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派留洋”,这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汇。对一些中国留洋球员的先驱者来说,他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迈入欧洲足球殿堂的,这其中就包括当时中国足坛的明星后卫贾秀全。
贾秀全足球基本功扎实,个人防守能力出众,他擅长以提前预判的方式破坏对手进攻,而不是一味与进攻球员比蛮力。贾秀全的颠峰之作是在1984年的亚洲杯上,当时司职后卫的他不仅以三个进球与伊朗的沙洛克、沙特的纳塞并列最佳射手,还凭借着在攻防两端的卓越表现荣膺亚洲杯最佳球员,这也是中国球员在亚洲杯上取得的最高荣誉。
不过,若谈及贾秀全的留洋往事,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实力。1986年,中国和南斯拉夫签订了文化交流协议,这也为贾秀全赴南斯拉夫踢球提供了契机。1988年2月29日,贾秀全与柳海光一起飞赴南斯拉夫,加盟了贝尔格莱德游击队,他们也成为我国历史上首批到国外俱乐部踢球的现役国脚。贾秀全加盟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完全是根据文化交流协议进行的,因此其性质与现在的商业转会有本质的区别,不仅没有一分钱的转会费,其个人待遇也无法与现在的海外球员同日而语。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贾秀全出国踢球不仅体现了中国与南斯拉夫的友好关系,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球员对外交流的大门。当然,贾、柳二人奔赴南斯拉夫踢球一事也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一些报纸甚至为此推出了国脚是否应到国外踢球的系列专题。
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当时11次荣获南斯拉夫全国冠军称号,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劲旅。虽然贾秀全的留洋生涯非常短暂,但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和稳定的发挥,他很快就在游击队站住了脚。贾秀全在游击队中还是干着中卫的老本行,游击队的球迷还为这名中国球员起了一个南斯拉夫式名字:贾瓦。值得一提的是,贾秀全不仅代表游击队征战联赛,而且还随队参加了1988/1989赛季的欧洲联盟杯赛。当时游击队与意大利罗马队在第二阶段比赛中狭路相逢,贾秀全被球队委以重任,重点盯防对方的尖刀人物沃勒尔。游击队在贝尔格莱德主场4-2取胜,但在客场以0-2负于对手,最终以客场进球少被罗马淘汰。尽管球队未能晋级,但贾秀全谈起这段经历还是非常自豪,毕竟这是中国球员与欧洲三大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贾秀全在游击队中的出色表现引来了一定的关注,当时有不少欧洲球会想正式引入这名来自中国的优秀后卫,可惜由于国内的种种限制,贾秀全短暂的留洋之旅就在游击队宣告结束。贾秀全的留洋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伴随着职业联赛的改革和足球市场的转变,“公派留洋”的情景此后再也没有在中国足坛出现过。不过,游击队的短暂戎马生涯并不是贾秀全唯一的留洋经历。1993年,贾秀全从国家队正式退役,此时恰逢日本J联赛正式组建。贾秀全于是东渡扶桑,加盟了J联赛劲旅大阪钢巴队。在J联赛创办之初,日本职业联盟采取金元策略,网罗了不少世界足坛的过气明星,包括济科、利特巴尔斯基等大腕都曾在J联赛中闯荡过。在与世界巨星的对抗中,贾秀全丝毫不落下风,他在赛季结束后帮助大阪钢巴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并入选全明星队参加了明星对抗赛。对于贾秀全来说,这也是一段足以令他津津乐道的留洋佳话了。
--
FROM 221.2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