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刘邦为何杀了丁公而赏了项伯
牛缺,是位声望很高的饱学之士。有一次,他要去邯郸拜见赵国国君,途经耦沙时,遇上了一伙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牛车及随身衣物,他只好步行。强盗在一旁看到这人对被劫之事并不在意,脸上连半点忧愁和吝啬的表情都没有,心中不免生疑,于是便追上去问个究竟。牛缺坦然地回答说:“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应当因丢失一点供养自己的财物而去与人争斗,这样会危害它所供养的自身的安全啊。”强盗们听后,同声称赞道:“这真是一个贤德之人啊!”他们望着牛缺渐渐走远的背景,忍不住又商议:“如此贤德之人去拜见赵国的国君,必会受到信用,他如果在国君面前告发了我们的强盗行径,我们一定会大难临头。因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这伙强盗再一次追上牛缺,并把他杀掉了。
有个燕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将全家族的人集合起来,告诫他们:“今后谁遇上了强盗,可千万别学牛缺那样以贤德求忍让呀!”大家都牢牢记住了这个教训。不久,这个燕国人的弟弟要到秦国去,一行人来到函谷关下,又遇上了强盗。他想起了哥哥临别时的告诫,始终不肯轻易舍弃财物,在实在斗不过这伙强盗时,他又跪在地上,低三下四地哀求强盗以慈善为本,发还抢走的财物。强盗们被纠缠得大怒了,忍不住厉声喝道:“我们没有要你的性命,就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你现在还要死死地缠住我们,索要财物,这不就把我们的行迹暴露了吗?我们既然已经作了强盗,哪里还有什么慈悲仁义可言?”只见这伙人手起刀落,将那个燕国人的弟弟杀了,同时还杀害了与之同行的四五个伙伴。
【 在 suwang (没中邪)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治就是这样,没个标准,话事人的心情很重要
: 所以说最差的法治也好过人治,因为规则再操蛋好歹我提前能预备着,领导心情那是真没辙
--
FROM 119.123.66.*
高顺很可能是兖州本土人士。
理由:
1.高顺统领的陷阵营是步兵。当时吕布穷困潦倒四处流浪时带的都是骑兵。郝萌那伙河内人有可能是步兵,但高顺和河内的不是一拨。那么高顺要么是兖州的势力,要么是后来徐州归属吕布的。
2.发生郝萌谋叛事件后,高顺在平叛中表现出色,但吕布仍不信任他。证明高顺是新人,不是老人。如果高顺是兖州的,那更说得过去,因为兖州的过去和曹操有一定渊源,曹操一直不停地拉拢分化瓦解吕布手下的兖州势力。
3.高顺的忠诚也能说得过去,他手下的兵类似于金朝的忠孝军,都是对蒙古结下了梁子的人,属于回不去无法轻易投降的那种。所以曹操也懒得招揽,直接砍了。
【 在 niuhua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顺没说话,也许心里想着怎么开口呢
:
--
FROM 202.65.196.*
马超打冀城,杀了要投降的韦康,留用不投降的杨阜,结果被杨阜给反戈一击打败了;
苻坚打襄阳,杀了要投降的李伯护,留用不投降的朱序,结果被朱序反戈一击打败了。
我一直觉得这两段剧情特别相似。
【 在 can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也这样,蒙田就专门记这个东西,搞成怀疑论。
: 简单来说,人干的事儿没准头
: 有时候你投降能活,有时候硬抗能活
: ...................
--
FROM 111.207.156.52
高顺、陈宫二人不和,陈宫出于兖州,则高顺不太可能出于兖州。
郝萌叛乱之后,吕布夺高顺兵给魏续,那是他谁都信不过了,不能证明
高顺是“新人”。高顺在吕布军中资历最深,战功最多,也不太可能
是“新人”。
【 在 minotaur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顺很可能是兖州本土人士。
: 理由:
: 1.高顺统领的陷阵营是步兵。当时吕布穷困潦倒四处流浪时带的都是骑兵。郝萌那伙河内人有可能是步兵,但高顺和河内的不是一拨。那么高顺要么是兖州的势力,要么是后来徐州归属吕布的。
: ...................
--
FROM 116.7.98.*
项伯有没有后代留下呢
--
FROM 223.104.197.*
不叫张辽叫聂辽,人家是马邑之谋时献计的那个奸商聂一的后代。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项伯是刘邦在项羽那儿的卧底,不是二五仔
: 和丁公好比的是封侯的雍齿
: 这种事其实是非常随意的,我举个例子
: ...................
--
FROM 171.93.180.*
高顺应该是一开始就跟着吕布混的死党,所以曹操根本就不给他机会
【 在 minotaurking (牛魔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顺很可能是兖州本土人士。
: 理由:
: 1.高顺统领的陷阵营是步兵。当时吕布穷困潦倒四处流浪时带的都是骑兵。郝萌那伙河内人有可能是步兵,但高顺和河内的不是一拨。那么高顺要么是兖州的势力,要么是后来徐州归属吕布的。
: ...................
--
FROM 114.246.172.*
关键是不能以此邀功,风头过后,刘邦想起的话,估计会给点好处。鸿门宴时候项羽和刘邦并非敌对阵营,项伯从中和解,在项羽眼里也不觉得项伯是背叛,可能还觉得消除误会。
【 在 nagoya1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项伯多次当二五仔,更加恶劣。
--
FROM 115.195.66.238
改姓刘了
【 在 happyalvin (alv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项伯有没有后代留下呢
--
FROM 115.236.9.*
兖州地方很大,内部势力派系众多,同出一州还不和的也很有可能。袁绍、刘表、孙吴、益州刘焉等等都是这样,具体我就不列举了。
陈宫是东郡东武阳人,东郡在黄河以北,是兖州的一块飞地,东郡和兖州其实不是一回事。另外陈宫早先是和曹操混的,他后来奉曹操命出使兖州郡治说服当地人士奉曹操为州牧。后来陈宫和张邈迎吕布,应该是借助吕布的武力,打算真正掌握兖州的还是张邈,陈宫是当时曹操委派的留守,说明陈宫不太可能是兖州地方派,否则陈宫和张邈就等于穿一条裤子了,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肯定不放心。同时没有陈宫的配合张邈他们成事很难,所以陈宫成了叛变集团的首脑人物,但他确实在兖州没啥深厚根基,顶多代表一下文人士大夫,而高顺是没啥文化的武将,大约是地头蛇之一,又因为节制等关系,二人不和很正常。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顺、陈宫二人不和,陈宫出于兖州,则高顺不太可能出于兖州。
: 郝萌叛乱之后,吕布夺高顺兵给魏续,那是他谁都信不过了,不能证明
: 高顺是“新人”。高顺在吕布军中资历最深,战功最多,也不太可能
: ...................
--
FROM 202.6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