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仅夏朝没有发现文字,早商也没有发现文字
考古挖掘,挖出东西来是偶然,挖不出来才是大概率事件。类似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缺失大量的中间态等待后人一点一点补充,才是常态。
考古方面尤其是游牧部落,如果没有墓葬传统等一些很特殊的习俗,基本是没法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考古遗迹的。
这里,只说可能性,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没法论证任何的必然性。
因为缺乏“中间态”这个事儿,不只是中华文明西来说缺,中华文明本土说同样也缺。
当然在华夏本土,挖出过很多文化遗迹,什么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但都没法确证,这些文化遗迹就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因为没有文字。
然后华夏文明的标志性符号,甲骨文一出现,就是一种异常成熟的文字体系,好像突然从历史长河中蹦出来的一样。甲骨文的前体,既不曾在中国和伊拉克之间被发现,更没有在华夏本土被发现,这就很让考古学家头秃了。
再另外,还需要考虑一个政治因素对考古活动的影响。我这里说的不是政治风向让考古业界造假的问题,而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统一度,经济繁荣度对考古的影响。乱世藏金盛世挖宝,只有在经济发达,社会昌明的国度,考古发掘才会井然有序,能挖出真东西。华夏至伊拉克这段,基本都是贫困战乱的内陆国家,哪怕就算有甲骨文这样的惊人的历史遗迹,恐怕也很容易被人忽略。像两河文明遗迹被挖掘出来这事儿,完全是偶然中的偶然,考古学家当年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才发生的事儿。
现在,非常希望一带一路能给这一地区带来经济的繁荣,届时也会带来考古发掘的热潮。到时候搞不好目前华夏文明西来说这张大拼图缺失的部分就该被人发现了。
当然,这还仅仅是一种可能,是一种开放的假说。目前无力证否,同样也无力证明,只能说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罢了。
【 在 lxku (lxk)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这些外来说法更不靠谱啊,首先是没有在中国和伊拉克之间发现任何古文明的中间态,古人总不可能一下子就走了几万公里来到中国吧?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象形文字从没有在中亚和中国西部发现过,他们总不会是突然就来到河南了。
--
FROM 1.202.112.*
朝必须要有文字?
【 在 globalap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夏没关系,夏朝有关系
--
FROM 221.12.3.*
中华文明从河南安阳的甲骨文一直到今天都是一脉相承,周边的那些古文明都是被灭掉了,或者被大洪水淹没了。甲骨文之前的中国文字是写在沙地和泥地上的,没法保留下来。直到中国开始有了金属刀具,可以在骨头上刻画文字,才留下了甲骨文。所以甲骨文一出现就非常的成熟,这并不是因为甲骨文是外来的,而是因为当时的刻画工具发生了技术突破。
【 在 runfast (跑得快)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古挖掘,挖出东西来是偶然,挖不出来才是大概率事件。类似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缺失大量的中间态等待后人一点一点补充,才是常态。
: 考古方面尤其是游牧部落,如果没有墓葬传统等一些很特殊的习俗,基本是没法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考古遗迹的。
: 这里,只说可能性,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没法论证任何的必然性。
: ...................
--
FROM 114.249.22.*
问题就在这儿。
咱俩都认可一点共识,那就是甲骨文的前体文字,大概率是写在沙地、泥地之类,无法长时间保存的介质上的。我们暂时无法达成共识,也缺乏证据各自论证自己的主张的,是这个没保存下来的,写着甲骨文前体文字的载体,究竟应该出现在华夏本土,还是华夏文明西来的路上。
然后另外呢,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几千年,西亚还出现了象形文字,和甲骨文一样也是方块儿字儿。这些象形文字有可能是甲骨文的前体,也有可能不是,因为暂时还没找到两者之间的中间过渡态。
综合来看,目前没有结论,但“中华文明西来说”在文字这个问题上,是占了少许上风的。
【 在 lxku (lx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华文明从河南安阳的甲骨文一直到今天都是一脉相承,周边的那些古文明都是被灭掉了,或者被大洪水淹没了。甲骨文之前的中国文字是写在沙地和泥地上的,没法保留下来。直到中国开始有了金属刀具,可以在骨头上刻画文字,才留下了甲骨文。所以甲骨文一出现就非常的成熟,
--
FROM 1.202.112.*
文化遗迹和文明遗迹的一个重要分野,就是看有没有文字被发掘出来。
另外,有些文化遗迹,即便高度发达,可以被视作是次一级的文明遗迹,由于没有文字出土,也没法确证它和后来的有文字出土的文明遗迹之间,有继承关系。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那些没有文字的文化遗迹,可能是华夏文明老祖宗们留下的,但也可能是当年被华夏文明老祖宗灭掉的部落留下来的。除非能发现文字,否则基本都是猜,没法的出任何结论。
【 在 ZhangJuZheng (荆州加油!湖北加油!) 的大作中提到: 】
: 朝必须要有文字?
