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众车中国简配严重,为什么很多人还趋之诺鹜?
这样努力的夸,大概率还是扑街。
法国车,没有不奇葩的,近年的车型,基本都有广而告之的奇点。
【 在 wingof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是从销量等各方面来做推测,你也说上万个零件组装起来的车,而且国内就是一个月多说几千台的销量,还要搞差别化,对车厂来说有多大的意义,这种问题除了车厂自己,别人都不知道,但全球化车型,共线生产,返销欧洲都是车厂自己吹出来的,回归母品牌也是神龙早就喊出来的,我就是基于已有的信息做推断而已,加上碰撞测试结果,以及自媒体拆车,这些信息,我认为车厂在危机边缘不会搞增加复杂度,以及毁口碑的事情
:
--
FROM 106.120.182.*
大众在国内已经跌下神坛了。
【 在 erlin (2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买国产不香吗?
: 探岳在欧洲用的带铝箔的玻璃纤维做隔热材料,国内却用塑料代替。问题是探岳严重设计缺陷的情况下还不召回,就是觉得国内大众汽车的消费者是sx吗?
--
FROM 39.152.24.25
这可不好说,比如现在公司取消了员工工位垃圾桶来,把pantry里的奥利奥换成了康师傅3+2来省钱。
我同意你对标志的推测,但我也见过我前东家为了一年三十根出口我国的网线都找不同供应商
如果你也不是车厂的,我同意你的猜测,但就像你说的这事儿只有车厂自己知道,咱都是分析,也不能说板上钉钉(即使可能性极大极大),偏离了我本来想知道些内幕的初衷
【 在 wingof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是车企的,但大概了解一些所谓的cost down,比如一款芯片一共就十张wafer的量,你cost down不cost down,很影响你赚钱吗?你交给fab的代工费才是大头,车也是如此,你一个月几百台的销量,你找那么多供应商开模要多少钱?你那点销量能把模具钱赚回来吗?这是很简单的逻辑。。。
:
: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1」
--
FROM 125.33.206.*
网线想要1米剪1米,想要两米剪两米,饼干哪怕从奥利奥换成小作坊的大黄油,也就是jd app上动动手指,造车降成本也这么容易就好了,标致雪铁龙也不至于从2015年一年70万的销量之后每年腰斩到现在一年不足十万辆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可不好说,比如现在公司取消了员工工位垃圾桶来,把pantry里的奥利奥换成了康师傅3+2来省钱。
: 我同意你对标志的推测,但我也见过我前东家为了一年三十根出口我国的网线都找不同供应商
: 如果你也不是车厂的,我同意你的猜测,但就像你说的这事儿只有车厂自己知道,咱都是分析,也不能说板上钉钉(即使可能性极大极大),偏离了我本来想知道些内幕的初衷
: ...................
--
FROM 60.28.103.*
车里也用线吧?至少CAN线,USB线,天线和电线是有的,也一样的道理啊,总有好减的部分。
你意思是标致雪铁龙的失败,是因为成本控制不好?没有像楼主说的大众减配了,所以卖的不好?
【 在 wingof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线想要1米剪1米,想要两米剪两米,饼干哪怕从奥利奥换成小作坊的大黄油,也就是jd app上动动手指,造车降成本也这么容易就好了,标致雪铁龙也不至于从2015年一年70万的销量之后每年腰斩到现在一年不足十万辆
:
: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1」
--
FROM 125.33.206.*
大飙车拆了标致308,不到十万的紧凑级轿车,前后铝合金防撞梁,20多万的日系紧凑级suv都是单层冲压的薄铁皮,这是个极其简单的降成本方式,但并没有做,至于你说这个线那个线的,能占车里多少成本?铜线能换成铝吗?金线能换成铜吗?但在防撞梁上,铝合金可以换成钢,而且很容易,但并没做,车厂会降成本的,会应变的,至少可以尽可能的延续销量,不至于一下子跌这么惨,比如韩国车和大众,不会降成本的,只有每年腰斩了,从一年70万,到50万,到25万,到10万,再到不到10万,说白了,车还是原来的车,品质没有降,为什么销量每年腰斩,法系没有认真的思考和应对。。。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里也用线吧?至少CAN线,USB线,天线和电线是有的,也一样的道理啊,总有好减的部分。
: 你意思是标致雪铁龙的失败,是因为成本控制不好?没有像楼主说的大众减配了,所以卖的不好?
