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心得]英语学习阶段性总结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娃是20岁上学的?量子读书一分钟就读完了,这话说完,我也觉得扯淡了。哈哈,到中学再来聊聊6岁娃读完Z的感觉。
: 不过我不是吹捧要那么早读完,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就好
这个是可以的。有些孩子就是这样,我也见过。英文有个专门的词描述这个现象, hyperlexia.
--
FROM 223.104.40.*
不能说没有,但是这是极个别的,大多数都追求这样子的读,跟认知完全不符,只能说家长脑袋有包,记得板上有一个八岁学微积分的小男孩,爸爸教,也是赢得了一片骂声,后来好像那个娃去了早培,但这种娃咱也没见过也说不好,是有天分还是填鸭是硬塞,反正最后结果还不错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娃是20岁上学的?量子读书一分钟就读完了,这话说完,我也觉得扯...
--
FROM 223.104.39.*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说没有,但是这是极个别的,大多数都追求这样子的读,跟认知完全不符,只能说家长脑袋有包,记得板上有一个八岁学微积分的小男孩,爸爸教,也是赢得了一片骂声,后来好像那个娃去了早培,但这种娃咱也没见过也说不好,是有天分还是填鸭是硬塞,反正最后结果还不错
我就是说个现象,这种确实有一定比例。而且有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不是。我深知自己孩子普娃,自己看着好没啥缺陷就高兴的很了。
--
FROM 223.104.40.*
其实离最后结果还早着呢……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说没有,但是这是极个别的,大多数都追求这样子的读,跟认知完全不符,只能说家长脑袋有包,记得板上有一个八岁学微积分的小男孩,爸爸教,也是赢得了一片骂声,后来好像那个娃去了早培,但这种娃咱也没见过也说不好,是有天分还是填鸭是硬塞,反正最后结果还不错
: --
--
FROM 123.120.239.*
阶段性的看进了人大附还不错。将来人的一辈子很长,谁也不好说马云还杭州师范的呢,对吧?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离最后结果还早着呢……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说没有,但是这是极个别的,大多数...
--
FROM 223.104.39.*
不是一定比例,是小娃阶段都是天才,配合度高,家长一般都鼓励式教育,家长是最容易吹嘘的时刻,我甚至见过有个爸爸说我娃会自己尿尿了,都觉得是个天才,我心话谁不会尿尿啊!8岁一个槛,配合度很勉强,10岁起冲突,12岁家长基本退让,了解儿童心里发育过程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说没有,但是这是极个别的,大多数都追求这样子的读,跟认知完全...
--
FROM 223.70.251.*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一定比例,是小娃阶段都是天才,配合度高,家长一般都鼓励式教育,家长是最容易吹嘘的时刻,我甚至见过有个爸爸说我娃会自己尿尿了,都觉得是个天才,我心话谁不会尿尿啊!8岁一个槛,配合度很勉强,10岁起冲突,12岁家长基本退让,了解儿童心里发育过程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
小孩怎么样,和同班同学比比很明显的。像我家孩子的成熟程度就不如同班的。也有同班同学爱学习数学能力强的,一看就知道。家长都很清醒的。我顶多酸两句,我家孩子没去上啥学而思。心里的实话是不给自己添堵^_^
--
FROM 111.199.86.*
孩童阶段,父母鸡点的就比散养的看起来成熟机灵,一般在四五年级或者是初二年级,高二年级就拉平了,当然也有一路领先的,但大部分都是普娃,按部就班的成长也是人生路的一部分,记得职业板有一个,嗯,就是年轻的时候很顺一路重高,名校,公务员处长三十几岁的时候不就被双开吗?这个东西很难讲,对于我娃就无灾无难到公卿,知足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一定比例,是小娃阶段都是天才,配合度高,家长一般都鼓励式教育...
--
FROM 223.104.39.*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童阶段,父母鸡点的就比散养的看起来成熟机灵,一般在四五年级或者是初二年级,高二年级就拉平了,当然也有一路领先的,但大部分都是普娃,按部就班的成长也是人生路的一部分,记得职业板有一个,嗯,就是年轻的时候很顺一路重高,名校,公务员处长三十几岁的时候不就被双开吗?这个东西很难讲,对于我娃就无灾无难到公卿,知足
每个家长看重的东西不一样。我确实不在意小孩学微积分之类。但是小孩子和别人的沟通能力我很看重。
--
FROM 223.104.40.*
慢慢成长,什么能力都是用的时候学,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一样米养百样人就是这个道理,那个三岁娃内向的焦虑家长也不少,成长的烦恼是伴随人一生的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童阶段,父母鸡点的就比散养的看起来成熟机灵,一般在四五年级或者...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