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一对夫妻的职业生涯
一个个眼睛长在头顶上,从你自己孩子培养开始,你培养一个三本清硕看看?
【 在 tiwa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样,你看得上,不代表别人看得上呀。
清硕,清硕,硕士得强调多少多少次!!清硕,如果当年单证,甚至mba之类的,万里个p呀。你真能拔高。就算双证硕,也没万里
【 在 adher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过了,你看不上,不代表别人看不上
: 考上清北本来就是万里挑一的事情
: 你觉得平常,不代表别人也觉得这样
: ...................
--
修改:tiwa FROM 114.254.0.*
FROM 124.65.127.*
这两个行业不都是追求50岁前退休吗?
【 在 smn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普硕。金融行业,做到某省国有金融机构驻京部门中层,40岁被要求辞职,不辞职则降职。无补偿。被离职的根本原因是分管领导被排挤辞职。
: 金融行业有赚钱的,要么进去了,要么被要求退绩效。女主不拿回扣,没钱但安全
: 男清硕。47岁码农,因为年龄和分管领导辞职,差点被裁。因完成挑战性指标被留下,但被要求降薪。估计干不过半年。
: ...................
--
FROM 220.248.23.*
2000万也就一套稍微好点的房子。
两娃的话,还得接着拼。
【 在 cx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对夫妻的财产少说也2000万了吧?还卷个毛
--
FROM 114.246.237.*
谁家好好23的姑娘愿意去找个30的普男
【 在 adher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都结婚了,你在这里唧唧歪歪是啥意思?
: 别人买了2套房,你买不起,就认为别人也买不起?那2套房是假的?
: 一个47岁的人,你把人家放在30岁的年龄段说娶不到23岁的,然后说你看我说的对吧?
: ...................
--
FROM 223.104.41.*
【 在 smn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普硕。金融行业,做到某省国有金融机构驻京部门中层,40岁被要求辞职,不辞职则降职。无补偿。被离职的根本原因是分管领导被排挤辞职。
: 金融行业有赚钱的,要么进去了,要么被要求退绩效。女主不拿回扣,没钱但安全
: 男清硕。47岁码农,因为年龄和分管领导辞职,差点被裁。因完成挑战性指标被留下,但被要求降薪。估计干不过半年。
: ...................
高薪行业想持续2,30年本来就是挑战。凭啥你能一辈子职业生涯都赚这么多...,高薪行业,想进来的竞争者多的是
--
FROM 123.123.253.*
国外职场都是傻白甜?
【 在 tige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是个大染缸,职场靠斗争和权谋,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或者明白过后又已经踢下牌桌了。
: 职场最低级就是能力(除非你的能力不可替代),这个最多只能让你有个温饱,年纪越大性价比越低,被踢下牌桌非常正常。稍微好点有个靠山,做个中层,但是是被动的依靠靠山,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结果靠山没了,肯定被踢,想都不用想,还有不要以为国企可以赖着不走,多的是狗腿子整你孤立你。很多人总是被动的依靠靠山,其实应该主动为你的靠山开僵拓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人员体系、资源体系,形成自己的地盘,如果你的靠山往上,你肯定往上,即使你的靠山倒了,你自己手里有枪有地盘,对新头头有利用价值,你仍然可以稳固。你光杆司令一个,肯定被踢下去。
: 更好一点,就是在做事能力的基础上找到靠山,然后自己斗人的能力突飞猛进,?自己的体系和能决定组织力量的地盘,你就成为高管,这个组织这个企业就是你的红利,否则你就是这个组织这个企业的耗材,真的非常残酷。
: ...................
--
FROM 39.144.139.*
清硕应该能吃到互联网和房产的红利 了吧? 不会一个都没吃到吧?
--
FROM 125.35.5.*
哪家啊?
【 在 tiger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曾经的国企,一个比较大的头头被搞掉,他手下小几十号人被踢走大半。看看有个全国性大银行,行长被搞掉,内部百多号干部被换掉。人事斗争极其残酷,怎么可能让你懒着。
--
FROM 36.112.164.*
【 在 poor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硕码农 能干到47
: 早就财务自由了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AD-AL00」
动不动就财务自由的,殊不知“自由”是个动态的概念。你有1千的时候,吃着泡面,心想我要有100万多好啊,财务自由了,不用上班也能天天吃泡面。可是真有100万的时候,你的开销早就不是泡面了,你要买车,买房,鸡娃,然后你自由的门槛成了1000万。到1000万的时候,你的开销又变了,每年不支出500万,这日子就没法过
--
FROM 111.192.99.*
这个清本,外校本之类的争论,我感觉吧只是代表读书还可以,进社会读书好有优势,但不是通吃的。本地中也不是清本,算是费了点力气考到了某个比较难考的方向读了个硕士,但是也没有感觉清本的兄弟在混社会的时候一定会比我们这些非清本的兄弟高明多少。
人生际遇有时候不是线性的,充满了不确定性。
就拿清华现阶段的学术大牛来说吧,我感觉很多系非清本的数量越来越多,原来越知名。
【 在 lookforit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清本,还是外校本?
--
FROM 116.23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