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转载][原创]我也来讲讲阴符经 作者张松法
搬个小登,坐等。。。。
benson5a06 2014-2-23
期待
巨蟹苑春 2014-2-23
道不是说到,是做到
shangjiuce2017 2014-2-24
192楼. 用了一天看到这里了,真好看!!期待张老师的讲解
renjun0106 2014-2-23
193楼. 张老师,偶然间拜访此吧,就看了您的帖子,感觉收获颇丰。别想请教一些心中的疑惑。1.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这个一来自于何处,天地起始于何物,如果是无中生有,那么这个“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而空与满之间的关系也令我纠结不已,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很多东西都无法达到尽头,而完满连天地自然也无法做到,不过天地是自然的,没有什么目的,而人有不同的追求的,那么应该追求的是满还是无呢?
2.认知,是依靠心的,但其他的存在的真相却似乎并不仅仅只是“我”的认知,有一种本质,能感受到却无法说明,一种规律性的东西,然而该如何去掌握运用它呢?自然与本心该如何更好地契合在一起呢?
3.我感觉每一个物都是一个小世界,小宇宙,小循环,而无穷多个这样的物构成了自然,而本我这个宇宙可以不断地自我完善与发展,但与外界的交流却又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结果,我应该如何去进行这种交流来完善自我呢?小我之力很难去影响天下之大势,虽然我明白应当至少为人类做点什么有益的事情,却不知该从哪些小事上着手,而我现在只是一个高中生,主要的生活是学习,但未来却在我的世界中一片空白,我应该去往何方?
4.山水,天地,广阔的自然之景的确能开阔胸襟,可是似乎其中还蕴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难以捉摸,却令我心向往之,请张老先生能够帮我提升自我的境界,感激不尽。
因为周一到周六都在上课,只有周天能够上网,不能与张老随时交流请教,还请见谅。
逍遥长安游 2014-2-24
--
FROM 42.63.52.188
呵呵,有点坐而论道的感觉,高中生多好的一个年纪,看见了,发个言,提高境界最好的办法是经历,数学函数,物理定律,历史纵横,地理成因,都可以是经历,人生不光追求长,还要追求宽和深,读一个好学校,有一帮好同学,能合理卧谈,就是你下一步最好的事情
shangjiuce2017 2014-2-24
回复 shangjiuce2017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追求生命的长度了?
逍遥长安游 2014-2-25
回复 shangjiuce2017 :探讨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认真对待别人,你连我说了些什么都没有认真读过,就在这里倚老卖老实在讽刺。
逍遥长安游 2014-2-25
回复 shangjiuce2017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怎么能确定以你现在的经历就能在思想境界上高过我?还有,除了学习,对于世界自然天地万物规律真理的追寻与探索更为重要。您又有什么资格来品论教导我呢?
逍遥长安游 2014-2-25
回复 shangjiuce2017 如果您真愿意交流就请您认真读一读我都说了些什么吧。最后还您一句:呵呵。
逍遥长安游 2014-2-25
回复 逍遥长安游 :好吧,全部接受,恭祝层主逍遥自在。
shangjiuce2017 2014-2-25
逍遥长安游 我觉得你很有才气,像这样的年纪有那么好的学问很难得,我资历都比两位低,本不想啰嗦,恕我闲话几句, shangjiuce2017说得很有理,他的出发点是善意,他的教导您可以采取接纳或者不接纳,但是您也说过 探讨的前提 尊重,您希望他 尊重你,但 他也希望你 尊重他, 我觉得 尊重是相互的
天机蓝 2014-2-25
个人意见 不见得是对的 呵呵
天机蓝 2014-2-25
回复 shangjiuce2017 唉,我并不想这样咄咄逼人的,可是现实总是拿年龄说事,而我觉得“道”这个东西在乎于悟性,当然我也并不是个智慧的人,只是有点小聪明罢了,所以想提升自己的修为境界。您说的我也知道,但年少轻狂嘛,哈哈,如有得罪,还请见谅。
逍遥长安游 2014-2-27
回复 天机蓝 :谢谢您,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修为的。还要谢谢您的夸奖,但我其实也并没什么才气,年少轻狂罢了。我很敬佩您的诚与善,希望您能一直坚持下去。能够有人一同聊喜欢的事是很令人兴奋高兴的,再次感谢您的评论。
逍遥长安游 2014-2-27
回复 逍遥长安游 :我只是在和你应证我自己的道,我守我悟之道,行我之道,知常,守常。各说各的,逍遥自在,不用纠结哈
shangjiuce2017 2014-2-28
回复 shangjiuce2017 :是啊,浮生若梦,人生不过百年,转瞬即逝,何不逍遥自在,顺遂我心。天地间何处不能去,思想何处不能到?除却心中繁杂事,乐得自在山水间。
逍遥长安游 2014-2-28
回复 逍遥长安游 :不用谢,看到你的 改变我很高兴!
