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
“若言看心”。前面用“著”,后面用“看”,实际上二者意思一样。敦煌原本和新本都用“看心”;宗宝本用“著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打坐的时候看心,会有什么问题呢?
“心元是妄”,“心”,指凡夫具有执著的八识;“妄”,是妄念、执著。无论有没有明显的实有、真实不虚的想法,凡是没有证悟的人,内心任何一个念头都是虚诳的妄念——八识中没有一个不是妄念,包括阿赖耶识也是细微的妄念,因此“心元是妄”。
“妄如幻故”,妄念都是假的,像幻觉一般没有真实性;“无所看也”,所以没有什么可看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妄念,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看了也没什么用,因此不要去看心。
《坛经》多次讲过要看心、观心,现在又强调不要看,该如何理解?
一方面,佛经里讲的“看心”,有时指看心的本质。尤其像《坛经》这样深奥的经典,还有大圆满、大手印等,虽然字面上是“看心”,但实际上不是看表面的念头,而是看念头的本质。
因此,“不看心”的意思,就是不要看心的表象。虽然念头的本质是佛的智慧、菩提,表象却是贪嗔痴烦恼。未证悟的人去看心,感受到的不过是思维、情绪等表面的意识活动——哪怕再清净也是阿赖耶识的状态而已;证悟者则不同,他可以穿透意识表面的妄念,直接看到其内在的本质——菩提、智慧。因此,《坛经》里有时讲“烦恼即是菩提”,有时又说“心元是妄”,到底是妄还是智慧?实际上两个都正确,要看站在哪个角度讲。很多时候佛经里不会分得很清楚,我们自己要懂得辨别。
另一方面,渐悟的初学者,看心还看不到本性时,可以先看表面的念头。为什么要看妄念?因为打坐寻找心的本性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可能直接看到心的本质,所以,第一步可以先看心的表面的念头。比如冒出一个念头的时候,去看它是如何诞生的,当下这个念头在想什么,过一会儿如何消失,等等。
虽然《坛经》说过不要看这个,不要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但是修行人不可能一步证悟到心的本质,需要循序渐进:先看表面,再看其本质。就像上楼时,我们不能一步跃至十楼,需要乘坐电梯一层层逐步攀升;又如采矿的时候,需要先把矿石挖出来,再逐步加以提炼,最后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矿物质。
同样,刚开始打坐、看心时,可以同时看心的表象和本质。即使一时看不到本质也没关系,把看心当作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这个过程,最后就能看到念头深处的佛性——就像石头中的矿物质,我们需要的就是它!因此,很多佛经里也鼓励我们去看心、观察心。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层次的修行者,“看心”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虽然没有哪个佛经、引导文会直接告诉我们看心有两种看法,但自己要懂得什么叫做看心,如何看;什么叫做不看心,为什么不看。不仅理论上明白,更重要的是打坐时能够真正用上。
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心的本质?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种是根机非常成熟的人,当下就能看到心的本性。就像六祖惠能大师,通过一句话就证悟了心的本性,好比满天的乌云,突然被一阵强风吹散,当下便看到了晴朗的蓝天一般。
另一种是根机普通的人,无法直接看到心的本性,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辅助。在藏传佛教中,通过修四加行生起出离心,修五加行发菩提心,然后忏悔业障、积累福报,最后依靠上师的加持等,依靠各种力量证悟心的本性。
每个人心的本性都是光明、佛性,但心的本性隐藏在非常深的地方,被一层厚重的意识覆盖着,根机不成熟的人很难突破。假如突破不了意识层面,那么,不论打坐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都只是表面的种种妄念、烦恼,并且永远在这个层面上徘徊。
所以,根机不成熟的人需要很多基础方法,除了关键的四加行、五加行,还要加上一点禅修,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根机。等到根机与顿门差不多相应时,就有可能突破厚厚的意识层,看到心的本性,就像突破云层之后,看到清澈、纯净的蓝天一样。在大圆满里,这叫做“赤裸的觉知”。
因此,禅宗说“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心的表面是贪嗔痴等妄念,看这些没有用;大圆满法中则说,一定要突破意识层,看到赤裸的觉性,看到没有念头、非常纯净的本质。这与佛经讲的“四不依”之“依智不依识”意义相同,意思是要依靠智慧,不要依靠意识。
以上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修行不能停留在意识层面的禅定中——无论四禅八定还是其他禅定,只要没有突破心的层面,这些禅定都是没有用的。
--
FROM 218.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