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家对三农的投入是巨大的,无可辩驳
看不到国家的付出,因为养老金的问题就跳脚大骂,我觉得是很不要脸的行为。
农民是有土地的,进可攻、退可守。
城镇职工,如果下岗,就是当年的东北下岗的情况。
这么多年国家投入的不够大不够多吗?反哺的、减让的不够多吗?
不少,但是和人心相比,那肯定不够。
如果农民有土地,自给自足,也挺好了。如果再一个月1000-2000的养老收入,那就更好了。然后国家再把医疗给包了,那这辈子就没有啥遗憾了。
谁当领导也都想雨露均沾,都想公平正义,可是资源就那么多。医疗有新农合,这个当然是有用的,谁用谁知道。村村通电、水、网络等,公路也是到家门口,铁路、公路也是四通八达了……
唯一的一个痛点就是养老问题,国家也没有忘记,只是给的的确不太多——我相信不是不想给的,是暂时还没这个能力,以后可能会增加。
还有眼馋人家八九千上万退休金的,这种并不是大范围的。看职称、看工作年限、看付出等……
你不能不承认别人也有自己的贡献,红眼病要不得(否则小心回旋镖啊……)。
和农民自己聊,老人心满意足的反而比较多,觉得生活这么幸福没想到。不知道什么人,连给父母500、1000的都做不到,出来跳这么高。真有困难,国家对困难家庭也是有补助的。
这么大的国家,事事求全责备,端起碗就吃饭,放下碗就骂娘,真的合适?咱们已经到了这么富裕的时候了?既要又要还要,这合适?
当然,对于特定历史阶段做出贡献的农民,增大一些养老补贴,我也是赞成的(还是那个问题,钱哪里来)。但不应该是全部,农业税不交之后那些农民,哪怕到了60岁,我觉得就不适用,因为可以自己交社保了。
——————————————————————————————————————
农业农村部:已入乡村建设项目库项目61万个,落实项目资金超2507亿
4月19日,国新办就2024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在会上表示,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很重要的抓手就是“一库一单”。“一库”就是乡村建设项目库,承担着项目储备、布局统筹、进展调度等功能;“一单”就是任务清单,主要是客观反映农民群众建设需求,包括建设任务、建设目标、责任部门等基本要素。今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托“一库一单”,加强管理、加快建设,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截至3月底,已入库项目61.4万个,落实项目资金2507.4亿元。
一个季度就投入了2500多亿
--
修改:KaitoKuroba FROM 112.32.119.*
FROM 112.32.119.*
三农支出,个人感受主要是给县乡村干部教师发工资
成立农管这些吧
当然也修了公路,就是那种能用个几年的,刚够会车的公路,
--
修改:dingo2003 FROM 111.198.227.*
FROM 111.198.227.*
国家地盘有多大你应该知道吧?
这么大的投入
成了发工资
真是无知无畏啊
很多钱都是专项资金
能/敢挪用?
你真是啥也不知道就能说啊
【 在 dingo2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农支出,个人感受主要是给县乡村干部教师发工资
: 成立农管这些吧
: 当然也修了公路,就是那种能用个几年的,刚够会车的公路,
--
FROM 112.32.119.*
你可以去搜一下三提五统的用途,有敏感词,发不上来
【 在 dingo2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农支出,个人感受主要是给县乡村干部教师发工资
: 成立农管这些吧
: 当然也修了公路,就是那种能用个几年的,刚够会车的公路,
--
FROM 222.131.246.*
国外是消息比较闭塞
【 在 sjkofh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是没听说过自己可以交社保了
: 可能你们消息比较灵通
--
FROM 112.32.119.*
其实你只强调了国家有困难
却不懂我为啥发声
因为现在经济不太好
投资拉动gdp已经没大用了
必须改变分配提高保障才能拉动消费
--
FROM 222.131.12.*
三提五统制度已成为历史,于2003年起被取消。
2005年10月8日,提出新农村建设。
所以我说给特定历史阶段的农民增加养老金
【 在 yongqi12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去搜一下三提五统的用途,有敏感词,发不上来
:
--
FROM 112.32.119.*
三农的补贴其实是不少的,我们在大西南深山老林,每年的土地森林加起来两个老人有3000左右,然后可能农村的低保用户补贴是可以的,村里基建也花不少,唯一的一点感觉各种补贴被各级贪多了,比如老家危房改造 厕所改造 修桥修路 安装路灯等,只能找那几个土包工头,否则不能补贴,可是土包工头都是村里干部关系户
【 在 KaitoKurob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不到国家的付出,因为养老金的问题就跳脚大骂,我觉得是很不要脸的行为。
: 农民是有土地的,进可攻、退可守。
: 城镇职工,如果下岗,就是当年的东北下岗的情况。
: ...................
