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海鲜为什么那么贵?除了鲜甜口味或者特殊口味,没有理由贵那么
现在烟台开海了,过几天给大家团一波渤海刀,和鲁采一个品质的渤海刀,渔船刚刚捞出来的,顺丰冷链给大家寄出,保证新鲜,第一天在海里,第二天在餐桌,味道绝对不一样
--
FROM 112.7.90.*
好奇去查了一下
发达国家一样吃淡水鱼啊,没人碰是哪来的结论?
【 在 as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什么玩笑,内陆长大的吧,河鲜有很大的土腥味,所以要用醋姜等大量调料中和,海鲜清蒸就可以
: 河鲜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是没人碰的
:
--
FROM 223.72.65.*
嗯,我不是专家哈,以前看过香港维他奶的公司创始人介绍
大意是民国初期有大批难民,为了解决营养供应问题,米国的教会大学组织研究了大豆
的营养价值
然后用豆浆和豆渣饼代替牛奶供给难民儿童
当时有个香港年轻人回去后就做了工厂,第一次生产了现代化的豆奶
在此之前,豆浆只是作为豆腐的中间产物,可能有人作为休闲食品,但是没有人重视其
营养价值
另外豆浆含有雌激素的说法十几年挺流行的,也可能是牛奶厂家刻意宣传的?
不过你说的应该是对的,影响不大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没有哦
: 没有豆浆就没有豆腐
: 中国总不至于民国才大规模吃豆腐吧
: ...................
--
FROM 101.71.38.*
广告就别信了
我自己小时候都用石磨磨过豆浆喝
现代化豆浆,是指豆浆机打出来的豆浆?
豆浆油条真正是自古以来了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我不是专家哈,以前看过香港维他奶的公司创始人介绍
:
: 大意是民国初期有大批难民,为了解决营养供应问题,米国的教会大学组织研究了大豆
--
FROM 39.144.103.*
恩 有可能
现代意义的豆浆就是作为平民的饮料来吃
他们公司的意思是,古代可能有这个技术,但是并没有大规模普及
我没有特别研究过,只是逻辑上,石磨磨豆浆还要去渣,很麻烦又不顶饱
平民喝豆粥作为早餐可能性更大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广告就别信了
我自己小时候都用石磨磨过豆浆喝
现代化豆浆,是指豆浆机打出来的豆浆?
豆浆油条真正是自古以来了
...
--
FROM 117.136.111.*
是那个国家?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去查了一下
: 发达国家一样吃淡水鱼啊,没人碰是哪来的结论?
: :
--
FROM 125.33.202.*
别想像
去豆渣过滤一下就可以了
豆渣可以用辣椒油炒
小时候相当于是我们的零嘴
一点都不麻烦
早餐可以点豆花或者直接喝咸浆,喝什么都豆粥啊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 恩 有可能
: 现代意义的豆浆就是作为平民的饮料来吃
: 他们公司的意思是,古代可能有这个技术,但是并没有大规模普及
--
FROM 39.144.103.*
嗯是的,家里有远房亲戚做豆腐,每天四点起床,挺辛苦的
我个人觉得你说的这些吃法多数是近代才有的
其实,磨豆浆,吃不饱,只为了营养,挺奢侈的
豆类煮粥,或者不去渣做懒豆腐,更现实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想像
: 去豆渣过滤一下就可以了
: 豆渣可以用辣椒油炒
: ...................
--
FROM 220.184.112.*
近代?
哈哈
那豆腐西施也是近代才有的
油条又叫油炸桧,也是近代才有的?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是的,家里有远房亲戚做豆腐,每天四点起床,挺辛苦的
:
: 我个人觉得你说的这些吃法多数是近代才有的
--
FROM 39.144.103.*
哦,我说的是豆浆的各种吃法
至于你说的油条之类,确实可能很早就有了,但是品类丰富,大众都能吃到,肯定也是
近代了
上海第一家大饼油条店就是民国后开的
古人大部分时候,干体力活的,早餐就是稀饭加咸菜,油炸食品,得赶大集才能吃到,
样子也和今天的不一样
即便是上海,我父母一辈也有很长时间主要就是吃泡饭加咸菜
至于你说的西施,油炸桧啥的,国内好多小吃都为了卖得好包装一个文人或者皇帝的轶
事
真要查起来,还真未必有信史,一般都是“传说如何如何”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代?
: 哈哈
: 那豆腐西施也是近代才有的
: ...................
--
FROM 220.18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