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新人报道,6岁男娃被郭延庆确诊ASD,不需要干预,很茫然求指点
谢谢。
【 在 healthkj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议喜马拉雅听听诺诺爸爸的录音,虽然有些鸡汤,但我觉得会对您有帮助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14.255.193.*
是的 虽然不排除看走眼 郭医生确实很厉害
沟通交流这个事情就好比
有的人是哑巴 但其他方面都没问题,
那么他虽然没有语言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有效恰当的沟通
有的人猛一看没问题语言也很丰富 但是却不能和人有效恰当沟通
【 在 Capie 的大作中提到: 】
: 郭医生的诊断很厉害,ASD的几个核心表现:兴趣冷门沉迷,不能提取有效人际线索,对人际互动缺乏兴趣(比如只说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交往中没有互动,不会顺着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延伸)。楼主提到的小孩的几点都很典型。
: 诊断不是为了贴标签盖帽子,而是让家长知道这个事,给孩子针对性帮助,给宽容的环境,帮孩子应对潜在的情绪障碍风险(抑郁、焦虑等易感性,与ASD的高共病率才是ASD小孩一生都要面对的最大困难)。有一本书叫《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里边说对阿斯小孩,可以当成是另一个星球来的孩子,和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但是和大家想象的自闭症谱系上其他的孩子也不太一样。对于阿斯小孩来说,家长好好带,有很多终身成就、生活都挺好的。
--
FROM 114.241.56.*
估计很确定吧,最后要走时我问了一下,才把ados测试的名片给我,说应该符合,不过他还是希望不符合。因为之前我老公带着他外甥做过,他说没什么用,就算测试分数低,也是以医生诊断为准。
【 在 healthkj 的大作中提到: 】
: 郭没让楼主去ados一下也挺新鲜啊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14.255.193.*
可能程度不一样吧。
【 在 Tianyak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怎么觉得这些症状很普遍呢,我家孩子就是这样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G9860」
--
FROM 114.255.193.*
嗯,其实只有父母能对孩子负责。
【 在 xul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听大夫的吧,版上的神医不靠谱,也不用负责
:
--
FROM 114.255.193.*
说实话,我确实不想看这些,我老公自从看了这些以后有点神经兮兮的,我怕自己也这样,孩子更没希望了。娃爸带孩子去上感统课,看里面的孩子觉得好几个都是ASD,上次一个同学妈妈介绍朋友咨询我老公孩子的事情,我老公觉得人家孩子是ADHD,孩子妈妈也是,让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人家孩子智商140+,不是ADHD。
【 在 hnairlin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把你老公看过的文献都看一遍
: 也许会有其他收获
--
FROM 114.255.193.*
可怕
三字经弟子规这种东西
我是成年人也坚持不了五分钟
看来我也是asd?
【 在 yixinxm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周带六岁半男娃去看郭延庆医生,20分钟确诊ASD,问郭医生后续需要怎么干预,如何训练,对方说孩子智商高,认知和语言能力都没问题,主要是社交问题,单纯幼稚,对人的兴趣不太大,目前不需要训练干预,主要是给娃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 在我的印象里谱系是很严重的问题,需要每天的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将来融入社会,但我们却没啥可做的,好迷茫呀,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个事实,希望兄弟姐妹们能给一些建议和指点。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123.122.162.*
这还是理解不够到位
【 在 yixinxmg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我确实不想看这些,我老公自从看了这些以后有点神经兮兮的,我怕自己也这样,孩子更没希望了。娃爸带孩子去上感统课,看里面的孩子觉得好几个都是ASD,上次一个同学妈妈介绍朋友咨询我老公孩子的事情,我老公觉得人家孩子是ADHD,孩子妈妈也是,让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人家孩子智商140+,不是ADHD。
--
FROM 111.201.74.*
游戏视频这点其实不太像,冷门沉迷的意思不是沉迷,而是冷门且沉迷,比如一个孩子收集不同型号大小的螺丝并且每个都有专业命名
【 在 Tianyak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么一说我更没底了,我家孩子好像都符合,特别是看游戏视频的时候根本不搭理别人。我没觉得有什么,我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我找你说的书去看看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G9860」
--
FROM 101.236.65.*
ASD的诊断不是为了说有事没事,诊断ASD不是说孩子有事。而是家长要尤其注意某些方面的事情。正常到异常,本身也是一条长长的灰线,不是非黑即白。ASD或ADHD的治疗指南对有某些方面表现但没有确诊的孩子都是有用的
诊断从来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为了帮助孩子
【 在 healthkj 的大作中提到: 】
: 郭就是谨慎,许多孩子都得去好几次,我有一个朋友,在郭那三岁给定义的asd,六岁再去就说不是了,还让人家随诊,家长再也不去了,孩子大了,懂事了,再去他自己明白啥意思了,我觉得楼主的孩子如果在邹小兵那也许没事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01.2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