--
FROM 124.64.23.*
这样吧 你去做个调研,让70岁以上老人选选 如果重生 他是愿意做个工人,中途下岗 还是 愿意做农民?
说变相殖民的都有,难道殖民地还能比包身工强?
国家的付出,大家都看着呢,曲线也在那边摆着,100多块也不是我们这些看不过去的人编的;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看法差异这么大,那么社会的撕裂就无可避免;
凭什么,都是牛马,只是出生不同,差异如此巨大?凭什么因为身份问题,养老差异巨大;凭什么同样交社保,自己父母还得单独供养?
我始终不能理解,都上了大学了,看看历史,看看现状,难道最终结论都是能力姐的说法?
【 在 KaitoKurob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不到国家的付出,因为养老金的问题就跳脚大骂,我觉得是很不要脸的行为。
: 农民是有土地的,进可攻、退可守。
: 城镇职工,如果下岗,就是当年的东北下岗的情况。
: ...................
--
FROM 202.122.36.*
三农投入和养老金是两回事
这个昨天也有人说过了,村里环境好了,也修了路,但老农民还是没有买药钱,还靠看儿女
【 在 KaitoKurob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不到国家的付出,因为养老金的问题就跳脚大骂,我觉得是很不要脸的行为。
:
: 农民是有土地的,进可攻、退可守。
: 城镇职工,如果下岗,就是当年的东北下岗的情况。
:
: 这么多年国家投入的不够大不够多吗?反哺的、减让的不够多吗?
: 不少,但是和人心相比,那肯定不够。
:
: 如果农民有土地,自给自足,也挺好了。如果再一个月1000-2000的养老收入,那就更好了。然后国家再把医疗给包了,那这辈子就没有啥遗憾了。
:
: 谁当领导也都想雨露均沾,都想公平正义,可是资源就那么多。医疗有新农合,这个当然是有用的,谁用谁知道。村村通电、水、网络等,公路也是到家门口,铁路、公路也是四通八达了……
:
: 唯一的一个痛点就是养老问题,国家也没有忘记,只是给的的确不太多——我相信不是不想给的,是暂时还没这个能力,以后可能会增加。
:
: 还有眼馋人家八九千上万退休金的,这种并不是大范围的。看职称、看工作年限、看付出等……
: 你不能不承认别人也有自己的贡献,红眼病要不得(否则小心回旋镖啊……)。
:
: 和农民自己聊,老人心满意足的反而比较多,觉得生活这么幸福没想到。不知道什么人,连给父母500、1000的都做不到,出来跳这么高。真有困难,国家对困难家庭也是有补助的。
:
: 这么大的国家,事事求全责备,端起碗就吃饭,放下碗就骂娘,真的合适?咱们已经到了这么富裕的时候了?既要又要还要,这合适?
:
: 当然,对于特定历史阶段做出贡献的农民,增大一些养老补贴,我也是赞成的(还是那个问题,钱哪里来)。但不应该是全部,农业税不交之后那些农民,哪怕到了60岁,我觉得就不适用,因为可以自己交社保了。
发自「快看水母 于 NE2210」
--
FROM 11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