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就应该起点不要太高,比如当地平均工资的百分之20,最高百分之三十
比如北京,比如平均工资6000多,拿到手2500就足够了
【 在 t60p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老体制外,没有所谓视同同缴,对这个概念模模糊糊
: 但是我理解的视同同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本该财政解决的问题,丢给了社保。
: 然后视同同缴的内容是什么? 感觉就是从参加工作到2014年前的这一段,都按照3倍社保基数计算? 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 大家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是如果按照社保基数定格交,自己的那一份没有交却在享受?
: 懂得大佬给分析分析?
: 从这个问题发散一点:在中国政策一刀切真的其实是最好的政策了,但凡留个双轨或者口子,后续解决起来就麻烦,人情社会这个口子其实就是让老实人吃亏的。
--
FROM 120.24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