天机蓝 2014-2-28
194楼.
天机蓝 2014-2-24
195楼. 老师,您好!我有个问题:古文中的‘人’字的范围是多少?是指我,一个人,他人,所有人,还是其他什么?
renjun0106 2014-2-25
196楼. 楼主不在 吧里要乱了
天机蓝 2014-2-25
197楼. 有点想念张老,呼唤张老
shangjiuce2017 2014-2-26
198楼.
天机蓝 2014-2-26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任何原理规律都有内涵外延的,肯定要掌握其适用范围,比如牛顿定律和相对论之间的关系
shangjiuce2017 2014-2-27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心里也会安静许多,当你身处闹市是不是感觉心情会烦躁,这不就是绝利一源的道理吗,虽然你没有绝,可是当少了或者多了的时候你都能感觉出变化,你怎么能说是空论那
不能彷徨的生命 2014-2-27
心静是肯定的,因为绝利一源,少了心力耗散,但把这些心力转移到另一个源上去却未必能用师十倍吧,还要看这个源是否承受得了
日出东方8808 2014-2-28
201楼. 张老师,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需要-》道-》世界。道是维护世界用的。
整个世界是立体的,上上下下,不平等的。
你说的生力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根本的东西。。。
如市场。
比如 天外有天,养鱼。《封神演义》中的诛仙阵,为啥要诛仙啊。。。
张老师应该知道我在说啥吧,我只是悟想的不知道对不对。
鼴鼠喝酒 2014-2-27
--
FROM 42.63.52.188
乾隆牌十全大补丸秒杀一切。
【 在 jiazhi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任何原理规律都有内涵外延的,肯定要掌握其适用范围,比如牛顿定律和相对论之间的关系
: shangjiuce2017 2014-2-27
: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心里也会安静许多,当你身处闹市是不是感觉心情会烦躁,这不就是绝利一源的道理吗,虽然你没有绝,可是当少了或者多了的时候你都能感觉出变化,你怎么能说是空论那
: ...................
--
FROM 182.90.217.18
05楼. 回复巨蟹苑春网友,你好!
有一点你千万要掌握,安静不是目的,净化自己的心灵也不是最终目的,净化心灵是为了能够想到别人,能够想别人也如同想自己一样多,是对治自私用的。安静是为了保持理智理性,都属于无我心法。而无我是为了看清问题找对方法,并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前面只讲到“冷静”,没讲过要“安静”,就是怕引起误会。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还有现在于丹式的心灵鸡汤,往往教人一味的清静,用安静来化解欲望,用精神上的自我抚慰来消除生活中达不到目的所产生的苦恼,甚至还要“存天理灭人欲”。
而我始终强:无我心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亊情做对,满足自己的欲望。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1
我怎么有开悟的感觉?
虚静传说 2014-10-24
06楼. 回复2017网友,你好!
你是最想着我早点回来的,可我回来要批评的第一个人,就是道兄你了!
你在回答逍遥长安游网友,以及第3页上回答天机蓝网友时,你犯的错误是:你所回答的内容,都是你自己想要回答的内容,并不是他们想要得到的答案!所以难怪逍遥长安游对你生了气。
我说过,什么叫恰当适宜?什么叫对症下药?并不是你想给别人什么,就给别人什么!你要根据对方的需要而定,虽然你的话没错,好比你的药都是人参鹿茸,而人家真正需要的却是泻火用的黄连,你说,你给人家再吃人参鹿茸,人家不上火才怪!
你再认真想想,根据天机蓝目前的状况,她的状况在她的回帖中以及她的帖吧中,已经反映出来了。你建议她读《坛经》,还要反复读最后一章,还要读《心经》,是不是最对症呢?
你说你只是在印证你所悟的道,那你必须要让你们二个人双赢才是,即你的回答能让对方满意,对方也因为你回答得好而敬重你!
