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比某大和泰山
建业其实算不错的
从不欠薪,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在我们那儿,投资足球纯粹是赔钱,能坚持这么多年,难能可贵了
【 在 Adaye (阿大爷)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大建业1994年就在甲B混,那时我大亚泰还不存在。
: 我大亚泰现在俨然就是东北足球的门面了。
--
FROM 103.216.43.*
这个版主好牛逼啊
一开始还想装个正经人
后来忍不住还是跳了起来
【 在 okt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靠踩别人来吹自己,很low
: 其次,不实事求是,把次要因素说成主要因素大吹特吹,说明认识水平不高,更说明极度想被认可。
: 既然你逐条回复了
: ...................
--
FROM 117.136.93.*
这等于否定恒大的模式,某些人更要急得跳脚。
【 在 xm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恒大青训 是好的
: 恒大成年队 金元开道, 到处买人, 放着恒大青训的青年才俊不用, 这才是症结。
: 我给恒大的建议就是把现有主力全部卖掉, 重用自己青训的球员, 搞青春风暴, 踏踏实实的, 又省钱,又为中国足球做贡献
: ...................
--
FROM 114.254.1.*
不太客观了。不能免俗,无法不跟进,和引领风潮,区别还是挺本质的。一直都有金元的趋势和急功近利这么搞的。可以查查之前历年成功夺冠的球队,有几个是投入最大,最烧钱的?不是说没有,而是说比例不大。比如94,95最烧钱高薪抢人的是广东,冠军是大连,上海。万达时代,大连从来都不是最烧钱的,实德烧钱的结局并不美妙,上海国际,深圳等队是火过,最终把自己烧没了。总而言之,到了恒大元年,氛围是一堆人等着看烧钱的笑话,国安最明显,自己不舍得投入,就嘲笑人家土豪没底蕴,买不来冠军,第一次碰面客场逼平了恒大,那劲头差不多要总结了。这不是金元足球的氛围。可是,你嘲笑酸葡萄,人家几乎垄断了10年代的冠军,跟进都弄不过,不跟进咋跟球迷交代,氛围完全不同了。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不是所有人,但是热门话题多数和活跃ID相当数量都这样,心态和手段都把控不好了。
: 中国足球一直都是金元模式,恒大和鲁能本质没什么不同,恒大和实德那就更没什么不同。
:
--
FROM 114.254.1.*
这屁股歪的真够可以
看不到halmail是在回复?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没必要。
: 山东双冠了可喜可贺,真没必要去贬低其他球队,不是很高明的做法,反之同理。
: 山东的冠军是冠军,上港的冠军也是冠军,恒大的冠军还是冠军,国安的冠军也是冠军,苏宁的冠军也是冠军。
: ...................
--
FROM 117.136.93.*
除了少数几个,像鲁能99年建立足校,多数还是靠买。
大连万达也是,把老大连的底子用光了,万达有什么青训?现在倒是有个北京万达足球学校。
只不过是烧钱的程度不同,烧法不同而已。
至于烧钱最多的没拿到冠军,这和论点没关系。
至于“不跟进咋跟球迷交代”,这就无稽之谈了。我大亚泰降级了,我大延边解散了,我大中国小组都没出线,交代什么,反正没人和我交代啥。
扯远了。
中国足球发展的问题不在这里。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太客观了。不能免俗,无法不跟进,和引领风潮,区别还是挺本质的。一直都有金元的趋势和急功近利这么搞的。可以查查之前历年成功夺冠的球队,有几个是投入最大,最烧钱的?不是说没有,而是说比例不大。比如94,95最烧钱高薪抢人的是广东,冠军是大连,上海。万达时代,大连从来都不是最烧钱的,实德烧钱的结局并不美妙,上海国际,深圳等队是火过,最终把自己烧没了。总而言之,到了恒大元年,氛围是一堆人等着看烧钱的笑话,国安最明显,自己不舍得投入,就嘲笑人家土豪没底蕴,买不来冠军,第一次碰面客场逼平了恒大,那劲头差不多要总结了。这不是金元足球的氛围。可是,你嘲笑酸葡萄,人家几乎垄断了10年代的冠军,跟进都弄不过,不跟进咋跟球迷交代,氛围完全不同了。
