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转载][原创]我也来讲讲阴符经 作者张松法
171楼. 各位网友,大家好!
1.无为与有为的关系是这样的:有为是目的,无为是为了更有为,即为了更好的有为,为了更好地做人做事,就要先做到无为。也就是我常说的,无我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双赢。即使是门出修行乃至生土,其最终目的也还是回到,并不是为了逃避或个人安乐。
--
FROM 42.63.52.188
2.《阴符经》在网上有很多,可以自己下载或抄录,但最好用李筌张良太公他们的注本。另外,南怀瑾《历史的经验》书上也有。
3.“五贼”不是重点,无非是根据春夏秋冬规律,将人们做人做事的全部内容,归纳总结为“命物时功神”这五项。又因为古人从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和东西南北方位不同这二样事件中,归纳总结出来了五行学说,故尔,“五贼”又与五行有了间接关系。勉强来说:贼物--科技--春生--东方--木;贼时--科技--夏长--南方--火;贼功--军事--秋杀--西方--金;贼命--养生--冬藏--北方--水;贼神--承载前面四项--土旺四季。具体参看我第一页上的详细讲解。
4.道家理论是一套完整的,环环相扣的,前后对应的体系,《老子》也是如此。更难看懂的是,有些内容是讲心法的,讲的是无我无为用弱用柔,有些内容是讲方法的,讲的是有为,还有些内容是讲述“什么才是恰当适宜”这个话题的,还有些内容是讲天道的体用的。别人那些讲《老子》的,往往把心法理解为方法!!!!!!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当然,道家的内容包罗极广,《老子》仅仅讲的是道家的理论。
浙江张松法 2014-2-18
172楼. 学习了
qdsousou 2014-2-19
173楼. 请教张老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阴符经的盗机思想就是鬼谷子的阴谋思想,盗机思想在人事上的应用就是阳予阴取。
--
FROM 42.63.52.188
174楼. 张老师您好,我每天有时间都会看下您的帖子,受益颇多。只是有个关于生力的实际问题想请教老师,关于老师所说的生力,是生生不息的意思,那么请问老师人类会毁灭吗?或者说像有的人说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人心向善。这样我们人类才不会毁灭?或者我们人类会毁灭(像恐龙一样)几百万年后会有新的生命形式诞生?老师我们修炼到一定境界会怕雾霾吗?如果像老师所说人心有巧有拙,如果很多人的拙性发动,我们应该怎么做?
风飘过的地方2 2014-2-19
今天看到这里了,留个记号明天继续
明明非雨 2014-10-22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177楼.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1.蠢,《说文》段注:虫动也。引申为凡动之称。并引毛传曰:“蠢,动也。”引《乡饮酒义》注云:“蠢,动生之貌。”亦假春为之。引《考工记》注云:“春读为蠢,作也,出也。”
《康熙字典》引《尔雅.释诂》:蠢,作也。注:蠢,动作也。另外,还释为不逊,为恶不谦逊之义。
《古代汉语字典》:蠢的本义是指昆虫慢慢爬动,多用于指从冬眠中开始苏醒过来的虫类的行动状态。释义:1.虫子蠕动。2.愚笨,呆笨。
由上可知:蠢,应该释为蠢动之义。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不难,几乎人人都可以根据这句话讲出一番道道来。问题是,这句话必须结合前后文一起解读。
前一句的关键是“心死于物”,“心生于物”是见物起心,“心死于物”则是见物无心,见物不起希望得到之心,即无我了。为什么必须这样呢?因为老天不象人类,对万物有欲望之心,老天对万物是不会有任何想法的,老天是彻底无我的,而恰恰是这个老天却促使了人类和万物的生长。所以说,“天之无恩而大恩生”,所以才要求人们效法老天,要无我,要心死于物。
