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的精华与核心是智慧品、定慧品和坐禅品。通过前两品,我们对《坛经》有了一定了解并体会到了其中的深义,但若仅仅知道内容非常殊胜、深奥,却不懂怎样实际运用,那也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如何将其深奥的意义落实到修行中非常关键。坐禅品介绍了禅宗顿门的一些具体修法,能值遇这样殊胜的法门非常难得,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要去修行!
善知识!此法门中,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
“善知识”,惠能大师称呼当时的听法者,也就是他的弟子们;“此法门中”,禅宗对佛法的理解及修法不同于一般显宗,有其独特的殊胜之处,故而六祖一直强调“此法门”。
此法门有何独特之处?下面开始具体介绍。
“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这三句话意义深奥,对实际修行尤为重要。不仅禅宗,修持大圆满、大手印等任何一个深奥的法门,都要牢记这三点。
第一句“坐禅元不著心”。“元”,本来、原本。意思是打坐时本来就是不著心的。比如一个证悟者打坐,进入禅定境界时,他是不会著心的。实际上,打坐的时候,无论面对内在的心还是外在的显现,但凡有所执著都是不对的。
第二句“亦不著净”,即打坐时也不要强调清净。第三转法轮中,“清净”二字用得特别多,我们平时也常说“心的本性是清净的”等等,但这里又否定了,说打坐禅修的时候不能著净。意思是,对任何东西都不能执著,不管净还是不净。
通俗地讲,就是不要给心的本性贴标签,说这是“清净”、这是“本净”、这是“本来清净”等。因为这些都是自己的意识妄想出来的,佛性或心的本性远离所有标签,语言也无以表达。既然如此,怎么可以贴各种各样的标签呢?因此,打坐的时候不要强调清净。
第三句“亦不言不动”。这一句旨在否定世俗禅定,即通常所谓的四禅八定。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是无色界禅定,彼时一丝一毫的杂念都不存在,但也仅此而已。因为缺乏智慧,什么也悟不到。这样的平静就是“不动”。虽然这种禅定没有错,也是一个标准的禅定,但是禅定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这种世间的禅定与禅宗、大圆满、大手印无法相提并论,即使修得再好,也不过是进入了阿赖耶识的状态,于解脱无益。像虚空一样的空性境界中根本就不存在心、净、动或不动等一切事物。
所谓的心,即八识的总称。虽然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和意识更加平静,但并没有超越心的范畴,仍属于八识之一。“坐禅元不著心”,而这种世俗的四禅八定实际上就在看心、著心,因此,单纯的“不动”不是禅宗的禅修。
禅宗不强调不动,也不鼓励修这种禅,所以说“亦不言不动”。
不著心(不看心)、不著净(不看净)、不言不动,以上三句是坐禅品的大纲,涵义深奥,对实修非常重要!看心、看净、不动与禅宗境界相违,都不是真正的禅定,修空性时一定要排除这三种情形。
这些话,只有在大圆满、大手印等非常具体的实修引导文中才会出现,很多关于密法的普通书籍,也未必讲得这么具体。如果学了大圆满、大手印,再来看《坛经》,会发现里面讲得既深奥又精彩;假如没有《坛经》的传承,也没有学过大圆满、大手印,恐怕难以挖掘到其中的深刻内涵。
这三个要点是具体修法的大纲,尤其在修空性、大圆满、大手印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们也是衡量自己修行境界的重要标准,假如没有这些标准,在证悟之前,我们就不清楚应当如何取舍。
在证悟者看来,普通的世间禅定尽管非常平静,但与证悟境界相比却有天壤之别;对未证悟者而言,因为从未体会过真正的证悟境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证悟,所以难以分清二者的界限。因此,很多稍微有点世间禅定功夫的人,在坐上,心很平静、不动时,误以为这就是证悟的境界,然后给它贴个标签——这是光明、佛性,认为自己见到了光明、佛性,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是很大的误解,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敦煌三个版本此处为“著”字,有的版本则是“看”,即“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用“看”字也对,因为后文讲到“若言看净”,说明“不著心”也可以是“不看心”,二者文字上不同,但所表达的内容都一样。
“亦不言不动”,敦煌三个版本为“亦不言动”,缺少了一个“不”字,应该是“亦不言不动”。因为第一,少了“不”字,内容上不太解释得通;第二,后文解释的时候,“若不动者,不见一切人过患”中有个“不”字,这说明“亦不言动”这里少了一个“不”字。
接下来进一步阐述这三个问题。
--
FROM 49.7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