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面试过一家 startup,在去 on-site 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公司位于富人区的一栋独栋民居里。他们的 CEO 具有非常友好、优雅以及乐观坚定的气质,而整个团队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经过一下午的了解,我当时非常喜欢这个团队。
但是我最终没敢接 offer。
因为在面试过程中我发现,这家 startup在尚未找到 PMF 的情况下,已经招募了十几名员工,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初级水平。一般而言,对资金比较敏感的团队不会这么做。此外,团队完全没有紧张的气氛,他们所做的更像是随心所欲的探索。
回到家后,我简单查了一下 CEO 的名字,一切都明了了。他的家族有专门的 Wikipedia 页面;他父亲创办的公司年营收达到数十亿。他第二天就可以成立一家新公司,这家公司的失败对他来说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对我来说却不是这样,我没有那样的试错机会。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如果你也是一个普通人,你可以自认为是“独立开发者”或“超级个体”,但不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冲动地去全职创业。别人的试错成本和你不一样。
你要尽量降低自己的试错成本,让自己有多试几次的机会。操作上来说,多做市场调研,使用成熟的技术和现成的模版,尽早跑通 MVP,多多寻求用户反馈,尽可能缩短 feedback loop。盲目辞职创业,只能让你快速耗尽资源,陷入困境。理智的做法是在保持日常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来逐步推进你的创业项目。这样一来,即使创业失败,你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此外,尽量与有经验的创业者交流,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你避免走弯路。
最后,我刚才去网上查了查,这位 CEO 的公司名字又变了。
--
FROM 119.13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