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以鸡兔同笼为例谈谈数学思想的教育
不聪明的公式都记不住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聪明点的自己看就懂了
: 鸡兔同笼公式不难
--
FROM 117.151.17.*
以前每个班只选几个去学,老师选人
学生只需要点一下就能通
奥数机构搞普及教育
大多数人能套公式解就算教成了
教学对象不一样
【 在 candy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小时候的奥数都是这么教的只是现在的很多奥数机构变成了用高年级的公式来套解 ...
--
FROM 93.22.133.*
现在的高思和以前的学而思培优是用类似的方法讲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的数学教育,主要的弊端是让学生满足于套公式得出答案,许多数学科目变成了生搬硬套的计算,对于概念的思想与本质却领会不了,绝大部分人学习还是停留在掌握计算步骤的阶段,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思想。 比如学习了概率统计不懂得啥叫随机变量,为什么这个量是随机变量,置信区间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以鸡兔同笼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教育。
: 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腿。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 这就是鸡兔同笼问题,解法有很多,假设法,列方程,抬腿法,砍腿法,差量做比法等等。在这么多解法中,家长应该挑比较有思想的方法传授,有些奇技,看起来虽然巧妙,但是局限性很大,推广性很小。
: ...................
--
FROM 220.243.154.*
有可能,小时候这道题是我爸教的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每个班只选几个去学,老师选人
: 学生只需要点一下就能通
:
: ...................
--
FROM 59.66.121.*
不都是这么教的吗,不这么教怎么教。。。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的数学教育,主要的弊端是让学生满足于套公式得出答案,许多数学科目变成了生搬硬套的计算,对于概念的思想与本质却领会不了,绝大部分人学习还是停留在掌握计算步骤的阶段,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思想。 比如学习了概率统计不懂得啥叫随机变量,为什么这个量是随机变量,置信区间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以鸡兔同笼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教育。
: 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腿。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 这就是鸡兔同笼问题,解法有很多,假设法,列方程,抬腿法,砍腿法,差量做比法等等。在这么多解法中,家长应该挑比较有思想的方法传授,有些奇技,看起来虽然巧妙,但是局限性很大,推广性很小。
: ...................
--
FROM 159.226.5.*
你这个鸡兔同笼的例子,我们课外班老师就是这么讲的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的数学教育,主要的弊端是让学生满足于套公式得出答案,许多数学科目变成了生搬硬套的计算,对于概念的思想与本质却领会不了,绝大部分人学习还是停留在掌握计算步骤的阶段,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思想。 比如学习了概率统计不懂得啥叫随机变量,为什么这个量是随机变量,置信区间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以鸡兔同笼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教育。
:
: 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腿。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 这就是鸡兔同笼问题,解法有很多,假设法,列方程,抬腿法,砍腿法,差量做比法等等。在这么多解法中,家长应该挑比较有思想的方法传授,有些奇技,看起来虽然巧妙,但是局限性很大,推广性很小。
:
: 我们看看用假设法来求解这个问题,假设35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35=70(只)腿,但实际上有94只腿,比假设的情况少了94-70=24(只)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其实用“变”更好理解)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腿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24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24÷2=12)。进而还要让孩子总结出:兔子的数量=(所有的腿数-假设全鸡腿)÷(1只兔子的腿数-1只鸡的腿数)这样的公式。
:
: 下面要上升到思想层面的教育,假设法蕴含的思想是要满足一些条件(本题是头与腿的数量),可以不管其他的,先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本题中的头数),在不改变这个条件的前提下,调整另一个条件(腿数),直到满足所有的条件。这个思想很重要,在很多大学课程里都有体现。而且也培养了清晰冷静的思维,因为人在思考的因素多的时候,就会一下子就想到这个因素,一下子想到那个因素,无法定在一个点上,思维很容易发生混乱。这样才能完成数学学习的三个层次,一是会解具体的题目;二是会从题目里总结出规律与方法;三是上升到思想层面。
: 真正的掌握了鸡兔同笼的假设法思想,以后遇到下面这样的题目也会解了(五六年级的水平)。
: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3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40天完成.甲队先单独做若干天后,由乙队接着做,共用35天完成了任务.甲、乙两队各做了多少天?
