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显然忽略了 增程车主不担心的前提,那就是汽油的获取方式比充电桩靠谱得多,比如只要确定附近有运营的加油站,那电池就敢开到接近零,而且就算真的抛锚在最后一公里,还可以用油壶加油,原地发电,20分钟内增程器就能给电池充到10%以上,而纯电车没电就只能叫拖车了。
再来说增程的运作方式,但凡是功能正常、参数符合实际工况的增程,就一定能满足行驶需求:以90kw额定功率的增程器为例,由于车辆在平直高速上维持130公里时速只需要50kw功率,那就一定能在高速行驶时同时给电池充上电。所以,只要初期用电的驱动力小于90kw,油门不用太大,那么开起来后就一定能让电量逐渐增加,有耐心的也会原地发电几分钟后再上路,更是可以踩瞬时功率200kw的大油门。但凡有相反的表现,那只能解释为质量不达标,需要返厂了。
如果你偏要跟我们杠,说5%电量下连续踩300kw的大油门会失速,那不是傻瓜结论嘛。
这就是我们普通增程车主的认知和经验之谈,而你们没有这些认知和经验就只能到处扒点网上信息,有啥意思呢?
【 在 vt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一点你说对了,在三电技术水平一样的情况下:增程5%的电和纯电2%的电失速概率一样;
: 增程25%的电和纯电10%的电失速概率一样;
: 增程50%的电和纯电20%的电失速概率一样。
: ...................
--
修改:rasper FROM 36.112.101.*
FROM 36.1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