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NVME标称寿命TBW是SATA的2倍左右,八成是TLC和QLC的差别
intel网站说它64层TLC。
不过它价格不美丽,同样1200TBW,三星970ep比它便宜,而且三星是nvme呀,它才sata
【 在 shuimu0691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起来是高制程mlc的颗粒?
--
FROM 117.128.4.*
通常的说法是过时的说法,以前都说tlc写入不超过1000次,但随着技术进步,大家都超了,通常的说法也没有与时俱进。各类谣言不都是这样的嘛。
我们自然要站在专业前言和讲事实的角度讨论问题,而不是固守“通常说法”,对吧~
你另外一个帖子里讨论的写入放大当然是存在的,这个受限于不同的数据,放大比率是不同的。
这个事情pceva做测试的时候当然考虑了:“参赛的六块原厂固态硬盘当中铠侠RD20具备全零数据压缩能力,需要使用随机数据测试以防止主控压缩对写入耐久度测试的干扰。 作者:PCEVA评测室”
它测试得到的3000T是你不用管ssd内部如何,消费者可以真实写入的。至于ssd内部,那可以再查一下,看看它的填充数据压缩率是什么程度的,算是另一个话题。
当然即便假设0.5的写入放大率,那些ssd也擦了1500次,还都没坏呢,这不是已经证明了老的一千次说法啦。
另简单科普一下。以前写入1T数据,NAND实际写入往往是一点几T,所以才有了放大系数的概念而非缩小系数。
后来以SandForce为代表的ssd主控开发了压缩算法,配合ram缓存,放大系数可以低于一,甚至达到0.5级别,就像你那个帖子里的截图。
【 在 shuimu0691 的大作中提到: 】
: 通常的说法就是这样
: 商品ssd TLC也是标500-600次全盘写入
: 专业媒体才会特地去测试
: ...................
--
FROM 124.160.68.*
技术是不停发展的,qlc也是在进步的。
我期望qlc快点发展,满足消费者使用又便宜,有什么不好。
让人恶心的是qlc卖tlc的价格。
普通消费者看电影玩游戏办公完全不用考虑ssd寿命问题。
【 在 shuimu069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是部分弥补了制程带来的寿命劣化而已,加倍?别想太多了
: tlc已经够恶心,它们还想推qlc呢,增加的这点容量远比不上寿命急剧减小的
--
FROM 124.160.68.*
【 在 beijiaoff 的大作中提到: 】
: 技术是不停发展的,qlc也是在进步的。
: 我期望qlc快点发展,满足消费者使用又便宜,有什么不好。
: 让人恶心的是qlc卖tlc的价格。
: ...................
qlc容量增加比例很小,但寿命和读写却剧降,不可接受
--
FROM 117.181.146.*
【 在 Akyrum 的大作中提到: 】
: intel网站说它64层TLC。
: 不过它价格不美丽,同样1200TBW,三星970ep比它便宜,而且三星是nvme呀,它才sata
真的话还算不错了,现在可能制程高了层数高了,厂家不愿意为了寿命增加太多消耗层厚度,一般1000这样
--
FROM 117.181.146.*
【 在 beijiaoff 的大作中提到: 】
: 通常的说法是过时的说法,以前都说tlc写入不超过1000次,但随着技术进步,大家都超了,通常的说法也没有与时俱进。各类谣言不都是这样的嘛。
: 我们自然要站在专业前言和讲事实的角度讨论问题,而不是固守“通常说法”,对吧~
: 你另外一个帖子里讨论的写入放大当然是存在的,这个受限于不同的数据,放大比率是不同的。
: ...................
对。
高寿命颗粒的取决于厂家是否愿意增加成本和产品市场定位。
--
FROM 117.181.146.*
好好的十万次,被一次一次狠搜刮成百次
商业就是敲骨吸髓
--
FROM 101.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