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白酒的灵魂是乙醇
白酒没了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少了乙醇
乙醇的味道就是所谓的“酒香”之源
也是能让人愉悦、上瘾、“上头”、恶心、呕吐、脸红的绝对主要因素
白酒的酿造过程,或者各种酒的酿造过程主要就是为了提取乙醇
但是因为白酒的酿造技术过于粗糙,无法有效清除杂质,这些杂质反而产生了“风味”
愚蠢了人类又夸大这些“风味”,搞出一些所谓“品位”
商人利用这些”品位“,对大众进行洗脑,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名酒“
另外,人类是少有的能代谢乙醇的动物之一,是因为人类的祖先需要食腐来存活
以上中不中肯?
--
FROM 209.121.228.*
吾喜爱无醇酒
--
FROM 101.24.95.*
中国喜欢用杂粮酿酒
减少对主粮的占用
这是庞大人口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所以出现了从南到北杂粮掺酿白酒一统的局面
杂粮多,杂醇多
中国农业国
提取杂醇无力
只能用漫长的时间来酯化
反而贬斥纯酒精没味道——洋人喝伏特加不管那么多,要不门捷列夫也不需要郁闷酒精灯总是点不着
【 在 coolsailor ((无))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酒没了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少了乙醇
:
: 乙醇的味道就是所谓的“酒香”之源
:
--
FROM 39.144.39.*
嗯,好东西
香槟/莫斯卡托我也可以
【 在 sosei (fss.sos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吾喜爱无醇酒
: --
:
:
--
FROM 39.144.39.*
下面通过一个表格来总结醇、醛、酮、酯类物质对白酒香气的贡献:
物质类别 代表物质 香气贡献
醇类 乙醇、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 赋予基本酒精度和刺激性香气,适量高级醇使香气丰满醇厚,过量产生苦涩邪杂味
醛类 乙醛、糠醛 乙醛赋予清新活泼香气和刺激感,糠醛增添焦香风味,过量刺激性增强
酮类 β - 苯乙醇酮、双乙酰 带来优雅花香果香,增加醇厚感和丰满度
酯类 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 赋予浓郁果香酯香,决定白酒香型风格
--
FROM 223.70.218.*
勾兑的灵魂是乙醇吧。真正的好酒都是纯粮酿造的,酒曲应该是白酒的灵魂。水为酒之曲,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魂,艺为酒之髓。。。
--
FROM 42.94.231.*
标题是对的,但酒香来源基本不靠乙醇,除非是条件反射的老酒鬼。
酒香还是靠杂质,就是风味物质。
所以真正的专家可以靠包里的十几个小瓶子现场把二锅头勾兑成95%的人双盲分不清的茅台。
所谓清香,浓香型也是信手拈来。
【 在 cool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酒没了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少了乙醇
:
: 乙醇的味道就是所谓的“酒香”之源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18.108.210.*
你这话说得简直令人发指
葡萄酒,黄酒,啤酒这些才是你说的工艺不行去除不了杂质
白酒可是去除杂质这方面的世界第一啊
【 在 cool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酒没了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少了乙醇
: 乙醇的味道就是所谓的“酒香”之源
: 也是能让人愉悦、上瘾、“上头”、恶心、呕吐、脸红的绝对主要因素
: ...................
--
FROM 111.206.94.*
哈哈哈,照你意思茅台也是用不起大米所以用高粱?德国人穷所以用大麦酿啤酒?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喜欢用杂粮酿酒
: 减少对主粮的占用
: 这是庞大人口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 ...................
--
FROM 111.206.94.*
贵州归化汉地都得明了
本身就是学习的一方
日耳曼农牧并举,古典社会牧高于农,农产量实在太低了,普通人当然穷,没有土豆就没有今天的德国
【 在 mjamesbonda (mjamesbo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照你意思茅台也是用不起大米所以用高粱?德国人穷所以用大麦酿啤酒?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国喜欢用杂粮酿酒
: : 减少对主粮的占用
--
FROM 39.1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