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明白了无我也要慢慢修炼的, 粗浅的 无我 可以理解成“看待事物不带主观感受,不带个人情绪,站在旁人的立场,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公正公平也是无我的一 种 粗浅 境界,在高一层的境界我想可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境界也是我的目标之一。
天机蓝 2014-2-14
学习也是一样,归零的心态,放下根深蒂固的自我想法和原来的知识,不断吸取精华,超越 知识才能自我升华,呵呵 我比较肤浅的水平,论道我还是门外汉,学前班水平,上述问题如有冒犯 请老师海涵!
天机蓝 2014-2-14
回复 天机蓝 :回答完全正确!100分。
浙江张松法 2014-2-15
回复 浙江张松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当于把自己当成了别人,只不过这个别人的言行受我的思想的指挥,而我的思想的职责,就是要指挥正确,别发出错误指令。
浙江张松法 2014-2-15
是的,很多时候我也有那么一种特殊感觉,别人经历的事我好像也经历,自觉的吸收到我心里,别人能到的地方 我也到了,只要他说出来,别人的心情也能体会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隔了前朝万代,看见的“图片”想到的东西似乎就在我眼前,我好像已融入其中,(看红楼梦的感觉)
天机蓝 2014-2-15
回复 浙江张松法 : 在央视新闻看到有个母亲寻找失散的儿子,寻找了十年的经历,我好像又变成了那位母亲,和她一样焦急无奈,看到新闻报道有位农民摔断腿了,我好像是那位农民,我也摔断腿了,随着他们发呆了一段时间后又惊醒到现实中,,,,,我4分1.5的时间实在发呆中度过的,,呜呜 太不务正业了
天机蓝 2014-2-15
回复 天机蓝 :你的代入能力比我还强啊...
激愤的仓鼠 2014-2-17
回复 激愤的仓鼠 :该死的代入,该死的“能”力,怎么甩都甩不掉,
天机蓝 2014-2-17
回复 天机蓝 :为什么要甩呢?你这种天赋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呢...打个比方,你看小说,大脑通过文字构造图像,相当于你穿越了。无聊了就能用这种方式享受各种缤纷的小说世界,不好吗?
激愤的仓鼠 2014-2-18
回复 激愤的仓鼠 :如果构造到坏的东西 就相当于在地狱中度过
天机蓝 2014-2-18
回复 天机蓝 :想构造什么由你自己决定,你要入地狱别人也拦不住...圣人说过,人对痛苦的执着比对快乐还要强烈,人可以不快乐,但绝不能不痛苦。
激愤的仓鼠 2014-2-19
150楼. 庄子的这句话,简单地说,也就是“中”的后果,举个例子说吧,你买了一条连衣裙,特别便宜或者特别贵,你影像很深,会记得牢一些。如果价格公道适中,你也觉得很正常,则容易忘记。太贵和太便宜的衣服,下次的话,不是你不肯就是他不肯,而公道的价格则还有更多的成交,从长远来看,这种容易忘记的买卖最能够双赢。
简单的比方就是如此。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14
151楼. 再回答你第二个问题。
虽然说修行不离人世间,但由于人的私欲实在根深蒂固,是非常难以去除的。所以修炼之人在一定的时候,还确实需要离世修行,以彻底断私欲。好比初学打坐,应该找一个安静之所,如果一定要让他在歌厅里打坐,还真静不下心来。好了歌是针对离世断欲修炼之人。
利用欲望也好,断绝欲望也好,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什么方法最恰当最管用,就用什么方法。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14
152楼. 最后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难让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一个大问题。
通俗讲,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好生恶杀,还有,天作孽犹可活,天无绝人之路等等,也都是说明生力的存在。
生力时时刻刻作用着万事万物,这我已经讲过了,关于灾难疾病的认识我也讲过了,请参读我前面的帖子。
需要补充的是,人是否会碰到灾难丧生,其实也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如果不是生活在地震带上,不是生活在病灾区,也就避免了在地震和疾病中丧生。也就是选择了巧,则避开了灾祸,选择了拙,则遭受了灾祸。
但是,人的无奈也就无奈在这里,人的很多选择不是由自己决定,甚至已经知道这个选择不好,但为了其他种种原因,不得不还是做出了这个不好的选择,或者选择时还不知道,事情发生后才知道这个选择不好。
对于不懂不知道而选错这个问题,可以靠科学技术来帮忙,懂了知道了前因后果能避免选错,前面我也讲过,科技不能丢,与其不学科技只学道,不如只学科技不学道,当然最好是先学道再学科技,因为道能指导科技用到最恰当的地方。反过来说,选错而导致的灾祸能迫使人们多研究多创造,这也是生力的具体体现。
对于无奈选择这个问题,一方面,也说明了灾祸来自于选择了拙而造成,并非生力变成了杀力!!!至于为什么会产生无奈选择这种情况,我说过,在儒道二家的学说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必须引用佛学理论才能讲清。这也只有今后来细说了。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大,今天先讲一点: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人在生活中得到多少苦和乐,则表示自己内心存在多少巧和拙。人不能自己看清自己的脸,需借用镜子才能看清。人也很难自己看清自己的内心,通过生活的遭遇才能看清内心的巧拙。有了镜子可以美容,有了生活遭遇可以反思内心修正内心美化内心!!!生活的苦乐是迫使人们修正内心的一股外力,此外力也正是生力之体现也。
一切对自己的生活还不满意的人们,当然包括我自己,都要真切地反省修正自己的内心,就跟《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的俞净意公前辈一样。
浙江杭州张松法 2014-2-14
--
FROM 42.63.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