: :
: ...................
--
修改:wingofray FROM 60.28.103.*
FROM 60.28.103.*
另外有些车降成本是为了生存,比如韩国车和通用,有些车降成本就是为了割韭菜,比如大众,这里面差别还是很大的,大众是高价卖车同时偷偷降成本,垮了有垮了的道理,韩国车和通用是为了低价保销量才降成本,是车企的应变能力强,保命能力强,法系是死扛着不降成本然后没销量了还得自己亏本降价,你得能理解这里面的逻辑。。。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里也用线吧?至少CAN线,USB线,天线和电线是有的,也一样的道理啊,总有好减的部分。
: 你意思是标致雪铁龙的失败,是因为成本控制不好?没有像楼主说的大众减配了,所以卖的不好?
: :
: ...................
--
修改:wingofray FROM 60.28.103.*
FROM 60.28.103.*
也有可能是销量太低,重新研发车架,模具,测试,验证一套下来。。。。
还不如不换。
【 在 wingof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拿508L来说,国内版裸车卖到14万多,但用的却是国内30万以下几乎没有的全铝合金副车架,车企不想在这么便宜的车上用冲压钢板的副车架降低成本吗?这东西一低头就能看见吧,能掰扯清楚的吧,做不了假的吧。。。为什么不用铁的,而和欧版一样用铝合金的?其实还是成本考虑,如果国内508L一个月能卖五千台,那大概率改款时就会换成铁的副车架,但如果还是每个月几百台,你改底盘要多久,调试要多久,后续出问题怎么办?你搞这些麻烦还就不如直接成本高点从欧洲进口
:
--
FROM 120.244.220.*
你的判断要基于你已经了解的事实,我是不可能买两辆C5x,还得有一辆是欧版的,都拆了给你看每一颗螺丝到底有没有差别,这和非要逼问一个人,你到底吃一碗还是两碗粉有什么区别?要说之前基于欧版拉长轴距的车,说不一样是情有可原,毕竟轴距都不一样,那时候有人质疑国内外双标可以的,但从实际碰撞和拆车来看,品质安全性也都是一样的。。。而C5x的不同在于,这车从一开始就讲是全球车型,中国产返销欧洲,轴距国内外一模一样,外观一模一样,你上来就质疑这里面不一样,也得有点事实依据不是。。。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里也用线吧?至少CAN线,USB线,天线和电线是有的,也一样的道理啊,总有好减的部分。
: 你意思是标致雪铁龙的失败,是因为成本控制不好?没有像楼主说的大众减配了,所以卖的不好?
: :
: ...................
--
FROM 60.28.103.*
宣传的东西,听听就得了
当然你愿意相信我也不反对
近年PSA上的新车,508,2008,云逸什么的,包括现在c5x,每个上市的时候都说价格已经到成本线了,不可能降价了,最后还是降价三四万在卖
那么我是信之前宣传的上市价格已经到成本线了呢?还是信你说的没减配呢?还是信厂家卖一辆亏三四万呢?
【 在 wingof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飙车拆了标致308,不到十万的紧凑级轿车,前后铝合金防撞梁,20多万的日系紧凑级suv都是单层冲压的薄铁皮,这是个极其简单的降成本方式,但并没有做,至于你说这个线那个线的,能占车里多少成本?铜线能换成铝吗?金线能换成铜吗?但在防撞梁上,铝合金可以换成钢,而且很容易,但并没做,车厂会降成本的,会应变的,至少可以尽可能的延续销量,不至于一下子跌这么惨,比如韩国车和大众,不会降成本的,只有每年腰斩了,从一年70万,到50万,到25万,到10万,再到不到10万,说白了,车还是原来的车,品质没有降,为什么销量每年腰斩,法系没有认真的思考和应对。。。
:
--
修改:tedxyz FROM 116.233.179.*
FROM 116.23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