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第二次爬秒,本老汉感觉能爬上去就不错了
只要在舒服踏频范围,坡度关系确实不大,所以有VAM这个数据存在。
现在的装备,齿比范围比过去大多了,对于业余选手一般10%以内都差不多。对于专业选手15%以内也差不多。所以我不太认同环法的这个标准,有点太老旧了。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环法好像是坡度^1.5*爬升/100,大于200就是HC,这个公式里面坡度权重大很多,高崖口和妙峰山都是100出头
: strava的标准换个角度看就是纯爬升嘛,跟坡度没关系
--
FROM 192.19.236.*
这个倒是,我觉得34-34的齿比可能就足够好了,现在用34-28的爬妙峰山感觉不到有什么不适的,爬沙岭高崖口就感觉齿比略微大了些,有点吃力
昨天看到一个骑钢架的,飞轮25的,一样也爬上去了
【 在 Alaphilipp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在舒服踏频范围,坡度关系确实不大,所以有VAM这个数据存在。
: 现在的装备,齿比范围比过去大多了,对于业余选手一般10%以内都差不多。对于专业选手15%以内也差不多。所以我不太认同环法的这个标准,有点太老旧了。
--
FROM 123.112.67.*
不要乱信版主的,他真的很耐操。。。
这哥们骑量在那摆着呢~~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晨送娃学校郊游,起个大早,就爬个秒吧,上次爬秒大约是4年前了,爬了1小时33分,今天爬了1小时26分,距离80分的目标甚远,感觉被版主忽悠了。虽然涧沟村被强迫休息了不到2分钟,但是感觉不休息的话都未必能爬上去。。。。
: 一共带了1.5L水,6包宝矿力,一袋干果,山顶买了1.5L,颐和园买了0.5L,水够了ms没啥不适,本老汉感觉尚可。
: 爬升配速见图,水站那边均速还是下10了
: ...................
--
FROM 111.207.156.*
体重多少?
不天天练就周末骑的话这成绩可以了,刚看到中间还休息了几分钟,那是体力没分配好,略练练可以进70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 早晨送娃学校郊游,起个大早,就爬个秒吧,上次爬秒大约是4年前了,爬了1小时33分,今天爬了1小时26分,距离80分的目标甚远,感觉被版主忽悠了。虽然涧沟村被强迫休息了不到2分钟,但是感觉不休息的话都未必能爬上去。。。。
: 一共带了1.5L水,6包宝矿力,一袋干果,山顶买了1.5L,颐和园买了0.5L,水够了ms没啥不适,本老汉感觉尚可。
: 爬升配速见图,水站那边均速还是下10了
:
#发自zSMTH@M2012K11AC
--
FROM 223.104.41.*
实际上不是4.4啊,是12km 5.9,按一级坡算没毛病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行者上写的妙峰山是ASO认证一级坡
: 按环法那个计算公式算下来,妙峰山是二级,高崖口是一级,妙峰山主要还是平均坡度4.4%吃了大亏,其实爬下来感觉跟高崖口消耗差不多
--
FROM 111.194.46.*
你这不就是86分钟吗?
就这破天,就比你的目标差六分,还要啥自行车。凉快点就上去了
周六我在山上差点没被晒死,这天不适合计成绩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第二次爬秒,本老汉感觉能爬上去就不错了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8 12:42:55 2022), 站内
:
: 早晨送娃学校郊游,起个大早,就爬个秒吧,上次爬秒大约是4年前了,爬了1小时33分,今天爬了1小时26分,距离80分的目标甚远,感觉被版主忽悠了。虽然涧沟村被强迫休息了不到2分钟,但是感觉不休息的话都未必能爬上去。。。。
: 一共带了1.5L水,6包宝矿力,一袋干果,山顶买了1.5L,颐和园买了0.5L,水够了ms没啥不适,本老汉感觉尚可。
: 爬升配速见图,水站那边均速还是下10了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 修改:·laomm 于 Jul 18 14:17:24 2022 修改本文·[FROM: 123.112.67.*]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23.112.67.*]
--
修改:laomm FROM 123.112.67.*
FROM 111.194.46.*
你滚,我这人一直都这么诚恳
【 在 usedt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乱信版主的,他真的很耐操。。。
: 这哥们骑量在那摆着呢~~
--
FROM 111.194.46.*
体重73kg,话说这成绩跟其他坡的成绩挺契合的,高崖口60分钟,沙岭16分半,戒台寺15分
都是一个水平线
中间是扫码下车,否则的话就得在车上补给,车速慢了容易出事
上班的时候一周骑个3次左右,很少骑长途
【 在 xiaofei31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体重多少?
: 不天天练就周末骑的话这成绩可以了,刚看到中间还休息了几分钟,那是体力没分配好,略练练可以进70
: #发自zSMTH@M2012K11AC
: ...................
--
FROM 123.112.67.*
我就是看了86分钟才觉得好难啊。。。。
车从带脚撑的ocr5500换成美利达King,轻了得有2kg多,平时爬坡明显比以前骑5500时感觉轻松和快,结果总成绩只快了7分钟,即使扣除涧沟的1分半,也就快了8分钟,所以才觉得好难。。。。
【 在 taugulu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不就是86分钟吗?
: 就这破天,就比你的目标差六分,还要啥自行车。凉快点就上去了
: 周六我在山上差点没被晒死,这天不适合计成绩
: ...................
--
FROM 123.112.67.*
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爬坡时能接受的最慢车速,毕竟车速太慢的话发力重踩控车都是问题,这个只跟坡度有关了,我个人感觉9~10kmph是我能控车的下限了,再陡的坡估计我就挂了。香山新老马道感觉是没戏的,这个极限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沙岭和高崖口以及平时老爬的几个人迹罕至的坡(15%左右,速度8~10之间,也不能长时间维持)
【 在 Alaphilipp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在舒服踏频范围,坡度关系确实不大,所以有VAM这个数据存在。
: 现在的装备,齿比范围比过去大多了,对于业余选手一般10%以内都差不多。对于专业选手15%以内也差不多。所以我不太认同环法的这个标准,有点太老旧了。
--
修改:laomm FROM 123.112.67.*
FROM 123.1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