最后,还要批评你“道不是说到,是做到”,这话虽然没有错,但较为肤浅,听上去跟现在的老师们领导们的讲话没什么两样。要知道,道家所说的做到,是在明白道理看清问题方案选对基础上的,心甘情愿别无选择的做到!好比你口渴的时候,在你面前有一杯毒药一杯清茶,当你知道了那一杯是毒药,那一杯是清茶时,你会毫不犹豫的只喝清茶。道家所说的做到,要达到这个程度才行!而不是领导讲:上班八小时内要拼命干,八小时外要多贡献,你就做到了八小时内拼命干,八小时外多贡献。道家的做到,不是要求你做到你才做到!!!道家是不存在“要求”二字的,因为“要求”做到的东西,不是人们心甘情愿的东西,何况还有要求了也做不到的东西。
今天就批评你这二点,你其他说的话,还将就不错吧。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1
先生批评得及是,只是自己最近遇到一个瓶颈,需要观看众生百象,或许是歧途,但需要自己经历过。逍遥长安游自不必说他。给天机蓝的建议,读《坛经》最后一章确实是猛药,所以才有读心经一说,权作防护,当然坛经如果她读不进去,心经的影响也不会很大,总是一个契机。另执着于相宜也是执着。
shangjiuce2017 2014-3-2
其实也没啥, 《坛经》最后一章 我读了 反反复复 不懂意思就不读了 ,心经也浅读了 很多不懂,隐隐约约感觉 空就不是不空
天机蓝 2014-3-3
回复 天机蓝 :哈哈,我在说两句,估计还要被批,佛家的性空缘起,用马列的说法就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空简单理解可以理解成不恒有,变化着的
shangjiuce2017 2014-3-3
嗯 我错了,我想六祖大师要是听到这句话 一定用禅杖敲我的脑袋说;"是空也不空”,“是也不是”。其实我也弄不明白空还是不空,执着还是不执着
天机蓝 2014-3-3
赞。表面上是为了先满足自己的欲望,实际上还是没有做到无我。 平时自己知道的总是做不到,明知道该怎么说,明知道哪个对自己更有利,最后还是说自己想说的,其实都是自我感缺导致的自我关注太过造成的。看看身边人多是这种表达方式,除了受观念制约,更多的则是对自我感认可的索求。深受其害。
透的水果篮 2-12 22:40
此段分析极精辟!虽然对象是道友2017,但受益者何止一人!此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不同人身上重复上演,也是现在人际关机危机的一个缩影!恰当适宜、对症下药、从对方或者说己身之外出发满足对方需求,最终达到共赢!!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需努力!!
qqqaiziji 8-13 11:24
207楼. 最后想说的是,这几天问题很多,我要慢慢回答,所以这几天请大家暂时不要再提问了。等我把上面的问题全部答完,第9课时讲完再提问,谢谢大家!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1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210楼. 各位网友道兄,大家好!
今天我要休息一天,明天晚上继续答疑。还有二点请求:
1.请大家在提问时,尽量围绕《阴符经》,以经文和注文的讲解为主。尽量不要提本经书以外的问题。
2.请大家在提问.留言,或者批评时,要在尾页上发个新帖,也便于我查看。我每次在答疑时,都要先看看有没有回复帖,如果尾页上找不到回复帖的话,还要一页一页往前找,找到以后还要先用纸笔抄下来,然后再根据提问一一回答。这样很是麻烦,所以请大家要在尾页上发帖。谢谢了!
另外,我经过考虑,决定不加入QQ群,因为我时间有限,要保证吧内的讲课。而且我要讲的内容,吧内的帖子上全有。针对部分网友的个人际遇情况,还是请先把《阴符经》的原理弄懂,然后再根据原理作出自己最恰当适宜的选择。当然,如果觉得有必要在吧内提问求助的,则可以在尾页直接发帖,吧内有这么多修道之士,我想总能有所帮助的。
浙江张松法 2014-3-2
211楼. 好的听懂了,大家配合好,也是一种恰当!期待开讲......
benson5a06 2014-3-2
212楼.
天机蓝 2014-3-2
213楼. 张老师您好,虽说不应偏离阴符经,但我还是想问一下,人心和众人心的异同之处。
hfthfghok 2014-3-3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创造现在的美好生活,也可以毁灭地球,而赵高一个人,照样可以灭亡秦朝,众人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人的力量也可以是无限的,如果这些都是人心的力量的话,人心的力量可以与众人心的力量持平吗?
