,如果把它立起来,是不是立体思维?把它立起来就和桌面成90角,斜着放成30度角 不断变化 这样它就有角度了,让它忘东南西北方向倒 ,不断转动,这样就有空间了,如果 螺旋式的思维, 螺旋是从小到大的,那么这根裁缝尺可以很多 事物联系起来,从前有座山
天机蓝 2014-3-6
山里有座庙 庙里有一把裁缝尺 ,三个和尚用这把裁缝尺,,,,然后,,,,,
天机蓝 2014-3-6
斗转星移 这把裁缝尺 到了师母手中 专门用来打学生手掌心的,啪,啪,啪,斗转星移,这把裁缝尺 断了 扔在垃圾堆了,被一个学生发现了 拿去做实验 这把裁缝 尺 是由某种有害化学分子离子组成了,这种塑料物质燃烧时挥发有害气体 这位学生 马上报告给老师,逐渐引起注意,然后,此处略去三万字,,
天机蓝 2014-3-6
238楼. 今日偶得张老指导,茅舍顿开。您这段让我想起一句话“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以前觉得这句话有些消极。得见先生指点,才觉得这句话该这么解:因为天地间存在生力,我们只需把事情做到恰当适宜,这股力量便会推动事态发展,而正真成事的还是这股力量。这也为什么老子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不是太上之领导者不居功,是他知道自己只是做了恰当的统筹领导,成事还在天地的生力。
劈杀门的天 2014-3-7
值得回味.有意境.
benson5a06 2014-3-7
怪怪的
shangjiuce2017 2014-3-8
实在是好
虚静传说 2014-10-24
239楼. 各位网友道兄,大家好!今天是夏历(也就是农历)的二月初七,是我的生日,爱妻和孩子们多在给我过生日。所以今晚我也就不发帖了,等明后天我空下来,再一一给大家回复。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道业有成!
浙江张松法 2014-3-7 回复(5)
祝张老师生日快乐,越来越年轻哈
love石榴木 2014-3-7
好像要下雨啦 2014-8-6
回复 好像要下雨啦 :生日快乐
a563565268 3-19 06:04
祝您生日快乐,寿比南山
qintao830 3-28 20:38
张老师吉祥 感恩您!
y1980_ren 6-28 22:44
240楼. 祝张老师:
生日快乐!
身体健康!
benson5a06 2014-3-7
241楼. 祝张老生日快乐,乐享天年
逍遥长安游 2014-3-7
242楼. 祝老师和老师的家人幸福平安!身体健康!
天机蓝 2014-3-7
243楼. 生日快乐合家幸福!
D法自然 2014-3-7
244楼. 刚刚才看到,祝福张老师生日快乐,寿比南山。
小之韵儿 2014-3-8
245楼. 祝福张老生日快乐,寿比南山。
shangjiuce2017 2014-3-8
246楼. 祝张老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
风飘过的地方2 2014-3-8
247楼. 看看
皇帝天可汗 2014-3-8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249楼. 回复劈杀门的天网友,你好!
你的回帖我仔细看了,让我说什么好呢!你的悟性实在是太好了!你能说出如此的话来,更还能如此精准的把握《老子》中的这句话,我已经很惊讶了。我本以为你也有一定的年龄了,但到你的帖吧里一看,发现你应该还是个年轻人。因此我不得不惊叹:现在年轻人的智慧着实厉害!
你的发言太对了!希望经常来本吧,我们一起谈经论道。
2017网友请注意了,这位劈杀门的天网友道兄,所言甚是!所言甚对!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9 回复(1)
个人保留意见吧,尽人事,如果是如同出拳留力,之类不好说,很多时候事后才能判断以前是不是恰当,合适的,比如买股票,最低点5元,但是5.2买入,正如先生所说也可以算是恰当的,但是是在5元出现之前,还是之后买入,带来的情感经历完全不一样,股市是个修炼场,可以做,不可以说
shangjiuce2017 2014-3-9
250楼. 张老能帮我理解一下水与道的关系吗
逍遥长安游 2014-3-9
--
FROM 42.63.52.188
251楼. 回复逍遥长安游网友,你好!继续对你回复如下:
1.《老子》中所说的“一”,其实也是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一”,也是指中国上古形而上学的“唯一的道”。为什么一定要“唯一”,而不是“二”“三”?我前面讲过,“由结果向上推测原因”是哲学的方法,要找原因,那当然要找最根本的最终的唯一的原因。人们在归纳和总结“世界为什么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于是,有人认为这是“的创造”,并由此建立了“创论”等学。中国古圣认为:这是因为在天地宇宙还没有生成之前,就已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存在,是这股力量促成了天地人类的产生。这便形成了道家的“道生论”。(今天暂时不涉及佛家的“缘生论”)。
初一看,似乎这二种观点一样。其实不然,“创论”的,他有自由意志,他有选择的权力,甚至还有喜怒哀乐,于是,人类除了服从之外,简单别无他法,其弊端就是彻底勾起了人类的讨好之心,人们总希望讨好而获得赐福,从而使得迷信(盲目的相信)泛滥,极端思想泛滥,为了所信仰的而放弃一切不顾一切的你们也见得多了,对不对?
