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ISC-V代码密度相比Cortex-M差距明显
RISC-V也有压缩指令集,GD32VF103的内核也支持。
【 在 commander (南无奥特曼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thumb指令集密度高吧
--
FROM 103.90.178.*
刚刚编译了一下lwext4,cortex-m3的确比rv32imac生成的代码小很多,产生的RV32C的代码很多还是不压缩的,而Thumb产生的多于2字节的指令很少。
【 在 ArchLinux (a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distribu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RISC-V也有压缩指令集,GD32VF103的内核也支持。
--
FROM 103.90.178.*
商用编译器和开源的还是有些差距的,指令集是一方面
--
FROM 103.216.42.*
商用核心和开源的也是如此
【 在 LikeWha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商用编译器和开源的还是有些差距的,指令集是一方面
#发自zSMTH@Note 8 Pro暖手宝
--
FROM 117.39.230.*
RISC-V和Cortex-M比还有一点劣势,中断处理比Cortex-M复杂太多了,而且还不能自动保存现场,需要用户写汇编指令来干这事。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自己的Xboot工程,在ARM的M0/M3/M4/M23/M33平台下面,全部可以在7kB闪存以内实现,
: 几个架构差异不大,7kB闪存普遍剩余一两百个字节。
:
: 最近把它移植到RISC-V上,芯片型号GD32VF103CBT6,同样的一套代码,使用gcc编译,
#发自zSMTH@Note 8 Pro暖手宝
--
FROM 117.39.230.*
我记得arm是32和16位指令集混用的,根据编译器优化。
那自然要少很多空间。
【 在 spadger (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的Xboot工程,在ARM的M0/M3/M4/M23/M33平台下面,全部可以在7kB闪存以内实现,
: 几个架构差异不大,7kB闪存普遍剩余一两百个字节。
: 最近把它移植到RISC-V上,芯片型号GD32VF103CBT6,同样的一套代码,使用gcc编译,
: ...................
--
FROM 223.104.97.*
这个是商业上的问题,目前risc-v的芯片竞争还不够充分,所以终端上目前riscv也毫无价格优势。
如果不是这波芯片荒,gd32vf系列比同规格的gd32f系列还要贵一点。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RISC-V同规格芯片能便宜20%,那对用户也是好事,至少多一个选择。
: 不过这个目前在终端售价上还完全看不出来。
:
: ...................
--
FROM 180.111.50.*
今天的rsicv大会好多讲代码压缩的,后面工具优化后,慢慢会赶上来的
【 在 ArchL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刚编译了一下lwext4,cortex-m3的确比rv32imac生成的代码小很多,产生的RV32C的代码很多还是不压缩的,而Thumb产生的多于2字节的指令很少。
:
--
FROM 223.104.148.*
好家伙,20%张口就来啊。
就算是Arm不要授权费的DesignStart, royalty rate也不超过5%。
【 在 QFN 的大作中提到: 】
: ARM授权费在低端32位MCU芯片里可能占到芯片裸片成本的百分之二十,成本上来说RISCV一定更划算
--
FROM 180.169.37.*
你应该没亲手签过ARM合同
【 在 Jeminy (Je)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家伙,20%张口就来啊。
: 就算是Arm不要授权费的DesignStart, royalty rate也不超过5%。
:
: 【 在 QFN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6.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