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
“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有人教别人打坐,这时他怎么说呢?
“看心看净”。这里各版本略有不同,敦煌本是“看心看净”,宗宝本是“看心观静”,还有些版本是“著心著净”。
“看心”,观察自己的心,或在很平静的状态中看自己的心;“著心”,执著。二者文字上虽然不同,但实际内容没有区别。为什么没有区别?因为对未证悟的人来说,每天24小时中念念都离不开执著——只要看到、想到任何一个事物,便已陷入执著。比如,我们心里想房子、车子等,虽然没有刻意去想这是真实的车子、房子,但只要冒出这样的念头,便自然而然地默认为是真实的房子、车子等,这就是执著。
然后“看净”。“净”,清净,指心平静下来,没有明显的贪嗔痴念头,或这些念头全部消失,心处于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未证悟的人,误以为这就是佛经里讲的本来清净、佛性等。因此,有些人教禅定时会说,当心里没有杂念,非常平静的时候,这个就是本来清净;安住于这样的“看心看净”即禅修,这就是证悟,无需其他。
“著心著净”的意思也一样,就是执著自己的心,执著自己心的平静。
如前所述,已开悟的人看这两者截然不同,但对于仅在理论上听闻、未曾亲历证悟境界的人来说,真正的证悟是什么情况尚不得而知,因此很容易把自己体验到的这种禅定,误以为是佛性的本来清净。
佛经里有个公案。释迦牟尼佛刚成佛时,想找几个印度当时比较德高望重的人,通过他们的影响力传播佛法。佛陀当然不需要这么做,这只是一个示现,寓意未来我们弘法时,可以依靠一些这样的力量。
佛陀找的人叫优楼频螺迦叶,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阿罗汉,他自己也认为已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但佛陀知道,这个人其实还没有达到阿罗汉的境界。由于对方根本不接受这个事实,佛陀于是为他示现了许多神通、神变,然而这个人依然固执己见,拒绝承认自己不如佛陀。他认为,虽然这位大沙门很了不起,但我也是阿罗汉啊!
这种人到处都有,藏传佛教中也不乏其人。他们自认为已经证悟,但其实根本没有。此时理论派不上用场,需要的是切身感受;而这种感受,没有证悟的人很难辨别。因此,《坛经》里反复强调这种误区。
总之,光“看心”是没有用的,还要看心的本性,因为心的本性才是佛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到的意识并不是佛性,而是其表面现象,即各种各样的情绪。看这些情绪毫无意义——当它们全部消失时,不就是阿赖耶识的状态吗?看阿赖耶识是没有用的。
当然,有用、没用都是相对而言。从《坛经》的角度,凡是证悟的、有智慧的都有用;凡是没有证悟、有执著的这些,无论心平静或浮躁,都没有用。
不过,修四禅八定的时候,看自己的心、念头或阿赖耶识则是有用的。因为那时的目标不是证悟,而是让心静下来,看心可以使之逐步平静、沉淀,最后进入禅定的状态,所以这时候看心是有用的。
因此,先禅修、看心,然后藉此进一步了解心的本性,这种做法是可行的,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但若始终只“看心”,看不到心的本性,就没有用。
“不动不起,从此置功”。“不动不起”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是身体坐着不动,不起来走动;二是内心不动,不起妄念。这句话的意思是,未证悟的人教导他人禅修时说,从“看心看净”开始努力用功,便可以证悟,这是真正的智慧、禅定。
“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很多教禅修的人本身没有开悟,不懂什么是禅定和智慧,只是执著于“看心看净”,认为禅修就是“看心看净,不动不起”;学禅修的人也认定这个就是真正的禅修,并对此产生执著,最后的结果,就是把内心稍微平静一点的状态误以为是证悟,这显然颠倒了。
“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这样教禅修的人不是一两个,也不是一两百个,而是“有数百般”,有很多很多人。他们认为“看心看净,不动不起”就是佛性、光明,其实大错特错。
禅宗在唐朝非常兴盛,修禅者众多,不仅出家人,社会上许多文人雅士等也爱好打禅,其中不乏开悟者。但现在,不只禅宗,整个佛教很多传承都已断层,证悟者越来越少,真正懂禅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当年六祖在世时,尚且有这么多人颠三倒四地教禅修,更何况千年之后的今天?
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禅修的目的是证悟,就必须把这些问题搞明白;如果只是为了化解压力,疗愈精神疾病,那么“看心看净,不动不起”还是有用的。但是,佛教徒的禅不应仅限于此,佛教徒应该修更高一个级别的禅,即证悟的境界。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禅,比如动中禅等,它们真正的来源其实都是佛教的禅修。我觉得,未来类似的禅可能会更多,但无论修哪种禅,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譬如,佛教高标准的动中禅,前期必须要静下来打坐、修禅定,在具备一定禅定基础后,再结合走路、吃饭、说话等各种运动,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假如没有任何禅定功夫,一开始就在说话、吃饭、走路中修行,这种所谓的动中禅不会有什么效果,顶多对一些心理疾病有一定帮助。比如有焦虑症、抑郁症的人,平时对未来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担忧,修这种动中禅可以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运动本身,如脚的运动、说话时的声音等。如此一来,便没有太多时间胡思乱想,因而减少了对未来的种种担忧,这就是它的治疗原理。
因此,目前流行的这些名目繁多的禅,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禅,如果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治疗方法来用,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多少还有一些帮助;如果目标不是心理治疗而是证悟,那么修这些禅就无济于事,只有修正统的佛教的禅,在此基础上修光明、空性才真正有用。
--
FROM 114.21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