那么,老天的大恩包括那些呢,迅雷和烈风都是在促使万物生长,“莫不蠢然”,没有不动作的,没有不作为的。这八个字是说,老天的任何动作,不管是和风细雨,还是狂风暴雨,都是对万事万物的施恩,都是为了促使万物的生长。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老天本来仅仅是个空无一物的概念性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老天对万物才没有任何想法和欲望,老天并没有要让万物生长这个想法,也因为如此,反而促使了万物的生长,也因为老天对万物没有想法,所以也就没有了感情色彩,也没有了顾忌,
也就不考虑亲疏之别。不象人类,给自己孩子洗个脸和给别人孩子洗个脸,感觉和心态就是不一样!老天是真正的“无分别”,该怎么做就这么做。所以,只有无我,才能做得到恰当适宜。做不到无我,恰当适宜这四个字虽然能懂得,但就是做不到,只成为空话。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20
--
FROM 42.63.52.188
恩,天地是最无私的,无论好人坏人,好东西坏东西,甚至伤害它的"种种”,它都包容接纳,它不会给万物分什么等级,好坏,善恶,就像太极阴阳 有黑白两面,不能说黑的不好,白的好,阳的好,阴不好,没有阴就没有阳,阴也促成了阳,好坏只是后人的思维加上去的,在文字还没发明,把好叫做坏,坏就做好,
天机蓝 2014-2-20
把天叫做马,把天叫做牛,把人叫做树,把痛当做乐,把恶的的行为叫做善,估计现在又是一番景象了,那些在痛苦中的煎熬“种种”它们应该感到高兴,抽到下下签厄运连连缺胳膊少腿家破人亡的“某某”也应该高兴,
天机蓝 2014-2-20
老师请原谅,我又在这里发神经了,牛要是知道我把"ta'' 叫做天 它一定把我变成一只哑巴狐狸
天机蓝 2014-2-20
178楼.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至,《说文》:鸟飞从高下至地也。段玉裁注:凡云“来至”者,皆于此义引申假借。引申之,为恳至,为极至。《玉篇》:“来也”,“达也”。另外,还有极也,善也,大也等义。可见:至,应该释为下到到达之义。余,余也,释为饶也,残也,胜也。即丰厚剩余之义。
直译:达到快乐,心性丰厚。达到安静,心性清廉。
意译:想达到快乐,内心就变得厚重。心里安静下来,内心就变得清净。
讲解:心里一旦想得到快乐了,心里也就有了欲望想法了,就不是无我了,欲望想法就会蒙蔽了自己的智慧。只有抛开情绪,达到无我,才是象老天一样的无恩,内心才能清净,内心清净才能看清问题找出方法。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老天促使了万物的生长,万物才更加敬重老天,老天也达到受万物敬重这个目的,即满足了老天受人尊敬这个私心。老天为了满足这点私心,是采用了大公无私的促使万物生长的这种方法,而不是剥夺万物为己用。
所以,无我,抛开自我,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私心的方法。人们要想获得个人的最大利益,必须以大公无私的双赢为目的,在无我的心态下,做最恰当适宜的事,也就是说,要用最公道的方法,才能成全自己的私心。
公式:心生于物-----心死于物-----抛开自我------激发智慧------看清问题-------方法适当------实现双赢------满足欲望。
千万要注意要记牢:见物起心-------心死于物-------满足欲望。中间一定一定一定要有这个无我的心法。这才是包括老子在内的古代圣贤们教我们的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20 回复(4)
满足欲望,是满足大家的欲望 是么?
天机蓝 2014-2-20
句句含金包钻,普渡众生.不愧为经典!谢谢,张老师分享!
benson5a06 2014-2-26
欲望是本能,我觉得欲望的根本是追求一种快感,好听点说是愉悦感、满足感。至乐性余,说的还是要先抛弃欲望;至静性廉,那平静不是一种快感吗?
cocucola 2014-11-18
回复 cocucola :抛弃欲望和满足欲望,并没有区别,非抛弃不能满足。
透的水果篮 2-12 22:13
179楼. 西湖小学堂第8课时讲课到此结束。
祝道友们尽快领悟天道!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20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
180楼. 拜读!
