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dm-i宣告日本汽车迈入了消费电子的后尘
别的我不懂,省油日本车早就没优势了。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省油优势不再,精细制造优势大幅压缩,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不再成为壁垒,相反要在算法领域展开竞争
--
FROM 114.92.139.*
确实很NB,在专利壁垒面前打开了一个片新天地
几大技术路线
纯电:特斯拉,蔚来
强混动,油为主电为辅:丰田,本田,雷克萨斯
强混动,电为主油为辅:BYD DM-i
DM-i继承了纯电的技术积累,又用发动机增程解决了里程焦虑
还有独创技术,可以保持大范围工况的高效率,油耗更低,胜日本强混一筹
30年来国产车等来了领跑机会
为比亚迪点赞
--
FROM 101.86.4.*
咱就跟普锐斯比加速,哼哼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 自己去看新闻,简单说比普锐斯牛逼很多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23.116.27.*
可靠性主要看发动机,电机纯电车用好久了
【 在 gjq 的大作中提到: 】
:
: 油耗方面的疗效不超过一年就知道了。
: 可靠性也就3-5年就知道了,不过可靠性现在也没有天壤之别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23.116.27.*
看了一下介绍,好像确实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技术?和本田的混动方案很像(低速电驱,高速直驱),只是电的比例更高,不像本田要一直发电。
好吧,又了解了一下,本田i-mmd 60以上就要直驱了,说白了还是电池大小的区别。
【 在 WX1637205783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很NB,在专利壁垒面前打开了一个片新天地
: 几大技术路线
: 纯电:特斯拉,蔚来
: ...................
--
修改:doubleback FROM 114.92.139.*
FROM 114.92.139.*
有些人跪久了,你扶他起来他站不住。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省油优势不再,精细制造优势大幅压缩,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不再成为壁垒,相反要在算法领域展开竞争
--
FROM 120.244.224.*
日本强混仍然是以油为主,导致虽然深耕多年,但是摆脱不了油车的发展思路
其他不说,只从强混技术上,BYD能绕开日本专利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省油经济性方面打败日本车已经不是问题
【 在 double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一下介绍,好像确实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技术?和本田的混动方案很像(低速电驱,高速直驱),只是电的比例更高,不像本田要一直发电。
: 好吧,又了解了一下,本田i-mmd 60以上就要直驱了,说白了还是电池大小的区别。
--
FROM 101.86.4.*
为啥要同时列丰田和雷克萨斯
【 在 WX1637205783 (WX163)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很NB,在专利壁垒面前打开了一个片新天地
: 几大技术路线
: 纯电:特斯拉,蔚来
: ...................
--
FROM 111.43.122.*
迪蛆在新能源板块丢人就行了,怎么还跑来auto丢人了。
【 在 dust25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省油优势不再,精细制造优势大幅压缩,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不再成为壁垒,相反要在算法领域展开竞争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
--
FROM 111.199.189.*
很明显的两点,开机和结束时电池内部的电量是不是一样。磷酸铁锂电池在亏电情况下本来就不准确,误差很大。另外,两次油箱加满也存在误差。测百公里油耗就刚好跑一百公里,这是文科生的脑子。
理科生认为应该跑1000公里,误差小十倍
【 在 superbalic 的大作中提到: 】
: Soc28%测试的,也就是电池亏电状态,完全靠汽油机充电 电动机驱动的油耗,你看题要审题。
--
FROM 117.1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