--
FROM 1.202.112.*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边的象形文字很早就能刻画在石头上,或者用烧制的泥板保存下来。他们如果要向东迁移,一定会在中间某个地方留下这些遗迹的。这些人在路上总是会有去世的,会有墓葬和陪葬,但是现在是一点都没有发现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所说的甲骨文从西亚泊来说,完全是捕风捉影,无理胡猜。
【 在 runfast (跑得快)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就在这儿。
: 咱俩都认可一点共识,那就是甲骨文的前体文字,大概率是写在沙地、泥地之类,无法长时间保存的介质上的。我们暂时无法达成共识,也缺乏证据各自论证自己的主张的,是这个没保存下来的,写着甲骨文前体文字的载体,究竟应该出现在华夏本土,还是华夏文明西来的路上。
: 然后另外呢,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几千年,西亚还出现了象形文字,和甲骨文一样也是方块儿字儿。这些象形文字有可能是甲骨文的前体,也有可能不是,因为暂时还没找到两者之间的中间过渡态。
: ...................
--
FROM 114.249.22.*
日耳曼各部落在入侵罗马之前,都没有文字。所以我认为这些人都是从中国迁徙过去的,是不是也可以啊?英语是到了很晚近才出现的语言,所以我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之前是从北美迁徙过去的,可不可以啊?
【 在 runfast (跑得快)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化遗迹和文明遗迹的一个重要分野,就是看有没有文字被发掘出来。
: 另外,有些文化遗迹,即便高度发达,可以被视作是次一级的文明遗迹,由于没有文字出土,也没法确证它和后来的有文字出土的文明遗迹之间,有继承关系。
: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那些没有文字的文化遗迹,可能是华夏文明老祖宗们留下的,但也可能是当年被华夏文明老祖宗灭掉的部落留下来的。除非能发现文字,否则基本都是猜,没法的出任何结论。
: ...................
--
修改:lxku FROM 114.249.22.*
FROM 114.249.22.*
有道理讲道理。
华夏西来说猜想文字演进的路线是:A、西亚方块字;B、西亚华夏中间区域的文字,尚未发现;C、华夏的方块字儿,即甲骨文。目前B缺失,还未被发现,你认为这完全是捕风捉影,无理胡猜。
那么好,按照同样的批判逻辑,看看华夏本土说猜想的文字演进路线:A、华夏本土先于甲骨文出现的前体文字,还未被发现;C、甲骨文。
后者明明只有一个点被确认,剩下全靠猜,为什么反而要鄙视前者两个点被确认,仅剩中间环节未被证实的猜想呢?
【 在 lxku (lxk)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边的象形文字很早就能刻画在石头上,或者用烧制的泥板保存下来。他们如果要向东迁移,一定会在中间某个地方留下这些遗迹的。这些人在路上总是会有去世的,会有墓葬和陪葬,但是现在是一点都没有发现过。
: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所说的甲骨文从西亚泊来说,完全是捕风捉影,无理胡猜。
--
FROM 1.202.112.*
这就是胡乱猜想了。
拉丁文是德文、英文之类文字的前体,这已经是被确证的事。
这和尚未被发现的,甲骨文的前体文字,能相提并论么?
【 在 lxku (lxk)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耳曼各部落在入侵罗马之前,都没有文字。所以我认为这些人都是从中国迁徙过去的,是不是也可以啊?英语是到了很晚近才出现的语言,所以我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之前是从北美迁徙过去的,可不可以啊?
--
FROM 1.202.112.*
首先,甲骨文一出现的时候,就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至少有几万人在使用这个文字体系。在当时的信息传递条件下,形成这样规模的教育和传承,至少需要几十代人的时间。其次,西亚古文字中的一些核心元素,在甲骨文中从来都没有发现过。比如古埃及文字中的猫头鹰,冥船,金字塔,在甲骨文中都没有单字与之对应。古埃及很早就驯化了猫,而中国直到汉朝才有猫。古巴比伦的壁画里就有长颈鹿,中国从来没有过。
【 在 runfast (跑得快)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讲道理。
: 华夏西来说猜想文字演进的路线是:A、西亚方块字;B、西亚华夏中间区域的文字,尚未发现;C、华夏的方块字儿,即甲骨文。目前B缺失,还未被发现,你认为这完全是捕风捉影,无理胡猜。
: 那么好,按照同样的批判逻辑,看看华夏本土说猜想的文字演进路线:A、华夏本土先于甲骨文出现的前体文字,还未被发现;C、甲骨文。
: ...................
--
FROM 114.249.22.*