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作为资深燃油工程师,必须出来说两句了 (转载)
所以我前边说了,我觉得前边那哥们的建议很好,开车的时候强制性地过一段时间就烧烧油,消耗掉油气。我后边说的只是停车的油箱工况,应该跟燃油车现状类似。
【 在 northl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了这么多,你弄混了一个概念,人家是插混,不是混动,发动机是可以长时间不使用的
: 国家标准相对插混和普通燃油车是不同的
:
--
FROM 221.216.147.*
这样想的人头脑太简单。因为比亚迪的“排放专利”方案实际上是在放任汽油中的有效轻组成分不断地挥发,这将导致汽油中的有效配比失衡,会严重降低汽油的燃烧效能(热值)。实际上,国标规定了汽油是有保质期的,大约是三个月左右(乙醇汽油应该更短)。混动车的一箱油在油箱里存几个月的事情并不罕见,如果使用高压油箱,汽油超期存放的后果不显著。但如果像比亚迪的鸡贼专利一样放任汽油中的有效成分挥发,就可能导致汽油失能,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和油耗表现。这轻者会导致剩余行驶里程的显著虚估;重者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导致致命的安全性故障,例如EV受限。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解决方案其实挺好的。
: 高压油箱出现严重碰撞事故变形的时候有可能更危险点,更容易出现油气泄漏吧。
: 但是碳罐抽气的时候也要搭配用点液态油,不然时间长了油组分越变越重了,容易积碳。
--
FROM 117.14.10.*
看来车主有损失,还不小。
--
FROM 183.8.0.*
我想说的是,如果如前面版友所提出,强制时不时烧一下油清空碳罐的话,排放问题就可以达到跟燃油车现状同等的水平,或许也是条路子。
同时我说抽碳罐的时候应是搭配液相油烧的,所以不会导致汽油组分越来越重。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想的人头脑太简单。因为比亚迪的“排放专利”方案实际上是在放任汽油中的有效轻组成分不断地挥发,这将导致汽油中的有效配比失衡,会严重降低汽油的燃烧效能(热值)。实际上,国标规定了汽油是有保质期的,大约是三个月左右(乙醇汽油应该更短)。混动车的一箱油在油箱里存几个月的事情并不罕见,如果使用高压油箱,汽油超期存放的后果不显著。但如果像比亚迪的鸡贼专利一样放任汽油中的有效成分挥发,就可能导致汽油失能,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和油耗表现。这轻者会导致剩余行驶里程的显著虚估;重者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导致致命的安全性故障,例如EV受限。
: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7.*
FROM 221.216.147.*
宋dmi有不少用81kw1.5L发动机,如果再用有效成分被大量挥发出去了的劣质汽油,ev受限的问题会加剧吧。特别是如果开山路,不用很高2000-3000米,发动机有一些动力衰减,到时怎么办呢,呵呵。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说的是,如果如前面版友所提出,强制时不时烧一下油清空碳罐的话,排放问题就可以达到跟燃油车现状同等的水平,或许也是条路子。
--
FROM 117.14.10.*
按照这个描述,如果混动,选用了普通油箱,又在油箱和碳罐之间加了阀门。和选用金属油箱,也在碳罐和邮箱之间加了阀门。两者的区别在普通油箱承压小,很短的时间就要打开阀门,让油气进入碳罐净化后排到空气中?同时增加了,如果阀门未打开,油箱压力增大超标的风险?
【 在 Augus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cimta (奶爸), 信区: GreenAuto
: 标 题: 作为资深燃油工程师,必须出来说两句了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y 25 14:40:34 2023), 站内
: ...................
--
FROM 36.110.75.*
不可能实现合理的气液配合燃烧。发动机的喷油量和点火角都是设计好的,不可能为了气液配合然后特别去做匹配设定。而且就算想做匹配设定,气体成分不稳定变化大,匹配也没多大意义。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说的是,如果如前面版友所提出,强制时不时烧一下油清空碳罐的话,排放问题就可以达到跟燃油车现状同等的水平,或许也是条路子。
: 同时我说抽碳罐的时候应是搭配液相油烧的,所以不会导致汽油组分越来越重。
--
FROM 117.14.10.*
我说了,停车状态下,油箱+碳罐,通常就可以保证随气温的呼吸基本不会导致汽油轻组分散发损失,这个情况跟燃油车停车的情况类似。这个设计是油箱压力跟大气压平衡,油箱内气相空间的汽油分压跟液相汽油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平衡,碳罐是个吸附和隔离的装置。如果呼吸的潮气量在呼吸死区范围内,则可以没有实际的呼吸穿透。扩散导致的挥发也有可能以空间隔离的方式达到可接受的程度,我举了巴斯德灭菌那个鹅颈瓶的例子。
如果插电车也强制性地时不时烧一下油清一下碳罐,那行车状态也没问题。如果不是光抽气不烧油,也不会存在油组分越来越重的问题。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dmi有不少用81kw1.5L发动机,如果再用有效成分被大量挥发出去了的劣质汽油,ev受限的问题会加剧吧。特别是如果开山路,不用很高2000-3000米,发动机有一些动力衰减,到时怎么办呢,呵呵。
:
--
FROM 221.216.147.*
只需把优先抽气改成每次强制启动偏多烧油点,油就不会越变越重。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能实现合理的气液配合燃烧。发动机的喷油量和点火角都是设计好的,不可能为了气液配合然后特别去做匹配设定。而且就算想做匹配设定,气体成分不稳定变化大,匹配也没多大意义。
:
--
FROM 221.216.147.*
你太不动脑子。碳罐的容量是很有限的,一箱油放几个月,可能还剩大半箱油,但轻组成分已经挥发了很多,液态油中成分已经严重失衡了,即使再加上那一碳罐轻组成分,依然是严重失衡的。这你理解不了?
你如果想轻组重组等比例消耗,那么一箱油放几个月,得自己消耗掉大半箱以上,才可能是同比例消耗的,呵呵。这样车主们会造反,呵呵。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了,停车状态下,油箱+碳罐,通常就可以保证随气温的呼吸基本不会导致汽油轻组分散发损失,这个情况跟燃油车停车的情况类似。这个设计是油箱压力跟大气压平衡,油箱内气相空间的汽油分压跟液相汽油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平衡,碳罐是个吸附和隔离的装置。如果呼吸的潮气量在呼吸死区范围内,则可以没有实际的呼吸穿透。扩散导致的挥发也有可能以空间隔离的方式达到可接受的程度,我举了巴斯德灭菌那个鹅颈瓶的例子。
: 如果插电车也强制性地时不时烧一下油清一下碳罐,那行车状态也没问题。如果不是光抽气不烧油,也不会存在油组分越来越重的问题。
:
--
FROM 117.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