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曹青山提出的压力发电车轮,大家能不能帮我分析分析,好像
附件里是他申请专利的文档,我看得晕晕乎乎的,初步结论是:
这是一个典型的“永动机”。
虽然他在车轮上装了一个发电机,但是无论如何发电机定子、转子相对运动发电时将不可避免的在车轮上施加一个负载,有阻止车轮转动的趋势。只有驱动系统不断驱动车轮向前运动才能克服这一阻力,持续发电。也就是说,驱动系统先要出力,才可能换来车轮电机的些许回报,而且只有理想发电机才能做到系统“收支平衡”。
在整个过程中,根本不关轮胎滚动阻力什么事,也就是说,不存在轮胎滚动耗能回收的问题。
如果上述论断是对的,那么利用压力发电车轮不可能减小车辆能耗,我在前面提出的太湖客车百公里耗能30kwh是XX行为的“粪土”行为还是站得住脚的。
大家帮忙看看?
--
FROM 166.111.51.*
【 在 TCS (失败的标头控) 的大作中提到: 】
: 附件里是他申请专利的文档,我看得晕晕乎乎的,初步结论是:
: 这是一个典型的“永动机”。
: 虽然他在车轮上装了一个发电机,但是无论如何发电机定子、转子相对运动发电时将不可避免的在车轮上施加一个负载,有阻止车轮转动的趋势。只有驱动系统不断驱动车轮向前运动才能克服这一阻力,持续发电。也就是说,驱动系统先要出力,才可能换来车轮电机的些许回报,而且
: ...................
--
FROM 166.111.51.*
附件(367KB) Binder1.pdf感觉像个永动机
【 在 TCS (失败的标头控)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59.66.100.*
附件呢?
【 在 TCS (失败的标头控) 的大作中提到: 】
: 附件里是他申请专利的文档,我看得晕晕乎乎的,初步结论是:
: 这是一个典型的“永动机”。
: 虽然他在车轮上装了一个发电机,但是无论如何发电机定子、转子相对运动发电时将不可避免的在车轮上施加一个负载,有阻止车轮转动的趋势。只有驱动系统不断驱动车轮向前运动才能克服这一阻力,持续发电。也就是说,驱动系统先要出力,才可能换来车轮电机的些许回报,而且只有理想发电机才能做到系统“收支平衡”。
: ...................
--
FROM 203.86.40.*
十分感谢TCS的辛苦劳动,我一直没找到的东西终于看到了.
青山同志在专利说明书中的确犯了些错误,偏向永动机的思想了,比如用车重发电,其实会增加滚阻的;还有自发电电动车的概念,也有永动机的味道.但是他还是歪打正着的利用了滚阻消耗的部分能量.如果他的缓冲层的滞回作用不是很强的话,能量上还是有利可图的.只是因为他的学术基础太薄弱,什么东西都说得像永动机了,估计他也一直有这个梦想吧.
粗粗看了一下,他的设计还是比较巧妙的,除了复杂了点.但是如果不经高人设计完善,估计不能有效工作.(貌似这两句的逻辑有些混乱的说:p)
没功夫细分析那个工作原理,但为了不辜负大家的热忱,上来小顶一下。看来果然是我冒泡伤人了阿!以后只谈风月,不论国事。
【 在 TCS (失败的标头控)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59.66.159.*
既然你没时间考虑了,那就算了,不过有一点不能含糊:
他这套东西绝对无利可图。有时间再讨论吧
另外,在国家专利局网站查专利原文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容易的事情,这个资源不错哦
【 在 spanner (天快黑了,才发现离家好远……)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分感谢TCS的辛苦劳动,我一直没找到的东西终于看到了.
: 青山同志在专利说明书中的确犯了些错误,偏向永动机的思想了,比如用车重发电,其实会增加滚阻的;还有自发电电动车的概念,也有永动机的味道.但是他还是歪打正着的利用了滚阻消耗的部分能量.如果他的缓冲层的滞回作用不是很强的话,能量上还是有利可图的.只是因为他的学术基
: 粗粗看了一下,他的设计还是比较巧妙的,除了复杂了点.但是如果不经高人设计完善,估计不能有效工作.(貌似这两句的逻辑有些混乱的说:p)
: ...................
--
FROM 211.151.89.*
看了一下
大概他是回收了原来消耗到减震上的能量
实际上并不用这么复杂的机械结构
直接使用直线电机就可以了
在《科技新时代》上提到的主动减震系统上有
【 在 TCS (失败的标头控) 的大作中提到: 】
: 附件里是他申请专利的文档,我看得晕晕乎乎的,初步结论是:
: 这是一个典型的“永动机”。
: 虽然他在车轮上装了一个发电机,但是无论如何发电机定子、转子相对运动发电时将不可避免的在车轮上施加一个负载,有阻止车轮转动的趋势。只有驱动系统不断驱动车轮向前运动才能克服这一阻力,持续发电。也就是说,驱动系统先要出力,才可能换来车轮电机的些许回报,而且只有理想发电机才能做到系统“收支平衡”。
: ...................
--
FROM 166.111.54.*
平直路面匀速行驶这套东西是没用的,等我把我的理解画个图吧,但愿大家看得懂
【 在 icefox2001 (icefox2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一下
: 大概他是回收了原来消耗到减震上的能量
: 实际上并不用这么复杂的机械结构
: ...................
--
FROM 211.151.89.*
曹sir的那种能量流还不如我上面提到的那种哪
我上面提到的那种能量流有个类似的实例
就是发电背包,利用背包在人背上的颠簸发电,很早就有了
上学期教唆大一的小学弟抄袭人家的概念
把机构改动了一下拿了新生机械创新大赛的特等奖
感觉评委季林红混头了,老调牙的东西创新个头
即使是使用直线电机感觉也不实用,毕竟效率太低,特别是在平路上
使用直线电机的目的还是主动控制悬挂系统
到底消耗在悬挂上的能量有多少拿?
谁提出模型估算一下吧
【 在 TCS (失败的标头控)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59.6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