巨蟹苑春 2014-2-20
181楼. 恳请老师继续讲解。我已将讲课内容及回帖整理成册,备孩子长大了学习。
巨蟹苑春 2014-2-20
182楼. 回复天机蓝网友,你好!
你看,你这个小妮子又犯混乱了不是?
本来是说老天是无私的,对好的坏的都一个样,又扯到好坏无分别,又扯到好坏的慨念无非是人为设定,又扯到如果当初把好坏的叫法互换一下,则现在对好坏的文字语言表达又刚好相反,然后又扯到痛苦的人该高兴,快乐的人该难过。哈哈
你啊,真是比小燕子还逗!
其实,老天对于他自己来说,是没有私心的,这没错。但对于万事万物来说,老天还是有生杀的,正如吧主小之韵儿所说的:“万物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天地大自然之中”。这话非常正确!只不过,老天要杀的,是一些不应该再继续存在的东西,如果这些该杀的东西不杀掉的话,会影响和阻碍好的东西的存在和生长,正如我说过的“秋杀是为了更好地春生”。所以,“老天对谁都一样好”的这句话,是属于理解不完整。
生杀的背后,是道的生生不息!道通过对万物有选择性的生杀,来实现万事万物总体上的总体上的总体上的生生不息!
满足欲望是指个人的欲望!即成全自己的私心。
浙江张松法 2014-2-20 回复(2)
噢
天机蓝 2014-2-20
呵呵,真有意思
虚静传说 2014-10-24
183楼. 请张老师继续讲解,多讲点内容,我感到受益匪浅!比书店的书上讲的要透彻。
巨蟹苑春 2014-2-20
--
FROM 42.63.52.188
184楼.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讲第9课时。
“禽之制在气”这句话,恐怕又是一个人一个说法,反正人人都可以对这句话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我还是要强调,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上文说到,要用最公道的心来获得自己的私利,其理论部分,上中篇已经讲过了,而具体的方法前面也已经讲清楚了,那接着会讲些什么呢?也许是强调重点,也许是总结,也有可能是点睛。
再根据下文生死互根,恩害互根,这可是道家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天之至私,用之至公”,也是指公私互根。所以,“禽之制在气”这一句话,夹在这二句话之间,是耐人寻味的。再看李筌注文:“夫禽兽木石,得其气尚能以小制大,况英雄得其炁而不能诤寰海而御宇宙也”。可见,“气”指的是生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气勃勃”“生气盎然”,也就是我说的“阴符了生力”。
“禽”通“擒”,擒获也,抓住也,控制也,这一点为广大学者公认。制者,约束,限止,制伏也。所以,这句话直译为:”控制住自己限止在生气中。意译为:”把自己控制在生气的范围内”。讲解:“要求人们先做到“心死于物”至静“”至公“,然后才能”至私“,根据这个原则,自己控制自己达到无我,无我就是阴符生力,阴符生力就是把自己限止在生力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阴符经》中”在“字共出现五次:“五贼在心”“宇宙在乎手”“在乎三要”“机在于目”“禽之制在气”,“在”字都是同一个解释:“五贼在心中”,“宇宙在手中”,“在最重要的耳目口三个器官中”,“主发机关在眼睛中”,“控制住自己将自己限止在生气中”。
可见,这句话既是总结前文,也是强调重点,更是点睛之笔。
浙江张松法 2014-2-21 回复(3)
禽之制在气 我和老师的理解不一样哦, “禽”通“擒”,擒获也,抓住也,控制也,制者,约束,这句话的根据上文可以这样理解: 要想抓住制约公私转化的机关,那就要修炼好“气“, 掌握了气就明白阴阳变幻之机,就可以掌握“道”。
天机蓝 2014-2-22
气为何要解释成生气、生力呢?
yytdyzsh1202 2014-3-3
回复 yytdyzsh1202 :请参读我第八页上的详讲。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3-6
186楼. 前面讲到,必须让自己处在生力之中,必须让自己无我,“至公”,“至静”,“心死于物”。那为什么必须无我才能“至私”呢?为什么必须“瞽”了才会“善听”,“聋”了才会“善视”?
