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插混是不是充电都很慢啊
如果都是快充,其实也还好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6122SC」
--
FROM 117.89.160.*
电量少,电芯少,同时能充的量少
【 在 win20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都是快充,其实也还好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6122SC」
--
FROM 222.191.219.*
如果不是非要较劲充最后那点,速度还说得过去
实测理想可以30分钟从20充到80
温度不低最快的充电速度实测26分钟实现过
【 在 win20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都是快充,其实也还好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6122SC」
--
FROM 114.254.3.*
理想就别冒充插混了。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 如果不是非要较劲充最后那点,速度还说得过去
: 实测理想可以30分钟从20充到80
: 温度不低最快的充电速度实测26分钟实现过
: 【 在 win2012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49.93.162.*
理想当然是插混,不存在冒充这个说法
而且即便要区分增程和dht插混
这两者在充电上有什么区别吗?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就别冒充插混了。
--
FROM 114.254.3.*
按充电时间算,并不慢,半小时能冲到80%了,只是电池小,并且峰值功率没有纯电大
--
FROM 221.232.141.*
理想是增程式,只有电机驱动,增程器负责发电给电池充电。增程式的特点是大电池,增程器功率小只负责发电,车运行全靠电机。增程式可以理解是带着发电机的电动汽车。
插混则是小电池用于在起步和怠速时电机驱动,发动机在工况(速度)好时高效运转,但电池馈电时发动机也能驱动。即特点是小电池,发动机功率大,发动机可以驱动汽车。插混可以理解是有电池做辅助的油车。
充电的话,电池容量越大充电越快,所以纯电 > 增程 > 插混。 可以理解成很多节五号电池并联充电,电池总容量越大说明内部五号电池越多,充电的电流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当然是插混,不存在冒充这个说法
: 而且即便要区分增程和dht插混
: 这两者在充电上有什么区别吗?
--
FROM 36.138.119.*
。。。。
充电没区别
现在dht插混也有30多度40度的电池了
另外
增程在工信部的名称叫插电式增程混合动力
就是插混
以及增程车的发动机功率也不小
【 在 bky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是增程式,只有电机驱动,增程器负责发电给电池充电。增程式的特点是大电池,增程器功率小只负责发电,车运行全靠电机。增程式可以理解是带着发电机的电动汽车。
: 插混则是小电池用于在起步和怠速时电机驱动,发动机在工况(速度)好时高效运转,但电池馈电时发动机也能驱动。即特点是小电池,发动机功率大,发动机可以驱动汽车。插混可以理解是有电池做辅助的油车。
: 充电的话,电池容量越大充电越快,所以纯电 > 增程 > 插混。 可以理解成很多节五号电池并联充电,电池总容量越大说明内部五号电池越多,充电的电流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 ...................
--
修改:freshcool FROM 114.254.3.*
FROM 114.254.3.*
电池大和小都是相对的,你说DHT插混有30度到40度的电池,理想当前是40度的电池,据说现在电池成本下降马上都会升级到50度大电池。
个人理解,能做插混的如BYD、长城等都是传统车企,有油车方面的技术积累,估计做车思路是先有车再有电动化最后是智能汽车;,而做增程式的都是新势力,如理想、问界,做车思路上来就是智能汽车,上增程器是解决续航短充电难的问题,但最终目标是纯电智能汽车。
对消费者来说区别不大,测评上一般说法是插混更接近油车,传动复杂故障率高,优点是动力足;增程更接近纯电,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缺点是电量不足时动力差。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充电没区别
: 现在dht插混也有30多度40度的电池了
: ...................
--
FROM 36.138.119.*
插混的正确使用方式是通勤用电,晚上家充足够
长途用油,当油车开
长途还跑去充电那是跟自己,也是跟别人过不去
【 在 win20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都是快充,其实也还好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6122SC」
--
FROM 111.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