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谈谈北汽
你这不是粘上了吗?
【 在 ribug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住一点跟北汽沾边的早晚都是垃圾 ...
--
FROM 120.244.146.*
前辈号
【 在 timelab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不是粘上了吗?
--
FROM 58.129.133.*
来来来,我与你大战几回合。
别的不说,就讲北汽集团原来的头,徐和谊曾经(2017年左右)无比牛X的说,我搞电动车,有高招,玩的是轻资产,需要什么零件买就行了。。。。。
当时我一听这话就知道北汽完蛋了。结果果然如此,在2018年一阵高光之后便慢慢沉寂。
轻资产,真是绝顶聪明,只有北汽他一个徐和谊聪明,比亚迪之流相比起来,真是傻蠢如猪。
【 在 ylh1969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贴合集了,写了那么多,可惜了,留此存照:
: 73楼【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用所谓的“技术控”来当做遮羞布,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生产劣质产品提供劣质服务的纨绔企业与技术驱动型企业毫不沾边,同样,它培养的用户也与所谓的“技术控”毫不沾边。北汽“发烧友”确实没有蔚来的虚荣与特斯拉的信仰,他们有的只是“用劣质换低价”的眼前便宜。“发烧友”们“烧”的不是“技术”,而是一块两块的蝇头小利。
: ...................
--
FROM 175.190.122.*
开玩笑。。特斯拉何德何能能和北汽比?
北汽背靠国家,百年品牌,A股上市公司,美国有硅谷,中国有蓝谷,北汽办公楼比省z f大楼都气派,研发工程师一个比一个牛b,工作干的好不好先不说,冲着一天到晚在网上给pm科普的劲儿,特斯拉如何能比?你买车居然还考虑特斯拉?他有资格和北汽相比?整个2020年,特斯拉卖了50万台车新能源车,连续好几个季度盈利。北汽只卖1万台,可是亏了80亿,你知道啥概念吗?每一个消费者买一台北汽新能源,都可以从北汽赚80万,北汽这是补贴消费者,这点特斯拉还要从消费者手里赚钱呢!
北汽,四点第一,宇宙之光
【 在 shiyg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汽还是不错的,反正电车当中,只在特斯拉和北汽之间选择
: 北汽性价比不错,性能也不错,牌子差点
: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4.87.198.*
其实你自己先有一个立场之后。说再多别人也不会信了 大家都是选择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 车好不好很多时候大家的认知都有局限性
【 在 ylh1969 的大作中提到: 】
:
: 原贴合集了,写了那么多,可惜了,留此存照:
:
: 73楼
:
: 这我可比你知道的稍微多一点点。
: 一个BMS,一个电机驱动。是有一些手段的。
: 刹车泵的问题,北汽解决的非常好,我们现在换的都是膜片泵。你们还在使用柱塞泵。
: BMS有几点:
: 1.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FROM 222.129.111.*
【 在 hellogg 的大作中提到: 】
: 来来来,我与你大战几回合。
: 别的不说,就讲北汽集团原来的头,徐和谊曾经(2017年左右)无比牛X的说,我搞电动车,有高招,玩的是轻资产,需要什么零件买就行了。。。。。
: 当时我一听这话就知道北汽完蛋了。结果果然如此,在2018年一阵高光之后便慢慢沉寂。
: ...................
全球产业链都没问题,全行业产业链更没问题,现代制造业就是如此。要造电脑,芯片肯定得买,你是说这电脑的芯片是买的,这产品就完蛋了?现在除了IBM主机系统是全自造,谁的电脑产品还自己造芯片!而恰恰自己造芯片的IBM主机系统,成了奄奄一息。
不管技术算是谁的,只要它的产品,交到客户手里,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产品,就可以认可他。
例如,华为手机的技术还都是美国的呢,这并不否认华为手机的先进性。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21.50.*
FROM 221.221.50.*
【 在 zzvc 的大作中提到: 】
: 陶瓷隔膜和阻燃电解液都不是北汽的技术,北汽不造电池
: 而且这俩技术都是业内都知道的技术,不是啥独家秘籍,为啥大部分企业不用,必然有其不用的道理
: ....................
我没说是北汽技术呀。不管谁的技术,让我们用上啦。EU260就是一辆没烧啊。
特斯拉电池也不是自己的,还不是烧呀烧。是不是自己的不重要,好技术拿来放在产品里,能用上,重要。
这个技术当然有缺点,能量密度低就是一条。要么我为啥要担心EU5会烧呢!
--
FROM 221.221.50.*
自己说过的话得算数
【 在 ylh1969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zzvc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陶瓷隔膜和阻燃电解液都不是北汽的技术,北汽不造电池
: : 而且这俩技术都是业内都知道的技术,不是啥独家秘籍,为啥大部分企业不用,必然有其不用的道理
: ....................
--
FROM 124.152.216.*

【 在 wangkuo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你自己先有一个立场之后。说再多别人也不会信了 大家都是选择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 车好不好很多时候大家的认知都有局限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你说的没错,信不信由你。
人人都有脑子,信息真假,自己判断。谁也不能强迫人家相信你。
--
FROM 221.221.50.*
【 在 zzvc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说过的话得算数
“通过北汽技术,说明不是死穴”,这话没错,我又没指电池。
说的是BMS,上下端的容量预留(参数),充电电流的梯次降级(参数),充电加热的参数,单体电流控制的自动均衡等等。
这都是电池安全,兼顾寿命和良好的可用性的技术保证。最终实现了三元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不输铁锂的效果。
这些方法都是公开的,具体参数是自己的技术积累,通过大量样本的统计数据分析出来的。
我可没指隔膜电解液啥的。
大家看看12楼吧,四电第一是我说的吗?你自己说的吧!别往我头上扣!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21.50.*
FROM 221.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