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轮间限滑
恩,搜了一下原理,果然是用飞轮的,不想上锁的时候突然锁住,很容易失控飞出去。
【 在 kobelj (GTR) 的大作中提到: 】
: 隐
: 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伊顿是在左右半轴转速差超过100转/分的时候 自动介入 人为无法干预
: ...................
--
FROM 220.181.126.*
是的,还是托森差速器最好。。
【 在 kobelj 的大作中提到: 】
: 隐
: 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 ...................
--
FROM 219.142.53.*
作为偶尔烂路的suv,不带任何机械锁的电子式限滑差速是最安全经济实用的选择。
但不理解的是,奔驰g系的电子限滑,一把锁都不锁,轻松过交叉轴,开放轮的打滑很轻微,而大部分不带机械锁,20万左右的suv,包括神车,过交叉轴时那个难看费力。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差异?都像g系那样,大部分民用四驱完全不需要机械锁了啊
【 在 gem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还是托森差速器最好。。
--
FROM 124.161.20.*
“左右半轴转速差超过100转/分的时候自动介入”——真是这样啊,那太危险了
【 在 kobelj (GTR) 的大作中提到: 】
: 隐
: 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伊顿是在左右半轴转速差超过100转/分的时候 自动介入 人为无法干预
: ...................
--
FROM 192.203.57.*
加工过程复杂,贵啊
【 在 gemini (狗百岁)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还是托森差速器最好。。
--
FROM 192.203.57.*
奔驰的4MATIC、宝马的xDrive(不含X6)、三菱的M-ASTC,都是靠电子限滑差速器来实现轮间限滑
原理都一样——传感器检测轮速、方向盘转角、横向加速度等等信息,ECU软件控制限滑介入,利用ABS制动独立车轮——应该是控制算法决定限滑效果
【 在 woodguy (wood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偶尔烂路的suv,不带任何机械锁的电子式限滑差速是最安全经济实用的选择。
: 但不理解的是,奔驰g系的电子限滑,一把锁都不锁,轻松过交叉轴,开放轮的打滑很轻微,而大部分不带机械锁,20万左右的suv,包括神车,过交叉轴时那个难看费力。
: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差异?都像g系那样,大部分民用四驱完全不需要机械锁了啊
--
FROM 192.203.57.*
完整的说法是这样的:
时速30KM/H以下,左右轮差达到100R/M时...
【 在 frankrick (garfie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左右半轴转速差超过100转/分的时候自动介入”——真是这样啊,那太危险了
--
FROM 202.130.161.*
那时速大于30公里/小时呢?
【 在 Ylong (沧海云龙)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整的说法是这样的:
: 时速30KM/H以下,左右轮差达到100R/M时...
--
FROM 192.203.57.*
对于轮上扭矩比较大的车,伊顿四千块钱做不下来
长城也是先在轮上扭矩较小的汽油车上装伊顿,拖了很久才给柴油车装
【 在 lixin7895123 (飞羽) 的大作中提到: 】
: thx very much!
: 不过还是不太能理解,一个伊顿差速锁成本也就四千,两个锁再加各种成本方方面面
加起来一辆车也就加价两万,就按加价三万算,对于一辆普拉多、XC60的价格根本不
是个事,效果又比电子限滑的效果好,何必为了不受制于人而自己开发电子限滑呢,明
明可以用少量成本增加获得很好的效果提升
--
FROM 202.130.161.*
时速大于30KM时,不管两轮速度差有多大,伊顿都不会动作
【 在 frankrick (garfiel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速大于30公里/小时呢?
--
FROM 202.13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