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到天下无敌,那么这个“第一”就需要有个准确的数值定义,否则只是一味定性的尬吹“第一”,却没有在归一化评价框架中对这个“第一”给出定量的数值定义,那何以能自我界定为“天下第一”?
在没有任何第三方CNAS/CMA认证实验室对任何新能源车企在“三电第一”这个属性上给出定量的评价检测的情况下,作为信息不对称弱势方的消费者,在面对某些频频自我吹嘘“三电第一”的宣传时,就只能通过公开市场的信息来判断各家车企产品的实际水准。
新能源车企在三电系统方面通过供应链系统采购并集成装配在整车上的关键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电驱动三合一、电机、电控、VCU整车控制器、BMS电池管理系统、OBC充电机。
对于三电系统的这7种关键零部件,新能源车企可以选择直接采购/外包/定向代工/自产等方式来完善供应链系统。在没有第三方认证评价及数值定义的情况下,消费者判断是否满足“三电第一”的标准就是这家车企在三电系统方面的7种关键零部件产品的供应链来源(包括自产)是否都是TOP的Tier1圈层,如果是自产且又不在TOP圈层内,那么就更需要足够的数值证据来证明“我很厉害,虽然我进不了TOP的Tier1,但是以下数据可以证明我比它们更厉害(注意,不是感觉,是数据),证明过程如下:……”,如果没有这样合理的逻辑证明,那对于消费者而言就只是尬吹而已。
接下来就看一下三电系统这7种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TOP列表:
从这个列表中简要分析一下,在没有第三方认证评价并做出准确数值定义的情况下,日常最喜好自我吹嘘“三电第一”的北汽是否只是一场凭空幻想的闹剧。
这7种关键零部件中,其中之一:动力电池,北汽有一部分车型的动力电池使用了宁德,同时,有大量其它新能源车企的大批型号车型也使用了宁德,所以,在这个关键部件上,北汽并不具备独占排他性的“第一”优势。
其中之二:电控,北汽使用了勉强入围的麦格米特代工生产,所以,在这个关键部件上,北汽也不具备压倒性的“第一”优势。
其它五种零部件产品,同样未见北汽有具备TOP Tier1的独占排他性的“第一”优势(如果是自产,参见上段描述所言,在没有充分合理的数值逻辑证明为何比TOP Tier1更厉害的情况下,视为吹嘘无效)。
如果想要标榜为“三电第一”,那么至少也是要在三电系统的7种关键零部件中都具备独占排他性的“第一”优势,这样的“第一”才是真正的“三电第一”。也就是说,哪怕只在这7种中的某几种具备独占排他性的“第一”优势,或者在这7种都使用Top圈层的产品但是却都有大量共用Top圈层的其它车企友商,这都不能称作是“三电第一”。
但是,北汽却连上述两个最低的可以稍微吹嘘一番的门槛(既没有n/7独占,也没有7/7共用)都无法满足,它自称“三电第一”的标语只是一场自吹自擂的笑话。
所以,虽然现阶段没有谁对“三电第一”给出准确的数值定义,但是也不可企图趁此以讹传讹。
当我们在谈论“第一”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谈论科学。科学不是自娱自乐,科学需要公允的数值证明。
“我感觉”“我觉得”而没有数值逻辑证明的尬吹只会制造一堆肥皂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修改:FHWYSH FROM 139.226.147.*
FROM 223.16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