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比亚迪提到的是生产企业送检标准
那你要分析,改如何如何对检测结果有没有影响,再看你是不是应该这么做才合理吧。
比如,新车可使用旧轮胎去送检,说明新轮胎对测试数据有影响啊,你什么都不做就测试也不合理吧。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标准是说,生产厂家送检时,该如何如何。
: 长城不是检测产品的生产厂家,理所当然无法遵循那个标准进行举报。
--
FROM 218.106.82.*
前面的,不讨论,非专业。
这个测试测的是燃油系统的排放,如果说,新轮胎的挥发物会被测到,那你测的就不是燃油系统的结果了,这怎么是变成通融的手段,还未必要遵守?当然了,仅仅讨论而已,目前没有更多的细节出来,也许长城除了磨合外,其他的都做到了,其实是不是自己采购送审,这个我不是很关心,只要是出产的产品该达标的就应该能达标,但是测量以及测量的过程应该合乎规定。当然了,这里面还有其他问题,主要是一致性,这个也有一些专门的测试方法,就是说,送审的车辆是不是工作正常,每个元器件都有坏的可能性,车型送审好像是各系统正常情况下的测试,一致性好像是车型检测通过后,对其他车辆部件质量的测试,没有细看。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亚迪提到的6000公里磨合,标准本意是小于6000公里时,吸附剂没饱和,测得值偏低,利于生产企业(作弊)。
: 长城送检车辆几百公里,其实是避嫌了的(利于比亚迪车辆通过检测)。
: 标准另一方面提到,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一些轮胎等部件的老化手段来测量稳定值。但这条不是强制要求,说白了是“通融“手段,长城未必需要遵循。
: ...................
--
FROM 218.106.82.*
如果说3000磨合对结果不好的话,比亚迪把这点领出来说有点傻,对于这点不太熟悉不好判断,你说的非强制的意思是可以不这么做,不代表这么做不对,因为那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现在的所有细节都还没有出来,不知道瓜落在哪家~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整车挥发测试。
: 吸附剂越老越容易超标;车漆反过来,越新越容易超标。这与人们的常识一致。
: 标准是说,吸附剂不能太新(强制),车漆可以老一点(非强制)。
--
FROM 218.106.82.*
细节不会出来了,这事最后只能模糊淡化处理,但比家鸡贼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长城这口恶气肯定是出了
【 在 sxj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说3000磨合对结果不好的话,比亚迪把这点领出来说有点傻,对于这点不太熟悉不好判断,你说的非强制的意思是可以不这么做,不代表这么做不对,因为那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现在的所有细节都还没有出来,不知道瓜落在哪家~
--
FROM 124.205.78.*
如果真排放不达标,长城能善罢甘休?其他车厂没反应?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 细节不会出来了,这事最后只能模糊淡化处理,但比家鸡贼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长城这口恶气肯定是出了
:
--
FROM 218.106.82.*
好比你考试时发现有一个同学作弊,你向监考老师举报,结果监考老师认为他没作弊,你又能怎么样呢?其他同学应该也不会作声吧
【 在 sxj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真排放不达标,长城能善罢甘休?其他车厂没反应?
--
FROM 124.205.78.*
现在的事,反转太多,不下定论,你是如何认定一定作弊了呢?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比你考试时发现有一个同学作弊,你向监考老师举报,结果监考老师认为他没作弊,你又能怎么样呢?其他同学应该也不会作声吧
:
--
FROM 218.106.82.*
你是不是都不知道长城具体举报的啥?发动机长期不工作汽油蒸发的问题。长城送检车辆几百公里,(当然非常不利于比亚迪车辆通过检测。)
我发了检测标准原文,可以搜索查看,长城的检测当然有问题。
标准原文,磨合期尽量使用汽油行驶,测试时要先放电让发动机保持启动。所以长城这种没过磨合期并且长期用EV行驶的蒸发问题,根本就不可能是当前排放标准能测出来的。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亚迪提到的6000公里磨合,标准本意是小于6000公里时,吸附剂没饱和,测得值偏低,利于生产企业(作弊)。
: 长城送检车辆几百公里,其实是避嫌了的(利于比亚迪车辆通过检测)。
: 标准另一方面提到,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一些轮胎等部件的老化手段来测量稳定值。但这条不是强制要求,说白了是“通融“手段,长城未必需要遵循。
: ...................
--
FROM 114.248.127.*
说了长城针对的是汽油蒸发问题,它做的那套测法当然对byd不利。
按照标准做法混动其实就是和燃油车一样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再去看下标准。
: 标准原意是如果是新的吸附剂,那会测得偏低;而不是你理解的偏高。
: 但标准还提到车漆,新的会偏高,这个允许老化。
: ...................
--
FROM 114.248.127.*
到处看你在歪曲标准
标准要求混动在准备阶段把电充到保持状态(非插混)或充满(插混),并在碳罐吸附至临界点后高温浸润12-36小时,防的就是你说的这种鸡贼行为
【 在 whistling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是都不知道长城具体举报的啥?发动机长期不工作汽油蒸发的问题。长城送检车辆几百公里,(当然非常不利于比亚迪车辆通过检测。)
: 我发了检测标准原文,可以搜索查看,长城的检测当然有问题。
: 标准原文,磨合期尽量使用汽油行驶,测试时要先放电让发动机保持启动。所以长城这种没过磨合期并且长期用EV行驶的蒸发问题,根本就不可能是当前排放标准能测出来的。
: ...................
--
FROM 39.18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