: 解:
: 甲的工效(一天完成的工程量):1/30
: 乙的工效(一天完成的工程量):1/40
: 假设法来了:假设全部工程由甲单独做完:35×1/30=7/6
: 多了7/6-1=1/6,把甲的后部分替换成工作效率慢的乙就能保证工程量不超了
: 乙比甲工效慢1/30-1/40-1/120,1/6÷1/120=20天,所以乙做了20天,甲做了15天。
:
: 注:这是以前发在本版的帖子,被加精了,发现现在也不能查看了,刚好找到了旧文,于是重发了一下。
: --
: 梦里你曾经年少,醒来一夕忽老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114.254.0.*
娃几岁时就是这么教的,奈何娃还是理解不了,等到了小学高年级慢慢就会了,感觉如果娃理解不了主要还是因为智力发育没到那个点。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的数学教育,主要的弊端是让学生满足于套公式得出答案,许多数学科目变成了生搬硬套的计算,对于概念的思想与本质却领会不了,绝大部分人学习还是停留在掌握计算步骤的阶段,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思想。 比如学习了概率统计不懂得啥叫随机变量,为什么这个量是随机变量,置信区间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以鸡兔同笼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教育。
: 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腿。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 这就是鸡兔同笼问题,解法有很多,假设法,列方程,抬腿法,砍腿法,差量做比法等等。在这么多解法中,家长应该挑比较有思想的方法传授,有些奇技,看起来虽然巧妙,但是局限性很大,推广性很小。
: ...................
--
FROM 123.113.105.*
我小时候(幼儿园中班或大班年级吧)经常做这个题。我还记得自己的解题思路就是先大致猜一个兔子头的数量,如果发现脚比题目给的数量多了,我就减个兔头,增加个鸡头,如果脚比题目给的数量少了,我就加个兔头,减个鸡头。
这个方法完全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不是大人教的。
反正,最后就是凑数,总能凑出来。
当然,因为是口算,所以家长给的题目都是100以内的脚。
你这种属于抽象思维,我完全没有。
后来读理科,发现,猜想+验证,正是科学试验的起源。
哈哈哈,我这么说,是不是我这种蒙的方法也很高大上了。
--
修改:snailfly88 FROM 162.105.136.*
FROM 162.105.136.*
我要把这段话收藏起来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书籍
: 那我就说说两个h一是美国的教材,基本上大学数学可能还是从一加一说起,遇到一个概念,更是把人当白痴一样揉碎了讲,比如托马斯微积分,普林斯顿系列,还有线性代数书籍,吉尔伯特,lay的比国内抄苏系列的那种残本强多了吧,都是把概念掰开揉碎了,让方法与思想完全敞开露出来。
: 再说一个日本,傅里叶变换,偏微分方程都化成漫画书了
--
FROM 61.48.209.*
最近做俄罗斯的组合题,好难啊,回头看这些,真是太简单了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的数学教育,主要的弊端是让学生满足于套公式得出答案,许多数学科目变成了生搬硬套的计算,对于概念的思想与本质却领会不了,绝大部分人学习还是停留在掌握计算步骤的阶段,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思想。 比如学习了概率统计不懂得啥叫随机变量,为什么这个量是随机变量,置信区间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以鸡兔同笼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教育。
: 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腿。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 这就是鸡兔同笼问题,解法有很多,假设法,列方程,抬腿法,砍腿法,差量做比法等等。在这么多解法中,家长应该挑比较有思想的方法传授,有些奇技,看起来虽然巧妙,但是局限性很大,推广性很小。
: ...................
--
FROM 103.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