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总有人看不起氢燃料,开个帖子说一下
是的。
这些只是技术问题,不难解决的
【 在 sus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氢成本确实低
: 但储存运输使用的成本还是有点高
: 有个朋友公司做的方式是常温常压车载固态氢
: ...................
--
FROM 221.218.137.*
氢气运输成本一直是大头,这块没看到有进展呀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丰田哪里放弃了,2020年刚发布了第二代Mirai呀
: 丰田今年还和亿华通成立合资公司要在中国做氢能业务
: 关于用氢成本,目前是比较高的,北京补贴后能到33元/kg,小乘用车能耗一般在1-2kg/100km。其他地方的气价一般在40-70元/kg之间。
: ...................
--
FROM 222.128.117.*
固态储氢是个理论问题吧,效率太低,突破不了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这些只是技术问题,不难解决的
:
--
修改:WangXW FROM 222.128.117.*
FROM 222.128.117.*
有点意思
--
FROM 114.242.224.*
小型车市场暂时起不来,主要是供氢网络问题,但当大型车走这条路之后,网络一旦建设起来了,小型车市场也有戏。
比如北京将来,四环一圈有2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suv25万,然后北京买氢能车不限拍照,就会有人买。
【 在 juno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中石化石油角度来说,当然想发展氢能,这样才有他们的份才能活下去,走纯电的话石油石化企业大概率要倒闭破产一大批。可是他们说了不算啊,走什么路线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需求、汽车厂家的生产技术和意愿以及经济成本,目前看,中美欧主流企业已基本确定走纯电路线。
: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 建议你们站的高一点看氢能的问题。如果不能到一把手的高度,争取以中石油中石化老总的角度看看,就能得到以下的结论: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
--
FROM 223.104.40.*
最后说句,十几年前科学美国人上就有个专题,上面列了氢能的几大问题。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没一个有了根本性的解决。
我看到的,只是炒作的轮回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这些只是技术问题,不难解决的
:
--
FROM 222.128.117.*
美国人当时没干成 被日本人韩国人先干成了,十几年前燃料电池堆是天价、碳纤维储罐是天价,现在都在迅速下降了,如果规模上去后还能继续下降。
【 在 WangXW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说句,十几年前科学美国人上就有个专题,上面列了氢能的几大问题。
: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没一个有了根本性的解决。
: 我看到的,只是炒作的轮回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
--
FROM 223.104.40.*
booooom~~~~
有多大的半径?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议你们站的高一点看氢能的问题。如果不能到一把手的高度,争取以中石油中石化老总的角度看看,就能得到以下的结论:
: 1. 能源全面可再生化(风光水电)是不可逆转的,一把手已经定下了时间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
: 2. 现在发电已经有专业央企、输配电已经有电网,石油石化能分一杯吗?不能
: ...................
--
FROM 223.157.9.*
如果你还记得有哪些问题,可以列列看,我看能不能找到现在的数据。
这方面技术突破确实是这十年发生的。
【 在 WangXW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说句,十几年前科学美国人上就有个专题,上面列了氢能的几大问题。
: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没一个有了根本性的解决。
: 我看到的,只是炒作的轮回
: ...................
--
FROM 221.218.137.*
确实,十几年前燃料电池看起来离商用化还远,后来一下子性能、使用寿命、成本都带到商业化水平了。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还记得有哪些问题,可以列列看,我看能不能找到现在的数据。
: 这方面技术突破确实是这十年发生的。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