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看净,人性本净,为妄想故覆盖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心起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故知看者却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接着解释为什么“亦不看净”。
“若言看净”,如果要看心的本性、光明;“人性本净”,每个人的心的本性本来就是光明、清净的。人人都有佛性,凡是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任何一个动物,都有佛性。
“为妄想故覆盖真如”。“真如”,即真相、佛性。尽管心的本性是佛性,但因为我们有妄想,所以佛性被厚重的意识层所覆盖,一般的智慧无法穿透它。如果这个意识层面一直突破不了,我们的思维、智慧便始终落在意识的范畴中,永远无法看到其背后真正的本性。也就是说,尽管每个人都具有佛性,但是普通人看不见。
“离妄念,本性净”,只有离开妄念,才能看到本性,因为本性本身是清净的。
“不见自性本净”,只有证悟之后,才可以说看心的本性、光明、本来清净等;还没有看到自性的本净时,“心起看净,却生净妄”,心里起了一个念头:我要看本净或当下这是本净!这个“本净”其实是妄念,是自己贴上的一个标签。
虽然这个念头是以本净、清净、光明的名义出现,不同于贪嗔痴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杂念,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妄念。除此之外,以佛性、空性、大圆满、大手印等名义出现的念头,也都是妄念,只是名义不同而已——尽管外面的包装不同,里面的东西一模一样。
“妄无处所,故知看者却是妄也”。妄念虚幻不实,最终都不存在。因此,不要有所谓的看本净、看清净、看佛性的念头,这些全都是妄念。未证悟的时候,会有很多以禅定、光明等名义出现的念头,那时自己往往还不知道这是妄念。
另外特别要注意一点,真正实修大圆满之前,最好不要看大圆满正行实修的书。因为看了之后似懂非懂,尽管内容半点都没证悟,但文字却已掌握、精通;进入实修后,心稍微平静一点时,就会把这些文字拿来贴标签——我现在证悟了,这是空性,这是光明,等等。因此,这些法听过之后一定要修,否则不仅错失了珍贵的机会,而且会导致将来出现“贴标签”这种问题。这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特别重要。禅宗也是一样,最好等真正实修时才看这方面的书。
接着讲“净无形相”,清净本身没有任何形相。所谓净和不净、善与不善、心及智慧等,都是二元对立的概念,是为了方便沟通,由意识创造出来的种种名相,并非真实的存在,佛教中称之为二取。凡是二取都是执著,一定要远离,否则将无法证悟。
之所以说“心的本性是清净的”,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用人类的语言只能这样表达,总不能讲“心的本性什么都不是”吧!但这个清净也没有超越二元对立的范畴,因此佛教另外创立了一个名词——大清净。称之为“大”,是不是因为它很高大上呢?当然不是,是为了否定二元对立中的清净、不清净,表示它是另外一种清净,所以特地加一个“大”字。大中观、大空性,大圆满、大手印的“大”,都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假如我们始终执著于语言、文字,那么永远摆脱不了二元对立——有了大清净,自然会有小清净,依然还是处于对立之中。因此,如果不懂“大”的真正含义,仍然在大、小这个层面上理解,即便是再加上成千上万个形容词,也无法脱离二元对立的范畴,永远都不知道它的本意。佛经曾说,语言无法如实描述心的本性,原因就在于此。
简言之,佛经讲的清净、本净没有任何形相,根本不是二元对立概念中的“净”。所谓“看净”,实际上就是自己贴的标签。
“却立净相,言是功夫”,可是,有些人不但自己建立了一个净相,还鼓励别人这样去做:在这上面下功夫,一定会解脱的!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持这种见解、观点的人,障碍了自己证悟本性——因为贴了标签,就永远困在标签里面,实际上还是停留在意识范畴,与心的本性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永远无法证悟。
“却被净缚”,他们认为的空、净、光明等,实际上全是自己的妄想。若是以此为过渡,通过这个妄想来达到最后没有妄想也可以;但如果认为这是究竟的境界,则会被紧紧地束缚在这个念头、这种执著中不得解脱,这就是“却被净缚”。
比如,“一座山”“一条河”的念头,跟“清净”的念头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不同,本质上都一样。虽然“一座山”“一条河”以世俗的名义出现,“本净”则以涅槃的名义出现,但实际上都是妄念,最终的结果就是把人束缚在轮回中,因此称之为“净缚”。
下面继续解释第三句“亦不言不动”。
--
FROM 58.20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