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草帽星系
你这个好像有点过解释了。
其实都是电磁波。
人眼看到的和动物看到的都不一样。
【 在 passwordo2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只是因为肉眼性能不行。深空目标的信号很弱,这个情况就类似于肉眼在白天看到阳光下鲜艳的红花绿叶,在深夜星光下看起来只是黑白轮廓一样。但是如果眼睛能像相机一样积累光子信号,那么还是可以看到鲜艳的色彩。
: 深空摄影中一个绕不开的处理步骤是颜色校准,具体操作就是根据天体数据库的光谱做色彩矫正,修复光学及相机传感器对颜色曲线的响应不均匀,还原天体的真实色彩。
: 如果你有实际的天文摄影经验并亲手处理过自己拍的图像,对这些会有更准确的理解
: ...................
--
FROM 221.216.116.*
人眼和动物眼睛看到的不一样,但是并不影响显示器上的图片对真实天体颜色的还原度
【 在 xiongy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好像有点过解释了。
: 其实都是电磁波。
: 人眼看到的和动物看到的都不一样。
: ...................
--
FROM 223.104.41.*
都是电磁波转化到人眼的颜色。
【 在 passwordo2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眼和动物眼睛看到的不一样,但是并不影响显示器上的图片对真实天体颜色的还原度
--
FROM 221.216.116.*
人眼对不同强度下的色彩感知是不一样的,你应该没有深空天体的目视经验,否则你不应该看不懂我在说什么。
你所表达的意思和我所说的不是一回事
【 在 xiongym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电磁波转化到人眼的颜色。
:
--
FROM 223.104.41.*
的确没有。
这个只有宇航员有吧。
【 在 passwordo2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眼对不同强度下的色彩感知是不一样的,你应该没有深空天体的目视经验,否则你不应该看不懂我在说什么。
: 你所表达的意思和我所说的不是一回事
--
FROM 221.216.116.*
周末或者假期开车远离城市几百公里,带着几十kg的望远镜设备,就可以获得这种体验。
这是我端午去山里看到的礁湖星云
【 在 xiongym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确没有。
: 这个只有宇航员有吧。
: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Aero/451177/397/middle)
--
FROM 223.104.41.*
目视部分passwordo2讲得已经比较清楚了
照片主要看用了什么滤镜和相机。
如果是彩色相机,仅滤掉不可见光,那么拍出来的照片就是真彩色。
如果用彩色相机,某些波段的窄带滤镜,照片也可以认为是真彩色。滤镜并没有改变颜色,只是滤掉了一些噪音。
如果用单色相机,红绿蓝滤镜,也可以算是真彩色。单各颜色通道的明暗可调。
如果是单色相机,某些波段的相机,这个就是常说的伪彩色。比如规定672nm为红色,656nm为绿色,500nm为蓝色
【 在 firewell (一阵微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肉眼看到的颜色没有加工过的这么绚丽。
: 星空那些色彩鲜丽的照片,其呈现方式既有真实的色彩,又有“扩展”的色彩概念,还有假彩色的概念,但这种“假”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造假,反而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更加“真实”的宇宙信息而采用的技术手段,只是通过人们能分辨和理解的色彩表达方式去呈现出来的。
: 【 在 passwordo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夜视仪里的m51星系,如果离得足够近,看到的对比度也可以这样。只是夜视仪是单色,没法表现出彩色,但是像m57,m27这些,肉眼在大口径光学望远镜里都能看到颜色
--
FROM 72.195.231.*
如果是光学相机的话大部分情况下星云星系的拍照拍的还是可见光,少数情况拍红外和紫外。
【 在 xiongym (Let it b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好像有点过解释了。
: 其实都是电磁波。
: 人眼看到的和动物看到的都不一样。
:
--
FROM 72.195.231.*
哈勃望远镜这种,CCD什么的可以收到其他波段。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光学相机的话大部分情况下星云星系的拍照拍的还是可见光,少数情况拍红外和紫外。
--
FROM 221.216.116.*
都可以收,我家的相机也可以收。不过主要集中在可见光, 少量红外和紫外波段。
不像韦伯,完全是红外波段。
【 在 xiongym (Let it b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勃望远镜这种,CCD什么的可以收到其他波段。
:
:
:
--
FROM 72.19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