: :
--
FROM 219.239.31.*
家印是想把恒大搞成拜仁在德甲那样长期独大,过程中吃相不好看,现在后果也不好看,不知道是过于自信还是急于求成。一味的求扩张称霸还是输了,假如阿布明天回国坐牢,他车在下个大金主来之前也得垮台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等于否定恒大的模式,某些人更要急得跳脚。
--
FROM 117.128.4.*
他把根宝和东亚混为一谈了,上港并没有收购根宝基地,自然谈不上继承根宝基地的青训。
并不能把贺惯在根宝基地时期的青训算在上港头上。离开基地之后的时期的青训可以算由上港继承。
可以说上港参与过贺惯的青训,但占不了太大份额。
【 在 halmail 的大作中提到: 】
: oktay你说的:贺惯7岁在鲁能足校,11岁就走了,16岁进根宝青训至今一直没挪窝,说上港青训完全没问题。那他在鲁能足球学校的的那几年就忽视了,你就不能客观地说一下是两家共同培训的成果?
: 百度看到的,没提到上港:2000年,年仅7岁的贺惯进入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那时的鲁能足校刚建校不久,最低年级是三年级,刚刚上完一年级的贺惯没有上二年级,直接升入三年级。从2000年进校到2004年离开,贺惯都没有进入任何一支专业队 [2] 。
: 2004年,贺惯进入绿城足球学校,成为绿城足球学校的第一批学员 [2] 。
: ...................
--
FROM 171.221.254.*
我反复说的意思,不是孤立抽象看问题,要具体的联系起来看。一切都是有条件的,理想状态无条件成立的东西,建模思辨可以,对实际问题一概不适用……
金元的问题本身就是不稳定是绝对的,一定范围内,各俱乐部跟风是零和甚至负和有戏。投入多少钱也只有一个冠军,水涨船高,增加投入到头来一看,相对是减少了,效果相对是负的。资源有限,急功近利的抢夺出成绩,多花了钱算下来抢到的资源少,近功急利,导致造血不赶趟,投入造血的意愿下降。要不退场,要不跟进玩到崩……这是金元足球伤害的本质。恒大的模式理想状态是玩到大家跟不了认命退场,垄断了,没人挑战了,自然可以不用再无节制投入,稳稳的享受垄断红利,减少投入烧钱,或者想想长远,稳步造血。可是,恒大没能玩到这一天,哪个企业没点天灾人祸,暂时困难?完全不存在这种可能,是理想状态。即便玩到这一天,垄断也可能低效,整体一个国家的足球运动发展一家独大,其他的没了参与动力,这一定是好事么?差不多一定是坏事……
总之,这么搞,整体效果好,是个极小概率事件。事实上也是一地鸡毛的结局,毫不意外。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依赖金元的程度有区别,所依赖金元的稳定性是关键,如果恒大再坚持10年20年搞足校,对广东足球和中国足球都是大好事。
: 即使现在恒大退出了,也没啥伤害的,想搞的基于部分基础还可以搞。
: 上海申花退出之后,上海足球也没垮掉,还可以搞,不仅申花可以继续搞,还又搞了个东亚即上港。
: ...................
--
FROM 219.237.202.*
说不是救命稻草是肯定成立的,现在问题是这些是不是致命毒药?反正效果,结果摆在这儿。硬说没这些可能结果更差,最多也只是可能性。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足球发展的误区就是找捷径找救命稻草找借口。
: 职业化不是救命稻草,金元不是,驱逐金元也不是。
: 也都不是借口。
: ...................
--
FROM 219.23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