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儒释道(Wisdom)|
新版wap站已上线
展开
|
楼主
|
同主题展开
|
溯源
|
返回
上一篇
|
下一篇
|
同主题上篇
|
同主题下篇
主题:Re: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如何来的?
fengjun259
|
2024-10-22 10:50:15
|
只是观察了有无,争利,盛衰三方面的地球规律,怎么就可以转进到下面: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先秦道家思想总共有三个阶段。以杨朱为代表的是第一阶段。《老子》书中大部分所代表的是第二阶段。《庄子》书中大部分则是第三,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01.87.175.*
上一篇
|
下一篇
|
同主题上篇
|
同主题下篇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