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写就多写点。
父母爱孩子,天生亲密度高,NDBI是家庭干预的首要原则方法。
家庭干预是低强度长时间的干预,孩子的整个状态是非常舒适。当孩子愉悦时,会发现孩子进步也很快,状态也很好,灵光时时闪。
但是学会后就可以了吗?我觉得不行的,因为身边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也许是错误的方法呢。呃,我自己就是一次次犯错中学习的。
还有就是刻板行为和情绪问题,还有啥,我忘记了,要不就这两个。刻板行为,家里基本很难干预,情绪问题,还是问题行为,好像是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干预。一个是难,一个是不能离开专业人士的指导。
不考虑经济因素,家长可以学习课程,孩子找专业人士的干预可以从高频次慢慢降低到一周一次,之前让专业的上课看看,好处是有一些征兆类似刻板行为可以提前发现,可以指导近期的干预目标和方法,解答困惑,对于老师来说孩子的状态是连续的过程,遇到突发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快速测评大概3-4个小时,可以有简单的方案,再边干预(解决问题)边详细评估孩子的问题,慢慢找到孩子问题的原因,用排除法(改变环境消除因素)来从那几个原因找到最重要的那个,找到原因了,后续就简单了。最怕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
瞎写的,专业人士勿笑,我在慢慢进步ing。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Zziizi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ABA是好的,坏的都是老师。老师用错误的ABA理念教出来的坏的结果。
: 但是没人告诉我怎么区分什么是好的老师和坏的老师。难不成家长开盲盒?
: 我来瞎写一点点,个人理解。
: NDBI的会好一点,它的优缺点很明显。我的理解是在与人互动方面效果很好,而且做的很完善了,但在认知,自理能力,运动,学业上不太擅长。
: 先说NDBI偏向自然的发展,它的强化物很少有食物,我问过重度低功能没有其他强化物时,可以采用食物,但凡可以采用其他强化物,都不用食物。
: 第二个NDBI的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孩子共同控制的,老师让渡了一部分控制权给孩子。控制权,老师掌控的比例从第一次接近0低慢慢过渡到高,直到老师建立教学控制后在调整比例。
: 这样理解:一个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有很多玩具,他的要求都得到满足,玩游戏会有人陪同,玩的还更有趣,那是非常开心的学习环境。
: 老师会在这个过程穿插着教学,比如共同注意力,提要求,分享的眼神,有眼神的提要求,模仿,甚至轮流等等,用的方法都很自然。
: 比如大家熟知的让孩子看你,就要把孩子需要的玩具放到脸附近,还有大家不熟知的,把玩具放在孩子够不着的位置,可以锻炼孩子提要求。类似的小策略,专业人士知道的很多。
: 孩子喜欢这个环境,那就会不排斥来上课。会慢慢和老师建立亲密度,这是我的理解。
: 亲密度高了,老师可以反过来向孩子提简单的要求,这时就可以建立初步的教学控制。
: 亲密度再高一些,孩子习惯按老师要求去做一些事情了,在这个过程老师可以教语言,认知,社交规则,常识等等。前面说的那些基础会一直教,就不写了。
: 载体不限,游戏,绘本,桌面皆可,如果不怕浪费时间,运动都可以。
: 整体过程,孩子都有控制权,我的理解是有选择权,有说不的权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控制建立后,孩子会在“老师和家长想教,孩子看来无聊又无趣,抗拒学习”的事情上拒绝,和正常孩子一样,就是有目标的任务,很抗拒。
: 认知,学业,自理能力是NDBI不太擅长的。大家会发现这些都是有具体目标要求的任务。正常孩子也不想学习,不想做家务,梦想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 这里的认知指学业有需求和孩子觉得无用的认知,实际生活用到的不在这个范畴。
: 对于没有具体目标需求,日常生活会有需要的,NDBI就能教的很好,我的理解是发掘孩子的内驱力,孩子有动力去学习,那不是要快速很多。
: 比如孩子想要高处的玩具,就要学会提要求。
: 孩子有轮流概念后,那玩一个自己喜欢的游戏,下一个就要玩老师安排的,比如绘本阅读。但是读绘本也很有意思啊。时间从最初的3分钟以内,慢慢提高到8-10分钟,孩子可能从无兴趣到有兴趣,从固定一本到固定3.4本到阅读自由。
: 同样游戏也是,从简单,单一到复杂,多样,就不具体写了。原理其实类似,但更简单一些,因为游戏本身就很吸引人。用的方法是轮流,模仿和示范等等,游戏又分好多类,一部分是象征性游戏,一部分是构建游戏,要学一部分对孩子发育很有效的,象征性游戏,也要学同龄孩子可以一起玩的游戏。
: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4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