hfthfghok 2014-3-3
回复 hfthfghok :他一个人是灭不了秦朝的
透的水果篮 2-12 22:42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214楼. 各位网友道兄,大家深夜吉祥!各位稍安勿躁,我将尽力一一回复。
首先对无垢清净光之歌网友,wyjzlf1974网友,2017网友,作一个共同的回复:
我在你们的留言中,看到了诸如“因果”“执着”这样的纯佛学概念,所以我要回复4点。
1.我们讨论问题,应该“在儒言儒”“在道论道”,应该用《阴符经》的概念术语原理来论述经文中的道理。因为佛道二家的概念术语的所指范围及用法是不一样的,一旦混用的话,很容易引起思维混乱。如同“母亲”这个词,用在法律上和用在诗歌中,是不能划等号的。
2.只有当你把佛道二家的教理各自读懂之后,在明白了各自的概念术语的内涵及外延之后,再来作横向比较,这样才不会思维混乱,而且还能够弄清楚这些理论是怎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理论在整个的人类文化中,各自处在什么位置,即在人类文化这个大链子中,他们各属于那一环。
3.其实对于“执着”这个佛学概念,我敢说,你们的理解统统还差的极远极远极远!你们把人们坚持一种观念,坚持一种做法,或者一定要这样做,一定要这样讲的这种坚持这种固执统统称之为“执着”,又因为佛学是强调“放下执着”,所以“执着”变成了错误的代名词,说某某人“执着”也就是在批评某某人犯了错误。当然,真正的“执着”的确是错误。但问题是,你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执着”。随便说几句,要了解“执着”的实质与来龙去脉,必须深刻研究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中的第七识: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至于“执着”的后果又有: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至于“放下执着”“转识成智”之后: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若能好好深刻地研究研究这些,才能对“执着”这个概念有所了解。否则,非产生误判不可,比如说,我大便来了,必须要拉大便,而且非拉不可,这是否也是“执着”,你也来一个“呵呵,执着了”!这时候,你难道还让我“放下执着”任由大便拉我裤子里不成?话粗理不粗,请诸位细思之。
4.佛学中“缘起性空”“真空妙有”,以及离四句“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四句皆要离开,这些至理,那能象一般人那样来理解。这可是比《阴符经》还深奥的多的教理,岂是“用简单理解”所能理解!五百世野狐禅之公案,可不慎乎?
5.附带再说一句,以“毕竟空”“中观”为主的法性宗,相当于重点介绍了终点站。以“胜义有”“唯识”为主的法相宗,相当于重点介绍了路线图,对于我们来说,终点站的情形和路线图的走法,都必须清清楚楚。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4
215楼. 回复天机蓝网友,你好!
我以前说过,你在跟我学道的时候,我只希望你能听懂我讲的课,能听懂能理解我讲的那一套道理,就非常ok了。我并不要求你现在改变什么,对不对?你爱抽烟还抽烟,爱“代入”还“代入”。至于我说你“怎一个‘乱’字了得”,那也只是让你明白你目前思维有些乱,如此而已,我并不要你“努力不联想”,也不要你“排斥”它,(当然,更不会要你顺其自然啦,不要执着啦等等,说一大堆对你无济于事的大话),我只是让你知道自己存在这种情况,你知道了,就是达到了我的目的了!
要懂得,修行的重点是心!是孙悟空的师父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心也),你心里能明白你目前的状况,就是修心的第一步。至于这些怎么改变?我前面说过,等你明白了道家的理论之后,你就能不由自主的改变,就这么简单。就好比你口渴时,知道面前一杯是清茶,一杯是毒药,你就会只喝清茶,而不喝毒药。
要知道,我们道家的教育方式,绝对不同于现代学校老师单位领导的这种教育方法,要求你们这样,要求你们那样。我的教育是并不要求学生们怎么样,以明白道理为教育目的,只要你能明理,明白现实情况,即把问题看清楚了,无我了,心量扩大了,智慧打开了,你自己就能够把一切都做好,不用别人劝,不用别人教,也不用别人要求,这就是我道家的妙用。
就算有人坑了你,作为我的学生的你:1.面对这个现实,明白这次被坑了。2.明白是自己对别人判断失误,把别人错当成了好人。3.反思误判的原因,有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因为是亲戚朋友就一定是好人?4.抛开自我,看清他人。5.如果你能看清他人,你该这么做,则不用我教了吧!这就是修行在心上,功夫也是在心上。
5a06网友你也要注意了.我觉得好笑的是,有人一看到《老子》:“有无相生”这段话,马上就理论联系实际说:这是要求人如何如何。其实,这只是通过几种现象来介绍一个道理而已。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4
216楼. 回复激愤的仓鼠网友,你好!
1.如果你想要那本《内丹养生功法指要》的话,请把姓名地址手机号告诉我,我用快递给你寄来。你也可以仔细查看本吧吧主的《每日签到帖》,然后发个信息过来。
2.学道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是实实在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绝不是心灵鸡汤,绝不是找个安慰,绝不是把苦恼想象成好玩有趣,认为吃点苦也不错,就一笑了之。
如果对道家理论还有疑惑之处,欢迎发个新帖提问。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4
--
FROM 42.63.52.188
217楼. 回复日出东方8808网友,你好!好像你和zsz888是同一个人吧?
