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一龙星链二代的一些参数,卫星重量1.25吨/颗
根据公式算,就算铝板是黑体,它的辐射功率是5.67*10^-8*373^4<1098w查了一下铝的发射
率也就0.1左右,如果用黄铜,可以达到.61,那就是600w左右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是为省钱,综合发射成本、维护费用、能耗费用,看怎么划算,如果在太空选些低
: 功耗处理器,数量多些,或者降低些性能,没准有一定可行性。另外机械硬盘在失重环境
: 下是不是更耐用更省电。
: 另外辐射散热应该没那么低效,就说一张一平米100摄氏度的铝板,放太空中多久会变
: 成20度?
--
FROM 203.208.61.*
这也不少了啊,用换热器管把热导出来,大面积散呗。还可以跟太阳能电池板平行布置,共用支持结构,电池还给挡着阳光。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公式算,就算铝板是黑体,它的辐射功率是5.67*10^-8*373^4<1098w查了一下铝的发射
: 率也就0.1左右,如果用黄铜,可以达到.61,那就是600w左右
--
FROM 110.19.146.*
假设一台服务器配1平米的散热板和两平米光伏板,整个数据中心得多大呀..发射成本和太
空组装成本很高吧,现阶段肯定不如修在水底或者北极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也不少了啊,用换热器管把热导出来,大面积散呗。还可以跟太阳能电池板平行布置
: ,共用支持结构,电池还给挡着阳光。
--
FROM 203.208.61.*
现阶段,那是当然。太空数据中心只是一种可能性,某些小规模的,有特殊功能要求的,至少有这样一种选择可能。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设一台服务器配1平米的散热板和两平米光伏板,整个数据中心得多大呀..发射成本和太
: 空组装成本很高吧,现阶段肯定不如修在水底或者北极
--
FROM 110.19.146.*
后续替代换代呢
--
FROM 114.251.139.*
所以啥样的服务器有放在太空中的特殊需求呢?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阶段,那是当然。太空数据中心只是一种可能性,某些小规模的,有特殊功能要求的
: ,至少有这样一种选择可能。
--
FROM 203.208.61.*
比如星链的管理服务器,还有主要依赖星链作为传输网的业务服务器,还有以太空为主要站点的实时监测平台的服务器,从通信的角度,减少一部分地空往返通信,变成直接的空空通信,提高通信效率,结合散热在特定条件下可行或有优势,太空服务器整体可行性可能会提高。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啥样的服务器有放在太空中的特殊需求呢?
--
FROM 110.19.146.*
只要访问的用户在地球上,就没法提高传输效率呀,数据中心在轨道上乱飞,你都没法安装
用户区域分区了,不同服务器上的同步变成了很大的问题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星链的管理服务器,还有主要依赖星链作为传输网的业务服务器,还有以太空为主
: 要站点的实时监测平台的服务器,从通信的角度,减少一部分地空往返通信,变成直接的
: 空空通信,提高通信效率,结合散热在特定条件下可行或有优势,太空服务器整体可行性
: 可能会提高。
--
FROM 203.208.61.*
啥,取代“好大一部分”海底光缆,你是不是对海底光缆容量有什么误解。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取代好大一部分海底光缆,除了大量扩容接入网服务。既然这么能发射,干脆把数据中心也发上去得了,省得在地上费好多电。
数据中心发上去?你也知道地上费电,你知道天上有多少电么?
--
FROM 14.153.189.*
放到闽王星上
那里气温低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空没有物质能带走热量,只能靠辐射散热,功率低的很,怎么成了优势呢。。
:
:
: #发自zSMTH@V2337A
--
FROM 36.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