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别老说什么第三方检测了,没用
现在的系统已经相当复杂了,很难检测出bug,大概就像你爹背着你上学然后路上把你摔了,你说是你爹的责任,你爹去最权威的医院做了个体检,说他身体没问题。
--
FROM 123.114.232.*
不是莫须有,这种软件bug本来复现条件就很罕见,而且现在还没有明确复现条件
事实上软件行业也是一直将用户使用作为测试的一部分的,用户反馈问题之后就应该去分析原因。
有时候也会分析不出来
但是像汽车刹车这种,分析不出来也应该通过其他方式来确保。
【 在 rtxky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不是成了莫须有?
--
FROM 121.69.106.114
确实,这样才可发现问题。
【 在 aph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美国搞丰田那样,组织一帮人看源代码?
:
--
FROM 120.245.122.*
主要是检测机构都是标准流程,这种流程是不可能出错的
【 在 budgie (虎皮鹦鹉)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白了 就是检测几次也无法复现当时的场景,毕竟这bug不可能每次刹车都出现。
: --
:
:
--
FROM 123.114.232.*
七八年前 我司某设备用在京沪高铁安徽某站上
夜里雷暴把供电所打坏了 电务忙了一个凌晨恢复供电 结果再上电时我们设备出了bug 到早晨十点多信号突然断了
因为造成行车中断 所以被拉到部里开批判大会
路局就说就是发生事故了 肯定是设备问题 不仅要赔 还要全路更换
我们这边就强调先明确事故原因再定责 强烈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
铁路的第三方就是亲儿子铁科院
他们把设备测了几百次 P事儿都没有 无法证明设备有故障
车站又质问为什么没告警?
我们把铁标翻出来一条条对照 完全符合要求。
最后结果就是三方都挨了顿小板子
铁科院优化铁标 我们换了一台新设备多加个报警信号 电务加强日常管理规范性
说白了 我们也承认设备确实出了故障 但铁科院没办法创造一个雷暴环境来做测试
就算创造了 也不见得能让这个bug再次出现
【 在 w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虽然不是汽车检测的,但毕竟是吃着碗饭的,检测行业的通行做法还是知道的,结论就是不管找什么样的第三方肯定不会测出特斯拉有问题,越权威越不会有问题,这也是特斯拉老是拿第三方挂嘴边的原因,但第三方检测没问题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呢?当然不一定,原因下面我来说明
: 首先说一下检测行业的运行机制,第三方检测机构凭什么说我出的报告准确呢?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行业口碑,就比如我在的单位,行业内只要有我在的单位盖的检测章,大家都认可,但是这种只局限在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具有很强检测能力的大型研究院所,而且收费很高,这倒不是说太黑心人家也不靠这个赚钱,反正我是不喜欢干这种外委分析的事。还有一种就是权威机构给第三方机构发放认可,证明你有相应的检测能力,国内比较认的就是CNAS和CMA,这俩有一个都可以,有了这个认可,大家也认为你的报告是可靠的,尤其是CNAS还是国际认可,老外也认,这个方法更加公平公正,就算是研究院所也都去申请这些认可了
: 然后再说说怎么检测吧,做检测主要就是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靠不靠谱,还是有两个方法,一个还是知名机构信用背书,采用一些不公开或者半公开的内部方法,另一种就是标准方法,国标,行标,ASTM,ISO,这些方法都是公开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国内的CNAS和CMA认可基本上也都是认可这些标准方法,很少认可非标方法
: ...................
--
FROM 101.87.42.*
也就是说特斯拉已经对权威的第三方的测试用例进行了深入研究何特别优化处理,确保这些测试case不出问题。
其他场景下可能会出问题,但是正经的第三方测试不涵盖
【 在 w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虽然不是汽车检测的,但毕竟是吃着碗饭的,检测行业的通行做法还是知道的,结论就是不管找什么样的第三方肯定不会测出特斯拉有问题,越权威越不会有问题,这也是特斯拉老是拿第三方挂嘴边的原因,但第三方检测没问题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呢?当然不一定,原因下面我来说明
: 首先说一下检测行业的运行机制,第三方检测机构凭什么说我出的报告准确呢?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行业口碑,就比如我在的单位,行业内只要有我在的单位盖的检测章,大家都认可,但是这种只局限在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具有很强检测能力的大型研究院所,而且收费很高,这倒不是说太黑心人家也不靠这个赚钱,反正我是不喜欢干这种外委分析的事。还有一种就是权威机构给第三方机构发放认可,证明你有相应的检测能力,国内比较认的就是CNAS和CMA,这俩有一个都可以,有了这个认可,大家也认为你的报告是可靠的,尤其是CNAS还是国际认可,老外也认,这个方法更加公平公正,就算是研究院所也都去申请这些认可了
: 然后再说说怎么检测吧,做检测主要就是看检测方法,检测方法靠不靠谱,还是有两个方法,一个还是知名机构信用背书,采用一些不公开或者半公开的内部方法,另一种就是标准方法,国标,行标,ASTM,ISO,这些方法都是公开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国内的CNAS和CMA认可基本上也都是认可这些标准方法,很少认可非标方法
: ...................
--
FROM 111.14.69.*
对,这次市场监督局还是留了个空子给特斯拉钻
报文log与完整dbc,还是特斯拉过挑选后的“完整”数据,是有漏洞的
【 在 immortalx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很多内部的调试信号可能加密存储了,只是给开发人员查看的,那个才是定位故障原因的关键数据。除特斯拉以外别人也不知道有记录这些信号,也不清楚具体每个信号的含义,特斯拉可以交一份很普通的行车数据,记录一些广为所知的信息,也不见得看出问题。
--
FROM 120.245.28.*
能有标准就不错了,好多委托检测都是按厂商给的标准和流程测试的
【 在 w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检测机构都是标准流程,这种流程是不可能出错的
--
FROM 211.103.220.*
我草,溯源性一点没有啊,买特死拉质量可真是拼运气啊
【 在 motour (motou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篇特斯拉的报导里,他们自己的工程师提过,建厂速度太快,有问题的零件流入生产线找都找不回来,装哪台车卖哪里都追溯不到。
: 所以我不觉得他们是没有时间和资金量去分析,而是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去控制质量。美国人除了搞点谢尔比经典,做哪辆车精细过?
--
FROM 36.98.68.*
你的例子很完美,发现你的id里也有tsl三个字
就这还有一堆人看不懂,有个id见人就怼怼到现在……
【 在 tristan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八年前 我司某设备用在京沪高铁安徽某站上
: 夜里雷暴把供电所打坏了 电务忙了一个凌晨恢复供电 结果再上电时我们设备出了bug 到早晨十点多信号突然断了
: 因为造成行车中断 所以被拉到部里开批判大会
: ...................
--
FROM 120.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