你说你最近状况很差,确实让我们有些担心,但是又不知道你究竟发生了何事。我虽然以师自居,但目前能帮你的,恐怕也只是网上跟你说说道理而已。
这样吧,我也知道有些事情不便在网上公开。你先把你目前所感觉到的苦恼,细细地列一张表,再把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列一张表,再把你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也列一张表。然后再看看,是什么难题妨碍你实现目标而产生了苦恼!这样子,你的苦恼就具体成:有多少难题妨碍了你多少个目标。你再看看,有几个目标或者难度太大,或者不急,则暂缓。留下几个目标是目前必须要达到的?再看看,这些必须达到的目标各有那些难题?分析到这里,你心里是不是冷静理智的多啦?再看看,你针对每个难题各有多少步骤可走?然后你就一歩一步地实施,该咨询就咨询,该报告就报告,该找谁就找谁,该怎么做就这么做!
别让你的情绪影响了你的思维,看清问题,找对方法,敢于实施,实现双赢!当然,不是利人利己的事,绝对不做!
我等着你取得初步进展的好消息。
另外,关于《老子》“五色”“五音”这一章,据我对帛书本和通行本的考证,这一段话另有他解,应该是文字有误,其意思则刚好相反,如前面“龙”“弄”“宠”一样,下次我讲《老子》时会一一点明。
而你对“瞽者善听”这一段的理解也不到位,还请继续参读我前面的帖子,用眼过度的确会伤眼,多年的瞎子其听觉也的确比常人灵敏,这是二件事情,并没有可比性呀?对不对?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4
--
FROM 42.63.52.188
218楼. 回复长安逍遥游网友,你好!我先回答你第二第四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问题。
1.你的确比一般人敏感,有许许多多人旅游了无数地方,也不见得有你这种感受。你的感受完全正常。
2.那么,这种感受是如何来的呢?当然离不开心的作用!首先,一个新鲜的东西,会吸引你的注意力,一个美丽漂亮的东西也会吸引你的注意力。因为在人的心中,总有这种寻找满足的欲望(为什么会如此又是一个佛学问题),所以当又美丽又新鲜的事情出现在你面前时,吸引力非常大。另外,一个很大的物体在你面前,你就不得不自己扩大了心量去观看这个物体,如果不扩大心量,就看不完整了。所以,当一大片自然景观出现时,你不得不自觉扩大心量,而扩大心量乃是一件很畅心的事。当你扩大了心量的心又被自然景观吸引去了的时候,这时候其实你已经从人的境界上超越出去了,可以说,达到了人天之间的境界,相当于你被动的进入了某种定境,尽管这种定境很肤浅,也不稳定,时间也不长,但毕竟是超越了人的三摩地(定境)了。而进入定境之乐远非世间之乐可比,故有“菩萨不可贪禅定之乐”的说法。当你不知不觉地体会到这种超越人类的境界及快乐时,你当然会有一种体会得到却又说不出来的愉悦!!!
这并不是大自然等心外之物蕴含着什么神秘的东西,它们只不过把你的心勾了出去而已。让你既感到一种从未体会过的神秘又新鲜的愉悦,同时你自己也有一种好像灵魂出窍般的,好像心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一种神秘的体验,同时似乎也有忘了身体存在的感觉,当然,这里面也有一种我常说的身心分离的感觉。现在知道了吧。
今天先对你说这些吧。
谢谢张老
逍遥长安游 2014-3-4
219楼. 各位网友道兄,今天我有点累,答复之中可能有不到位之处,容我日后补充。
今天只能回复部分网友,还有未回复的也不急,容我休息了以后再回复。
今天答疑到处结束。祝大家早上好!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4
220楼. 谢谢老师的耐心教导,学生我受益匪浅!祝老师身体健康!
天机蓝 2014-3-4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221楼. 回复天机蓝,2017网友,以及诸位网友道兄,大家下午好!
上课到今天,我想有一点,你们肯定能感觉到,就是我的理论说法,特别是我的教育方法,与别人的大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对不对?
这并不是我故弄玄虚,虽然,道家在人们的眼里,是有几分玄虚的,但你们仔细想想,我的这些独特的说辞,是不是更有道理更实用呢?
比如说,在初学阶段,我只要你们听懂理解即可,我不要你们去做到什么。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比如你是个炼武功的,或者是学外科医生的,总共才学了三个多月的理论,就去上擂台打比赛,就去上手术台给别人开刀割阑尾,其后果不用我说了吧!
所以,我反复讲,一定一定要先把理论读懂!!!你们一定一定要反复参读我讲理论的那些帖子!
浙江张松法 2014-3-4
--
FROM 42.63.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