因为,生死互根,恩害互根。这可是《老子》所反复讲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道家的一个基本理念。
所以,要想“至私”,必先“至公”,要想成就自我,必先做到无我,要想满足欲望,必先“心死于物”。切记切记!这就是我道家独特的见解。
孩子们回家了,今晚讲课到此结束。
浙江张松法 2014-2-21
--
FROM 42.63.52.188
老师,我们怎么在当下的生力中做出最佳选择,
天机蓝 2014-2-22
多好的思想!
巨蟹苑春 2014-2-22
回复 天机蓝 :你的”生力“是不是应改成”环境“,这样感到更通顺些。
巨蟹苑春 2014-2-22
天机蓝 2014-2-22
有与无,高与下,长与短......等等,本质上是一体的,只是在程度上不同而已.有到了没有的程度就是无,无到了没有的程度就是有.
benson5a06 2014-2-26
回复 benson5a06 :
巨蟹苑春 2014-4-8
中国的书法,起笔亦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nikeshop 2014-6-21
--
FROM 42.63.52.188
188楼. 回复天机蓝网友,你好!
你的思维呀,怎一个“乱”字了得!生力是始终如一存在的,是无处不在的,不能用“当下的”这三个字来作为生力的副词。
最佳选择有个基本原则,不是只对于你个人,而要对于所有的当事人来说,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符合这一点,才是最佳选择。
对于“禽之制在气”这句话,你的想法也是对的。但恐怕不是原意。这个“气”字比较模糊,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你的思想之所以特别乱,就是因为你加入了太多的自己的猜想连想杂想。好比我说一句“我养了一只波斯猫”,你马上想到波斯猫的两只眼睛颜色不一样,又想到猫眼很好看,又想到猫眼宝石,又想到金银珠宝,又想到钱多了也没意思等等等等。你就不能抛开自己的“联想畅想”,纯粹只是来理解一下别人吗?
当你看到一个句子时,先查字典把每个字的意思弄懂,然后再根据这些意思连成一句话,如果发现不通顺,再看看单个字还有没有其他意思,再连起来读读看,然后联系上下句再读读看,文章就是靠这样读懂理解的呀!而不是自己先有一个看法,再把文字套在了自己的看法上,好像书上的文章是来证明自己的看法似的。这就是有我读书法与无我读书法的不同。
又比如弹琴《高山流水》,你必须老老实实按曲谱弹,不能加入你自己的东西,你就要弹出高山巍巍的味道来。而曲谱也是作曲者根据“巍巍乎高山也”这个意境来谱写,这才使得这首曲子具有了高山巍巍的神韵。你弹《高山流水》的时候,你己经不是你自己了,无我了,你变成了伯牙了,你的心已经和伯牙的心溶合了。退一万步说,除非你对高山的感悟超过了伯牙,用音律来表达感悟的能力也超过了伯牙,你才可以改动一二。
浙江张松法 2014-2-22 回复(3)
--
FROM 42.63.52.188
老师 我理解的“气”是“冲气以为和”的气,不是我自己要想,是它自己想,我努力不联想,它来得越厉害,越排斥越凶猛,焦虑的时候我经常被自己的幻想吓到,
天机蓝 2014-2-22
回复 天机蓝 :场。
透的水果篮 2-12 22:18
1
qqqaiziji 8-13 09:59
189楼. 回复巨蟹苑春网友,你好!
学道不是生活的点缀,也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休闲娱乐,更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实实在在的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想法更合理,做法更适当,最后得到的收获也最大。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社会改变他人,也很难改变家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要想得到更多,也只有靠自己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更有人缘来获得。
生活一般般,收入一般般,享受一般般,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学习进步的动力,所谓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正是生活的不尽人意,才迫使人们去学道改变自己,才最终变得富贵如意的呢!何况学道之后,还有守住富贵之法。
浙江张松法 2014-2-22
各位网友,我有事要出去两天,等我回来继续开课。
浙江张松法 2014-2-23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52.188
FROM 42.63.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