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实小米汽车的策略还真的正确
先把汽车研发体系快速复制出来,然后通过打造高档次爆品来拉升品牌声誉,最后等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基本确定后再投入巨量资源进行低成本替代研发和技术迭代,而所谓充电网络也不会耗费自有资源来布局、通过联盟兼容形式为己所用。
--
FROM 180.125.128.*
byd的汽车硬件平台还是有问题的,偷工减料会影响品牌声誉;爱国为自己不造整车,一方面没法充分控制整车制造厂,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各合作方的利润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导致偏离正常的价格/质量档次区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不值那个价的心理感觉,而且一旦选择不太靠谱的整车厂又会拖累自身的品牌声誉。
--
FROM 180.125.128.*
不行 就是不行,说这么多理由
【 在 dreamdrag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把汽车研发体系快速复制出来,然后通过打造高档次爆品来拉升品牌声誉,最后等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基本确定后再投入巨量资源进行低成本替代研发和技术迭代,而所谓充电网络也不会耗费自有资源来布局、通过联盟兼容形式为己所用。
--
FROM 218.108.210.*
小米这个策略谁都懂,但是只有小米等极少数公司可以这么干。说白了就是依靠强大的粉丝群体和超高的人气,这种先天条件只有极少数几个公司具备
【 在 dreamdrag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把汽车研发体系快速复制出来,然后通过打造高档次爆品来拉升品牌声誉,最后等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基本确定后再投入巨量资源进行低成本替代研发和技术迭代,而所谓充电网络也不会耗费自有资源来布局、通过联盟兼容形式为己所用。
--
FROM 202.96.155.*
现在已经投入巨量资源在智驾了,估计快看到效果了
--
FROM 114.254.3.*
说的很对。
【 在 dreamdragon 的大作中提到: 】
: byd的汽车硬件平台还是有问题的,偷工减料会影响品牌声誉;爱国为自己不造整车,一方面没法充分控制整车制造厂,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各合作方的利润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导致偏离正常的价格/质量档次区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不值那个价的心理感觉,而且一旦选择不太靠谱的整车厂又会拖累自身的品牌声誉。
--
FROM 61.181.75.*
雷军敢把自己创业这么多年的声誉和资金全部赌进去,感觉就是showhand,余承东也看到了机遇,但是华为高层对余承东的支持不够,也缺乏亲自下场造车的魄力与再创业精神
【 在 fckmess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米这个策略谁都懂,但是只有小米等极少数公司可以这么干。说白了就是依靠强大的粉丝群体和超高的人气,这种先天条件只有极少数几个公司具备
:
--
FROM 180.125.128.*
因为汽车在华为那里的分量没有小米那么大,华为的网络设备、手机都是顶流水平了,华为手机现在搞得比苹果还贵了,销量还那么好,不得不服呀。。。
小米手机相对来说要差点,尤其是高端市场。汽车可以作为小米另一个突破点
其实造车不算一个很好的赛道,门槛太低了,想赚钱挺不容易的,算是苦活。还遇上比亚迪这种卷王,想赚钱更难了
【 在 dreamdrag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雷军敢把自己创业这么多年的声誉和资金全部赌进去,感觉就是showhand,余承东也看到了机遇,但是华为高层对余承东的支持不够,也缺乏亲自下场造车的魄力与再创业精神
--
FROM 202.96.155.*
造车是苦活不假,但对品牌声誉度提升很高啊,也代表了真正的工业集成能力。造手机并不能代表啥,也就是网络上炒的火爆而已。
小米也是因为手机最开始就主打性价比导致品牌力低于华为,这次造车就学乖了,直接干25w起步的轿跑,哪怕给你堆配置和功能也不会一开始就搞10w的车。
【 在 fckmessi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汽车在华为那里的分量没有小米那么大,华为的网络设备、手机都是顶流水平了,华为手机现在搞得比苹果还贵了,销量还那么好,不得不服呀。。。
: 小米手机相对来说要差点,尤其是高端市场。汽车可以作为小米另一个突破点
: 其实造车不算一个很好的赛道,门槛太低了,想赚钱挺不容易的,算是苦活。还遇上比亚迪这种卷王,想赚钱更难了
: ...................
--
FROM 180.125.128.*
【 在 dreamdrag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把汽车研发体系快速复制出来,然后通过打造高档次爆品来拉升品牌声誉,最后等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基本确定后再投入巨量资源进行低成本替代研发和技术迭代,而所谓充电网络也不会耗费自有资源来布局、通过联盟兼容形式为己所用。
不就是学的特斯拉吗
--
FROM 61.1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