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喻圣人,牛喻世间之事。大而天下、国家,小而日用常行,皆目前之事也。。。至人率性顺理,而无过中之行,则性自全,而形不伤耳。”(《庄子内篇注》憨山德清)天下、国家不是庄子关心的事,这在《逍遥遊》和《齐物论》中说得再分明不过。庖丁既非圣人,更不是至人,他只是一个混饭吃,因为掌握了解牛术而得意的小人。
《养生主》借庖丁解牛故事阐述了“缘督以为经”养生主旨,但与《逍遥游》返回自然、“至人无待”的主旨相矛盾,也与《齐物论》“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和齐贵践、均物我、外形骸、贵生死求其真宰的意旨不符。却迎合了《应帝王》“胥易技系,劳形怵心”,《大宗师》“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与物相刃相靡俗众心态,属“小知闲闲”范畴。文风和思想与《逍遥游》《齐物论》显然背道而驰,内圣外王是不可能的,否则叫化子也可被称为“圣人”。后人所著,既然人人都可成佛,人人也都可以成为庄子。事实上,自称为庄子之徒的,许多是有几房小老婆失势准备东山再起的官员,而不可能是叫化子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泛泛谈没啥意思,哪觉得不爽,你就贴,我们呆着也没啥事,咱们一篇篇过。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9.*
FROM 117.1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