“道生论”的道不是神,或者不礼貌的说,道是死的,只仅仅是一个客观规律,一个形而上的规律。用不着讨好他祭祀他。这个道还是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顺之生逆之亡,选择权在人而不在神。人们若要得其生,则自然会选择合道而行。
所以,“一”就是指“唯一的道”,你说的这句话是讲:天地生于道,是道促使了宇宙天地的诞生。而道又来自那里呢?我今后讲学时再细说,请相信我不是在故意推托。道在体为空在用为生,而道家认为天地未生之前是一片虚空,正是道的生力让这一片虚空之中产生了天地人类,这就是中生有。所以,人类必须效法天地,要做到无我,要抛开自我,要空,要无。这样才能生,才能有,才能获得更多,才能得到满足,才能接近完满,对于人来说,无疑是希望完满的,对不对?那些劝人放弃欲望的说法,我是肯定不认同的。而需要你做的就是四个字:“无中求满”!!!!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9
252楼. 2.对于你的第三个问题,请恕我眼拙,我还真没有看懂。要不这样子,这个问题暂且存疑,等我讲完了全部经文,你再提问。否则答疑课时太多的话,会影响对经文的讲解。
3.对于如何提高境界心量,其理论原理我已经全部讲过了,可仔细参读我的帖子。当然,道家还有一些特殊的修炼方法,虽然最好是由我言传身教,但这很困难。我会在今后酌情公开一些法门。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9
253楼. 恭祝张老师生日快乐!寿比南山!
巨蟹苑春 2014-3-9
255楼. 关于道和水的问题回复如下:
用水这个例子来解说和形容道的特性,是老子的独创,这个比喻非常高明非常恰当。老子真不愧为太上老君-------我由衷三拜!
1.水总是往下走--------无我也,无为也,抛开自我也,用柔也,用弱也。
2.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随器而显形-------恰当也,适宜也,对症下药也。
我早就说过,如果先学会了《阴符经》,再来学《老子》就方便多了。等讲完了《阴符经》,如果网友道兄们还想要听的话,我可以再开课讲《老子》。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9
那太好了,真想听听张老师讲老子,学学道!
benson5a06 2014-3-9
256楼. 回复不能彷徨的生命网友,你好!
你的留言我仔细看了,你所言甚是!所说极对!所喻更妙!
夜深人静了,人心也相对安静了,想问题写文章也有了思路和灵感。
身处闹市了,心情也烦躁了,烦都烦死了,谁还在烦杂场所看学术书和思考很深刻的问题?
除非这个人修炼极好,随时随地都能无我,才能在烦杂之地也能冷静理智。所以,道还是要修的,修了总比不修好。
希望你常来,我们一起谈经论道。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9
257楼.
天机蓝 2014-3-9
258楼. 谢谢张老的讲解,我会继续学习,在无中求得自身的圆满的。
逍遥长安游 2014-3-9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259楼. 回复日出东方8808网友,你好!现关于“绝利一源”与用眼过度的问题,再回复如下:
1.你说到现代人用眼过度,造成视力损伤,这是事实,任何一个器官如果过度的使用,势必会受损的。《阴符经》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耳朵聋了,那他的视力会比常人更好,这也是事实。你的意思是想说:这个聋子的视力比常人好,那他肯定会看很多东西,看很多东西又属于用眼过度,所以,这个聋子的视力最终也要受损,而且正因为他视力好,因此受损会比常人更严重。于是,我前面所说的一切理论全都站不住脚了。你想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2.尊敬的道兄啊,视力好的人也完全可以不用眼过度的呀!视力好的人也是可以保养好眼睛的呀!谁说视力好的人就一定会用眼过度呢?“善视”不等于“多视”,“善视”之人也完全可以做到少视的呀!只要不“多视”,也就不会用眼过度了,对不对?
所以,我在上一个回帖中才说:视力灵敏和用眼过度是两个概念,不存在必然联系,也不具有可比性。当然,如果这个聋子自以为视力好,就整天没日没夜紧盯着电脑手机玩游戏,眼睛又凑得很近,那是一定会损坏视力的,不要说人了,就是神仙的眼睛也要被弄坏了。
3.你还说:如果一个人耳朵聋了,那势必会造成他的眼睛的负担加重。于是你就问:那他的眼睛还能不能承受这么重的负担呢?你想问的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眼睛每天都在看,耳朵每天都在听。只要你睁开眼睛,时刻都在看;只要你人还清醒,也时刻都在听,对不对?至于你看见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还是一千个人从你面前走过,对于你视力的负担来说都一样,对不对?至于你听我一个人讲话,还是在闹市听人声喧哗,也对你的听力负担是一样的。当然,如果让你看电焊光,让你长时间盯着日光灯看,让你听巨大的声响,让你长时间听高分贝的噪音,那肯定会损坏眼睛耳朵,因为这些已经超过了人体器官所能承受的范围。
但是,聋子的眼睛所看见的东西,瞎子的耳朵所听见的东西,并不一定超出人体的承受范围呀!只要所看所听的还在人体承受范围之内,那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所看见的内容的多少,跟所看见的光线的强弱,也是两个概念,可千万别搞混了。
4.你是个聪明好学的人,只要你能静下心来理清思路,思路一定要理清,前因后果前后关系来龙去脉,有对应的对应起来,无对应的排除掉,就这样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同时,在生活中也要思路清楚,做事情也要条理清晰。特别是个人物品的摆放,千万不能乱糟糟,要按用途按材质按贵贱按使用频率等,进行科学的分类,再按类摆放,而且还要摆放得整齐,摆放得漂亮。我告诉你:通过生活物品的归类整理,来达到对思想思路的归类整理,是一种自我修炼,也是一条极有效的捷径。如果生活物品都乱糟糟,思想也肯定会乱。从日常生活,从自身,再从思想,好好下点功夫,改变自己,你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我相信你!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10
--
FROM 42.63.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