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学琴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方式:
1、只追求考级,尽可能快地考到最高级。这种方式一般就是主要弹考级需要用的那几首曲子,每考一级可能花半年大半年每天都弹那几个曲子,从不会到熟练,然后去考级。每新学一级开始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因为是拔高来学。
2、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学,可以把考级当做参考,比如现在有5级水平,那么相当5级水平的练习曲、各个类型的乐曲都多弹一些,每个曲子不追求弹到可以去考级的水平(因为考级需要背谱需要重复练习很多遍),只需要能按谱流畅正确地弹下来(好老师还会要求有正确的情感表达),这样就可以通过,换另一首。假如练习过程中,有某些具体的问题,那么就针对问题找相应的曲子来练习从而慢慢解决掉这个问题。等到5级的曲子能比较轻松地掌握,那就可以进入6级的曲子。至于考级,看个人需求,比如想检验一下,是否达到6级水平,那么就按考级要求学完考试几首曲目后,加以练习后去参加考级,这个准备的过程不需要很久,因为孩子是真正有6级水平了。可以跨级考,但是没考的级别还是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学的。
我觉得第一种方式的话,孩子是很难有你所说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的,除非极个别有特殊天赋的。而且整个过程是相对比较枯燥的。比如某个孩子考完了5级,那随便来一个5级水平的新曲子,他能否自己很快就能上手,经过几次回课(几周时间)比较轻松弹得像样子呢?如果达不到的话,那其实这孩子还达不到5级的水平。这个时候再去拔7级的曲子,对孩子来说是很有难度,过程是很痛苦的,那他怎么会喜欢弹琴呢。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在逼迫引导下坚持下来了,总体来说是技艺提高了,有成就感了,慢慢喜欢上。但多数孩子这种痛苦练习时间长了就是厌恶,厌恶弹琴,厌恶音乐。
所以我觉得你可以看看你家孩子学琴是什么模式,想想自己让他学琴的初衷,如果有偏差的话,还是要及时作出调整的,不管是彻底停、暂时停还是换老师。也可以尝试先跟老师沟通下。
【 在 baziwen (bazi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岁半男孩,学琴两年,去年寒假考完了央音二级,今年寒假考完了五级,老师让马不停蹄地备考七级。
: 个人觉得孩子这两年基础不扎实,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基本为零,就是在机械应试,而且最关键的是,已经因为考级的单调练习磨灭了对钢琴的兴趣,所以想暂时不往下考。一方面想通过基本练习曲加强手指基础能力,一方面弹弹喜欢的曲子提升兴趣,现在比较怀疑这个老师能不能胜
: 近期孩子反复表达“我将来不会当音乐家的,你现在逼我练琴也没有用”“钢琴也不是基础,不是人人都要学,数学语文才是基础,你为什么逼我练琴”之类的话,再结合孩子不爱表现的个性,我几乎可以确定,即使坚持下去,孩子大了不会自己把练琴作为生活调剂和业余爱好。我们
: ...................
--
FROM 103.24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